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貴可退!三大航打響搶客戰

2024-01-09     鈦媒體APP

原標題:買貴可退!三大航打響搶客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 | 林心林,編輯 | 黎倩,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 | 林心林,編輯 | 黎倩,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新年伊始,南航打響了民航業「搶客」第一槍。

1月4日,中國南方航空在官方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將於2024年1月10日起全面調整客票退改規則。

根據公告,南航新版退改規則的變化主要在於擴大客票免費退改範圍、放寬因病退改規則、調整特殊場景客票處理規則等。新規之下,退改手續費率有了較大幅度下調,尤其利好購買經濟艙折扣票價乘客。

作為國內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此次大幅調整機票退改規則,有利於刺激旅客出行決策。1月5日,三大航之一的東方航空也跟進了調整客票退改規則;中國國際航空則宣布贈送兩張無理由退票券。

在1月4日召開的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民航局「喊話」2024年民航力爭完成旅客運輸量6.9億人次,力爭客座率、載運率、飛機日利用率恢復到2019年水平。

01 南航、東航搶客,買貴可退

對比舊版,此次南航將機型變動導致無法成行、航班經停點延誤、機場轉場、不可抗力等因素納入了客票免費退改適用範圍。據悉,起飛前航司偶爾會臨時更換執飛機型,給乘客的行程體驗帶來影響,但此前尚未有航司針對機型變動作出免費退改承諾。

南航還提出購票後如發生票價降低,允許在購票後24小時之內重新購買客票,符合一定條件的原客票免費辦理退票。

由於運力調整、預訂情況等原因,機票的銷售價格呈現實時波動,如在去年國慶節前就出現了部分機票價格大跳水的情況,但航空公司並不會給旅客補差價。

南航是目前中少有地提出票價下降限時可退的航司,此前部分OTA平台為了促進機票預訂也曾推出相關規定,如去哪兒於去年10月推出「買貴退差」服務政策,如果航班起飛前購買的航班機票降價,平台可賠付機票差額,賠付金額為差價的80%。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航率先提出後,1月5日,東航公告將於2024年1月10日起調整客票退改規則,其中也新增了關於機型變動、票價波動的兩則退票規則。

除了放寬了退改範圍,南航新規還大幅降低了退改手續費率(適用除北京大興機場、成都天府機場以外其他市場),退改費率從此前最高100%降至最高75%。

以提前168小時(7天)自願退票為例,舊版規則中,頭等艙、公務艙和明珠經濟艙旅客需支付5%-20%不等的手續費率,經濟艙旅客需要支付最低5%-100%不等的手續費。而新版規則中,頭等艙、明珠經濟艙W艙位以及經濟艙Y艙位均可免費退票,其中經濟艙R艙位旅客需支付的手續費從此前的100%降至20%,下調八成。

此類規則變化將有效降低旅客退改機票的負擔。有消費者就在社交平台表示,「對航空公司昂貴的退票和改簽費用忌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家出行方式的選擇,有時候行程不確定時選擇高鐵,只有確定了行程才敢買機票,往往迫不得已都是選擇高鐵。」

航班管家近期報告也指出,2023年高鐵和民航的競爭已經從之前認知的800公里拓展到1200公里,個別城市1500公里的航程也已經開始感受到高鐵的壓力。

除了南航、東航,中國國際航空也在此前2023年10月29日調整國內客票退改手續費,主要降低了經濟艙的退改手續費。而最新於1月5日下午,國航在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為全面提升客戶購票體驗,國航於2024年1月1日起,為每位國航註冊用戶發放2張國內無理由退票券,有效日期將至今年12月31日。

至於其他航司是否跟進相關票價退改政策,有七大航航司人士回應時代財經稱公司將進一步研究相關政策,同時該人士稱客票調整是各家航司自主決定,並非民航局統一規定。

02 民航業力爭盈虧平衡,去年減虧1872億

去年四季度以來,各家航司花式搶客,尤其在票價調節及套票產品上動作頗多。

國慶長假後,南航、國航、廈航、春秋、川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均推出了特價機票、套票以及往返次卡等。其中,南航就相繼推出「暢遊中國」探親版、「四季之旅」、「親情速遞」等多款針對不同需求的短期套票產品。今年1月4日,其新的地域版隨心飛「廣東隨心飛」,售價2999元,具有90天使用有效期。

為了吸引客流,提高上座率,類隨心飛產品已經常態化,民航業也在過去一年強勁恢復。

1月4日召開的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民航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志勇表示,2023年中國民航共完成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同比增長達146.1%,整體恢復至2019年的93.9%。其中,國際市場恢復較為緩慢,2023年復航國家數量達到疫情前89.2%,中歐客運恢復至疫情前六成以上。會議上還透露,2023年全行業大幅減虧1872億元。

2020-2022年,民航業三年內累計虧損預計近4000億元,按照2022年披露數據計算,2023年民航業虧損額度約為302億元,為近年來虧損額最小的一年,不過尚未實現民航局年初定下的「實現盈虧平衡」。

截至去年前三季度,東航、華夏航空仍處於虧損狀態。中國航協數據則顯示,1-9月國內航空公司累計實現盈利96.4億元,同比減虧增盈1371.2億元,僅14家航空公司累計實現盈利。

而對於2024年,上述會議提到民航今年將力爭完成旅客運輸量6.9億人次,超過2019年的運輸量;此外將全面拉動航空市場需求,持續提升客座率、載運率、飛機日利用率,力爭恢復至2019年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c70c80d77f6da28f328e66a94daf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