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霸占微博熱搜的片子,大家一定注意到了。
但,不是因為好看,而是因為負面消息太多。
嗯······《上海堡壘》。
3.6 億的成本,6年籌備,3年拍攝,卻收穫了如下成績:預計2 億的最終票房,豆瓣評分3.2,貓眼評分5.8的成績,《上海堡壘》在票房和口碑上的雙雙撲街,似乎並不令人意外。
儘管豆瓣評分並不一定完全符合一部影片的水平,但可以反映一些事情。
那就是:這部片,觀眾不滿意。
作為號稱「《流浪地球》後的又一科幻巨作」,《上海堡壘》是有特效的,也看得出用了一定心思在做特效。
但除去特效,故事實則講的凌亂,更有觀眾發現配音與嘴形不符的現象,造成極差的觀影體驗。
不知道是為了鹿晗的粉絲考慮,還是為了電影的豐富。電影還出現了莫名其妙的感情線。
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導演能將兩個故事講好當然完美,但是有時候我們並沒有那樣的製作水準。
一個電影,講好一個故事就好。
滕華濤導演也在微博上道了歉,許多網友對這位敢於道歉的導演持稱讚態度。
儘管其實演員的選擇和導演並沒有多大關係,導演只是按投資人選擇的角色。
上海堡壘的官方微博小編也四連發問:「這是爛片?」底下的微博評論也很配合的回答:「是」。
這條帶有個人傾向的微博也很快被刪除。
此外,近日《上海堡壘》還被爆出了宣傳片涉及抄襲的事件。這無疑是給《上海堡壘》多添了幾份黑料。
上海堡壘官博也連忙發布了致歉聲明,但已經晚了。
鹿晗的髮型
拋開《上海堡壘》作為一個科幻戰爭電影,卻讓鹿晗這樣偏鮮肉的人設來演,是否妥當。
鹿晗在本片中的髮型也受到了眾多網友的吐槽。
許多網友批評鹿晗不肯放下自己的偶像包袱,既然演一名軍人,為何還是一頭時尚的髮型?許多人因此對他表示了質疑,這樣的質疑是應該的。
因為你是一名演員,作為演員,就是你適應角色,而非角色適應你。
網友吐槽:軍人怎麼留著這麼長的頭髮?不是一律平頭嗎?如果是軍訓,這樣子是會被教官把帽子狠狠壓下去的!
同樣是戰爭片,《瘋狂的麥克斯》的女主就是這個畫風:
對於片中鹿晗飾演的角色「江洋」的劉海髮型,滕華濤導演也給出了回應:「一是因為在影片中江洋只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一個後勤工作人員被迫加入戰爭,所以我們希望他還是一個學生的模樣;
二是希望能和影片最後的形象,形成一個成長的對比。」
然而,觀眾並沒有買帳。
並不是說鹿晗不好,只不過有時只是不適合。
《復聯4》中雷神的飾演者Chris Hemsworth之前接受《Variety》採訪,談到了電影中角色的情況。
雖然是個假肚子,但每天放在身上足足有40公斤,十分辛苦。
這種為了電影效果,而「自毀形象」的演員或許更值得我們尊敬。他們願意去放下身段,成全作品,討好觀眾。
流量為王?口碑為王!
流量電影一直就有,諸如流量電影的經典——《小時代》。
四部《小時代》,總豆瓣評分17.9 分,拿下了整整18 億的票房。郭敬明嘗到了甜頭,開始動用更豪華的陣容拍攝《爵跡》。
但在這個時代,最好的宣傳不僅是流量營銷,還有人們的口碑。
演員的演技是一方面,電影的劇本又是一方面。
這裡,不得不提到楊冪了。
正如曾發掘楊冪的導演李少紅所言,「楊冪最大的問題是從小待在劇組,對演戲太習以為常,都下意識去程序化表演,快樂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不過腦子,以至於她最後想過腦子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過了。」
楊冪肯挪出寶貴的、值錢的時間去演片自然是好的,她表示自己在2010年一年拍了11部戲,以至於偶爾會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本來如此努力的演戲,應該受到尊重,可沒想到,她遭遇的卻是指責,爾冬升就非常明確的表示拒絕用扎戲(「在同一檔期去演不同劇組的戲)的演員,他說:「真正有道德的演員,是不會扎期拍另一組戲、去登台、走秀、做廣告的。」
《上海堡壘》是在2017 年下半年開拍的,那時候,還是流量電影的黃金時代。江南逢人就炫耀「我的電影里有鹿晗」,引來同行們的咋舌。
如今,一部片從點映起,其實整個票房的結果基本上已經確定。不會因為後期多少人民幣的宣傳,而改變多少。
微博宣傳,導演演員賣力宣傳,預告片滿天飛,「中國特效」。這些曾經無往而不利的手段,最終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失效了。
觀眾被騙太久了。
可能宣傳團隊還不明白,中國觀眾早就覺醒了。再也不會為喜歡的明星「鎖場」,也不會再因為「想看看到底有多爛」而為爛片買帳了。
觀眾們和看客行使自己手中的投票權,用一個個低分,行使著手中的權利,來表示對《上海堡壘》的宣洩。不僅對《上海堡壘》,還對他們那些年看過的爛片。
這次,終於全部宣洩出來了。
可以預見的是,市場還會有流量爛片。
但,會越來越少。投資人不再請流量明星來拍電影,而是聘請真正願意用心的好演員。
形成對比的是,截止8.13日晚,另一部中國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悄然爬上了中國內地票房排行榜第四名。
影片中哪吒的,不屈服命運的安排,老少皆宜。而哪吒所表現出的精神更是與當前年輕人的奮鬥歷程很是相似,引起觀眾共鳴。
除此之外,影片對細節、畫面的講究與把握,也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影片創作團隊花費了近5年時間,耗費無數心血被觀眾稱為「國漫之光」。
一部用了心的影片,觀眾是看得出來的。
哪吒前期並沒有多少宣傳,能起來純粹靠的是觀眾的口口相傳。
流量為王的時代早已過去,口碑為王將是下一段時間的主流。
吳京也不是什麼流量小生,他只是一個純粹的演員和製作人,他敬業。
在開拍《戰狼2》之前,千方百計聯繫到拍攝《美國隊長2》的羅素兄弟,牽頭聯繫了當時的動作戲指導,如此用心。何愁不成功?
號稱「科幻巨作」的《上海堡壘》,連宣傳片也要抄襲,何來誠意呢?
有人戲言,《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打開了一扇窗,《上海堡壘》把這扇窗給關上了。
小谷想,這倒沒有那麼嚴重,發展前進的過程一定是坎坷的,中國電影的科幻之路還需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