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隨著全球通脹持續下行,世界經濟有望實現平穩著陸,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2%。IMF呼籲各國推進結構性改革以促進經濟長期增長並加快綠色轉型。
IMF預測,發達經濟體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值為1.8%,預計在2029年前將保持每年1.7%—1.8%的增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值為4.2%,預計到2029年增速將保持在3.9%左右。其中,亞洲地區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預計分別為5.3%和5%,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和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激增,是拉動這一增長的重要因素。
IMF指出,預計今明兩年全球整體通脹率將進一步下降,從2023年的平均6.7%降至5.8%和4.3%。預計今明兩年全球貿易的增速將達到3.5%。其中,一些區域組織內部貿易以及其與第三國的貿易擴張成為拉動這一增長的重要動力。如果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惡化,可能會出現更加分裂的全球貿易格局。
隨著氣候變化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影響日益顯現,IMF建議,需要採取全面的全球性政策行動,以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綠色發展。包括通過碳定價、綠色投資補貼和碳邊界調節機制等支持綠色轉型;增加對氣候適應和基礎設施的投資,特別是對於最易受到氣候變化衝擊的地區;促進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轉讓低碳技術,減少碳排放,促進共同繁榮。IMF同時強調,這些政策應避免保護主義措施,並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 人民日報》( 2024年11月04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