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蘭,見過嗎?能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

2019-06-19     太極本草

野竹蘭,見過嗎?能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

野竹蘭

來源產地

為蘭科植物小花火燒蘭的根。秋季採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千。生於林下或草坡上。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甘、淡,平。理氣行血。用於跌打損傷

《中藥大辭典》

苦,寒。清肝肺熱,止咳化痰。治肺熱咳嗽痰濃,咽喉腫痛,聲啞,牙痛,眼痛。

《中華本草》

苦;寒。清肺止咳;活血;解毒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胸脅滿悶;腹瀉;腰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歸經】

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原形態

植株高達70厘米。根狀莖粗短。莖上部被短柔毛,下部無毛。葉4-7,卵圓形或楠圓狀披針形,長3-13厘米,寬1-6厘米,向上漸窄成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序長達30厘米,具3-40花。苞片葉狀,下部的長於花2-3倍或更多,向上漸短;花梗和子房具黃褐色絨毛;花綠或淡紫色,下垂;中萼片卵狀披針形,稀橢圓形,舟狀,長0.8-1.3厘米,側萼片斜倒卵狀披針形,長0.9-1.3厘米;花瓣橢圓形,長6-8毫米,唇瓣長6-8毫米,中部縊縮,下唇兜狀,長3-4毫米,上唇近三角形或近扁圓形,長約3毫米,寬3-4毫米,近基部兩側有長約1毫米半圓形褶片,近先端有時脈稍呈龍骨狀;蕊柱長2-5毫米(不包括花葯)。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約1厘米,具極疏短柔毛。花期7月,果期9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sQRxGwBJleJMoPMci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