講究實用美觀的衛生間,別看僅有幾平米大,內部有複雜的泥水、水電工程,一個環節沒注意,就容易漏水、積水,或是難清潔的問題,建議裝修前要通盤考量材質、工法,以免踩坑。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你家的衛生間是不是有過這些狀況:
這些一開始沒做好的小問題,卻造成日後使用的大麻煩,其實你可以事前做好預防,這裡分享5種常見的衛生間裝修問題,讓你提前準備不踩雷。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填坑解答
衛生間一旦出問題,就得敲磚砸牆才能解決,不如在工程期間全做到位,通過良好的施工流程與材質挑選,讓衛生間實用又美觀。
一、水管沒做隔音
是不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刻,聽到衛生間水管有嘩啦啦的水聲,容易吵人安寧?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這全是因為當初水管沒包覆隔音棉,若要不被吵醒,建議水管要做好隔音防護。
在下水管道先包上阻尼片,有抗震降噪功能,接著再包覆隔音棉,不論橫向或豎向的水管都要包覆,才能有效降低聲音,還你安靜舒適的空間。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二、台上盆難清潔
衛生間的台上盆用起來精緻大氣,能為空間增添高級感,顏值蹭蹭提升。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但用沒半年,台上盆的問題就逐漸浮現: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想要省下清潔煩惱,建議改用台下盆或陶瓷一體盆的設計,即便台面濺水也能輕鬆撥進面盆。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而一體盆的設計則能減少接縫處碰水的機率,有效降低玻璃膠發霉的問題,清潔更便利。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三、長條地漏易反味
不少人會在淋浴間、浴缸旁嵌入長條地漏,大面積的集水盒能緩解積水,也能有效收集來自四面八方的水。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但實際用過卻發現,比起原本的方形地漏,長形地漏的清潔更麻煩,也容易有反味的問題。
這是因為長形地漏的集水盒較大,也意味著會累積更多的皂垢、油垢和頭髮,必須要定期清潔,而且泡過水的污垢也容易讓細菌滋生,甚至散發臭味。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建議不如使用方形地漏,清潔起來反而更省力,而且長形和方形地漏的排水速度並無太大差異,使用體驗感也良好。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四、沒做好泄水坡,積水排不掉
衛生間最怕積水不退,天天掃水很心累!若是剛裝修好卻發生積水問題,很有可能是地面沒做好泄水坡,水流無法順利排出。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而泄水坡是否完善,要從泥水工程開始監督。一般在施做時,會先在衛生間地面鋪上水泥砂漿,水泥砂漿需要整出坡度,才能讓水流向最低點的地漏。
因此事前需要使用水平儀適當調整水泥砂漿高度,藉此做出泄水坡。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而水泥地面乾燥後,也要再次使用水平儀測量,確認地面坡度是否需要調整。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而瓦工貼磚時,也要順應泄水坡鋪貼,避免瓷磚貼不平,否則瓷磚邊角就會阻擋水流。
完工後不妨能試著用桌球或彈珠,確認是否能滾動到地漏,若能順暢滾動,就表示泄水坡度有做好。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五、面盆沒做存水彎
衛生間裝完沒多久,卻總是在洗手台附近聞到反味,這時就要注意面盆是否有做存水彎。
正常的面盆下水管會做出U型的存水彎,作用在於當水停留在存水彎時,就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氣反竄,同時也能防止爬蟲進入,在水封處有了很好的阻擋。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以上就是衛生間常遇到的裝修問題,這些雷點千萬要記住,事前施工多注意,就能避免用起來到處踩坑。齊家云云提供更多裝修資訊,喜歡我的朋友記得收藏和關注哦!(素材來源於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有侵權,請直接聯繫齊家云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