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這五種人命運最苦,但願你不是

2019-10-26     千面略懂先生


參加工作十年,我每天7點起床,洗漱,然後擠上早高峰的公交車,有時,在公交車上,我就能接到公司領導的電話,方案又需要修改。

然後火急火燎跑到公司,早餐通常是不用想的,接下來就是高節奏的開會,加班到晚上十點,是常事。但是卡上的工資依然撐不到月底。和朋友聊天,以前我們都以為到年紀,工資自然水漲船高,但是水漲船高的只有年齡。

碌碌無為,本就是這世間大多數人的日常,最可怕的是,明明已經用盡氣力,但最終還是捉襟見肘,可謂命運最苦。最近得一高人指點,心有所得,和大家分享一二。如果你也想要改變命運,不妨讀下去。

【一】心眼太小的人

「心眼太小」的人往往命運比較苦。為何這麼說呢?我們首先要清楚「心眼小」的人有哪些表現。心眼小的人通常喜歡斤斤計較,不願吃虧;心眼小的人容易記仇,錙銖必較;心眼小的人容易生氣,易燃易爆炸。

佛教中的「心眼」指的是觀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見。

只有心清才能明目,心眼小就意味著看不見事情的本質或者全貌,所以心眼小的人只能看見近期利益,不願意吃一丁點的虧,進而錙銖必較,容易生氣。

殊不知,這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他們可能在接下來的人生路上吃更大的虧,而沒有人願意伸以援手。

【二】過於重感情的人

人生八苦中,最為文人傳頌的便是愛別離苦,我們聽過「梁祝化蝶」的悲戚傳說,曾經默默揣度「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蝶」其中有過多少淚。

我們讀過「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曾經悲嘆過「木石之盟」的破碎。我們悲嘆過,我們捶胸過,但是這些終歸是悲劇,我們從其中得不了解脫,只會深陷其中。

世間萬事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緣聚緣散,本是自然。小的時候,我們看《新白娘子傳奇》,看到白娘子被關雷峰塔,我們怨恨法海不懂情,但現在換個角度,白娘子和許仙本就是人妖殊途,許仙一介凡人,白娘子的生命何其長,他們終有一別。

白娘子被關雷峰塔之後,兩人反而有所悟,最終他們都得到了心中的「道」。所以過分重感情,只能深陷「不可得」的苦難中,永世不得解脫。

【三】過於懂事的人

還有一種人容易陷入「命苦」的怪圈,就是「過於懂事」的人。佛教講究行善積德,很多人把它理解為「自我奉獻」,但其實這是一種片面地理解。一個人必須以自己為根本,提升自我,才能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以「他人」為本,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求全,只會讓別人壓力重重,你的犧牲和懂事也將一文不值。試想如果一個科學家凡事以他人為重,忽視了他的本職工作,如此懂事的他,最終錯過的有可能就是某一重大定律。

所以向心而求,不過於懂事的人才有可能逃離「命苦的漩渦」。

【四】過於聰明的人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是何其聰明何其精明的人物,人情通透,算計得一分不差。但是過度算計,就變成了「投機取巧」和耍小聰明。我們將自己的所得算得再清楚,所得也只是眼前的利益,要知道共享利益,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處處有貴人相助。

明朝的大太監魏忠賢,背著皇帝招兵買馬,妄圖一統天下,後來棋差一招,還不是被崇禎皇帝逮捕處死了;清朝大貪官和珅是乾隆身邊的紅人。他處處討好皇上,但是這樣的小聰明只是一時的,乾隆能買漲,嘉慶可不管,他上位後,和珅受盡了苦難,最後被迫其自盡而死。

歷史上這麼多鮮活的案例,告訴我們「過分聰明」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不僅別人會看不慣而遠離他們,他們損害了福報,總有報應,而命苦可能就是他們最終的下落。

【五】過於追求完美的人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凡事有度,話不可說盡,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絕,要留有餘地。

這句話告訴我們凡事過度都將滑落於「谷底」,深陷於「命苦」的深淵。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是天之驕子,文韜武略無一不精,但是生而為人,百密而有一疏,是非常正常,但是項羽卻無法接受失敗,最終自刎烏江。可見過於追求完美,未必是一件好事。

生活沒有絕望,人生沒有盡頭,只有看不透而已。追求完美是一種對美好的希冀,但是我們要把握好尺度。用平常的心態看得失,才能過上更圓滿的人生。

悟透以上五點,我們也許能從庸庸碌碌中,稍微解脫出來,不會鑽進「命苦」的怪圈中真正擁有淡然的人生觀世界觀。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心中若無煩愁事,便是此生好時節,祝吾友人開心!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f1iCG4BMH2_cNUgkb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