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館》:什麼才是真正的酒人,喝酒喝的到底是什麼?

2019-09-01     私家視角

「來的每位客人啊,咱們都得好生地招待,這輩子能碰上就是緣分,要是能一塊兒喝頓酒,那就是緣分不淺……得珍惜啊!」

首先,喝酒喝的是緣分,是人情,這就像八十四歲的老演員牛犇飾演的那個「老二兩」所說,「我就是迎著你這屋裡的熱乎氣兒來的……」

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只要這樣的人在世上,世上才不會那麼冷漠如雪、冰冷刺骨,而有了那麼一分溫度和熱乎氣。

而生活不易,每個人都在掙扎求存,很多人都不可避免地戴上了面具,市井生活,世間百態,在這部熱播劇《老酒館》中,展現的又凌冽又深刻。

在充滿人氣的老酒館,哪怕是坐上片刻,喝上二兩酒,也是一种放松、紓解和享受。

昨晚在北京街頭轉角的一個小店,幾張桌子,一個中年人獨自坐在一角,一大杯扎啤,一碟小菜,一個人自飲獨酌,津津有味,我看了半天,覺得真好。

喝酒也許就是這樣,無論一天經歷過什麼世態人情,酸甜苦辣,不管是曾屬於誰,受困於何物,至少在喝酒這個時間和空間範圍內,人都是屬於自己的。

「這老二兩啊,每回酒是二兩酒,一半是血一半是淚,在這二兩酒里啊,騰著雲駕著霧,晚上回到了家,老淚打濕了半個枕頭,沒人看得見,沒人聽得見,這才是真正的酒人啊!」

喝酒熏熏然,暫緩炎涼,喝酒,喝的也是境界。

說到境界,孤苦老人「老二兩」無疑最有代表性。

「他討飯吃,卻不差咱們一分酒錢——這是酒德!;有人往他酒壺裡兌了白水,他嘗出來了卻不動聲色——這是隱忍大氣;倒是旁人不幹了,把捉弄他的人弄得是無地自容——這是做人的境界。」

不知道他這一輩子是怎麼走過來的,人生繁華即盡,多少困苦委屈艱難痛苦都銘刻在心,但還能怎麼樣呢,也就堅持本心而已,在道路的最後,喝點酒,歷些人和事,如果還有點熱乎勁兒就更好了。

所以,老二兩,是真正的酒人。

而什麼叫酒人呢?

一是真,二是堅持,三是溫度。用現在話說就是性情中人,有血有肉有人氣。

古往今來,人離不開酒,如果沒有酒,歷史也會暗淡失色幾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這是古人的豪氣。

而就酒來說,喝酒的「意思」到底在何處呢,我覺得周作人在《澤瀉集》里有一段說得很到位:

「酒的趣味只是在飲的時候,我想悅樂大抵在做的這一剎那,倘若說是陶然那也當是杯在口的一刻吧。醉了,睏倦了,或者應當休息一會兒,也是很安舒的,卻未必能說酒的真趣是在此間。昏迷,夢魘,囈語,或是忘卻現世憂患之一法門;其實這也是有限的,倒還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還要強大。」

確實,喝酒之趣味,大抵就是飲的那一剎那的韻味。

不過周作人還是酒量太淺,心事太重,不能真正明了喝酒人內涵。

古往今來,喝酒就不能不提「酒入豪腸,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而在李白飲酒的詩作中,我最愛的是《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有酒,自然就不會缺故事,飲勝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gUafm0BMH2_cNUgKt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