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下方的音樂,陪你聽一首好歌 」
文 | 杜言心
來源 | 簡易心理學(xinli01)
「最近心情很低落,感覺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生活好沒意思啊。」
「這幾天經常失眠,什麼事都不做也覺得好累,我好像抑鬱了。」
你是不是也經常有這樣的感受,甚至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目前全球抑鬱症患者約有 3.5 億,中國有將近 1 億的患者,也就是說,每十幾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是抑鬱症。
按這個形勢發展,到 2030 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總負擔的第一位。
今天,心姐總結了抑鬱症的 7 個真相,帶大家一起來真正認識一下抑鬱症。
其中第 5 個真相有 99% 的人都不知道,看看你是不是那特別的 1%。
抑鬱情緒 ≠ 抑鬱症
不少人覺得,情緒低落就是抑鬱症,其實有可能只是「抑鬱情緒」作祟。
怎麼區分「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呢?
很簡單,看你「抑鬱」的持續時間。
法國精神病學家讓·德雷說: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是與身體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它會消耗我們的精力,讓人們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而抑鬱情緒則是突發的、暫時性的,並不會持續太久。只有當這種抑鬱情緒長期存在時,才需要診斷是否為抑鬱疾病。」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是與身體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它會消耗我們的精力,讓人們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而抑鬱情緒則是突發的、暫時性的,並不會持續太久。只有當這種抑鬱情緒長期存在時,才需要診斷是否為抑鬱疾病。」
也就是說,抑鬱情緒是短暫的,煩惱解決它就消失了,而抑鬱症是持續的,就算沒什麼煩心事,也會一直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
雖然說陷入抑鬱情緒是常有的事,但請注意:
如果不及時自我調節,長時間沉浸其中,就有可能發展成抑鬱症。
別相信網上的測試結果,
大多數都不能科學判斷你的抑鬱
心姐相信,不少人在情緒低落時,都曾上網搜索抑鬱症的症狀,對照自己是否符合。
但網上的測試結果,只能體現你當下的狀態,並且受主觀因素影響,結果不一定準確。
比如你剛經歷失戀,最近工作不順心,或是遭遇了其他挫折,一定會覺得很崩潰,很難過,在做測試時,你會不自覺給自己心理暗示,放大內心的痛苦。
當你心情好一些了,又會覺得,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說,網上的測試方法可以作為參照,但不能作為確診抑鬱症的依據。
即便到了醫院,抑鬱量表也只是輔助診斷方式,更多地是通過醫生對你的觀察、交流,分析你的症狀和測試結果,才能得到結論。
一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要經過多年的研究學習、專業訓練,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才能評斷一個人是否為抑鬱症。如果網上隨便一個測試題就能診斷,那醫生就該失業了。
平時開朗樂觀的人
也可能是抑鬱症
還記得之前的熱播劇《我在他鄉挺好的》裡面的胡晶晶嗎?
平日裡陽光開朗,連手機殼都是向日葵,總能為朋友帶來快樂的她,卻在生日那天自殺了。
誰也不知道,她的笑臉背後,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絕望。
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胡晶晶一樣的抑鬱症患者。
在外人看來,他們永遠笑臉相迎,有些甚至比平常人還要樂觀,可私底下,他們每分每秒都在承受抑鬱的折磨。
這就是「微笑抑鬱症」。
再怎麼崩潰和痛苦,他們也不會表現出來,而是習慣戴上「微笑面具」,偽裝成快樂的樣子。
所以,總是說「我很好」「我沒事」,甚至平日裡嘻嘻哈哈,怎麼看都不會把他和抑鬱症聯想到一塊的人,說不準也是一位隱藏很深的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並不是一整天
都哭喪著臉
雖說抑鬱症的笑容大多是偽裝的,但他們偶爾也會真正感到開心。
比如說,看到好笑的段子,吃到喜歡的美食,收到驚喜禮物,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但這種開心是短暫的,很快就會被消極情緒給取代,重新陷入空虛和絕望中。
抑鬱症並不是整天鬱鬱寡歡,以淚洗面,他們也會笑,只是他們內心並不快樂。
記得,不能僅僅通過表情來判斷一個人的抑鬱情況。
春天是抑鬱症的
高發季節
你可能會奇怪,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多美好啊,怎麼會抑鬱呢?
其實這是一種「反向季節性情感障礙」。
很多人習慣把抑鬱症和秋冬聯繫在一起,因為秋冬天氣寒冷,少見陽光,做什麼事都覺得沒有動力,容易讓人陷入抑鬱狀態。
但有些人卻恰好相反,在冬天情緒平和,春天反而感到疲憊、焦躁、失去活力。
有研究發現,自殺率在春末夏初達到全年的高峰,這是因為,一些長期重度抑鬱的人,在秋冬季節雖有自殺想法,卻沒有精力實施,當春天天氣變好,稍微有些精力了,自殺的念頭就會更強烈。
還有一個原因是,春天是一年中氣溫、氣壓、濕度變化最無常的一個季節,而抑鬱症患者往往更加敏感,容易在這些變化中,產生失眠、情緒低落、躁動不安等症狀,加重抑鬱情緒。
抑鬱症不是「想開點」
就能解決的
如果你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可能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多大點事,想開點。」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別想那麼多,開心點。」
「多大點事,想開點。」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別想那麼多,開心點。」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抑鬱症就是「想太多」「矯情」,是單純的心情不好。
這是對抑鬱症極大的誤解。
抑鬱症之所以稱為「抑鬱症」,是因為它和感冒發燒一樣,是一種疾病。
對患有抑鬱症的人說「想開點」,就相當於對感冒的人說「你別咳嗽了」「別流鼻涕了」。
很多時候,抑鬱症的思維方式、情緒表現是不可控的,需要依靠心理治療、甚至是藥物治療來對抗抑鬱。
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心姐的讀者中就有不少抑鬱症患者,經常看到他們這樣的留言:
「我得了抑鬱症,還能痊癒嗎?」
「我覺得我好不了了。」
「我得了抑鬱症,還能痊癒嗎?」
「我覺得我好不了了。」
這時候,心姐總會告訴他們:抑鬱症完全是可以治癒的!
只要接受系統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大概 75% 以上的患者都是可以康復的。
抑鬱症並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更不是不治之症,治療抑鬱症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接受它,直面它。
積極配合治療,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就能逐漸擺脫抑鬱症。
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抑鬱症患者在痊癒之後容易復發,這時就需要延長服藥期,甚至考慮終身服藥。
毫無疑問,抑鬱症是痛苦的,是可怕的,它摧垮你的意志,讓你失去熱情、期待和活力。
可同時,它也是給了你一個信號,是在提醒你:
你累了,該停下來歇歇了。
允許自己休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抑鬱就會慢慢離你遠去。
當然,抑鬱症患者能理解自己還不夠,更需要身邊人的理解。
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簡單一點,傾聽他們的感受就好。
有的時候,理解和陪伴,比鼓勵和建議要有用得多。
希望這些關於抑鬱症的小知識,能讓更多人了解抑鬱症,正視抑鬱症。
願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能找到和抑鬱相處的方式,早日戰勝抑鬱症。
作者:杜言心,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研究心理學多年。心姐想用專業和溫暖,一直陪伴你哦!微信公眾號:簡易心理學(ID: xinli01)白蘭花Michelia 經授權發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