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張偉,大眾的印象往往就停留在了綜藝節目裡的搞笑擔當,或許你也只記得「大張偉抄襲」和洗腦歌曲「這個feel 倍兒爽」,殊不知,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由他填詞譜曲的歌曲就已經發行,歌詞「空虛敲打著意志,彷佛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寫盡少年憂鬱,被眾多前輩稱讚,他成立的中國第一個未成年樂隊——花兒樂隊在當時被稱為「天才少年樂隊」。
在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馬東介紹他是「中國朋克搖滾的代表」,海龜先生的貝斯手蔣晗聽到大張偉的名字,脫口而出「朋克搖滾」。當大張偉彈起吉他,與新褲子樂隊的彭磊一起演唱《過時》,更是唱哭了眾多觀眾。面對變化多端的音樂市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人選擇始終如一,有人選擇接受現實,認得清、看得透其實沒有錯,在我看來,我們不該帶著有形眼鏡看大張偉曾經的意氣風發與音樂才華。
如今,除了曾經的搖滾歌手,大張偉身上的標籤也越來越多,「主持人」「演員」等等,當然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綜藝中的他。在熱播的綜藝《我們的師父》《我家那小子》《我家小兩口》中,大張偉均有亮相,也是節目中的重要角色,作為節目嘉賓他幽默直爽,敢說敢言,說話還帶著些京腔,承包了節目的很多笑點。
在《我們的師父》中,大張偉的綜藝感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節目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能「拋梗」「接梗」,活躍氣氛,還自帶話題「牛犇送去年的紅褲衩」「人類的第八大奇蹟」等等,並且創作了節目主題曲《我們的師父》。
談吐幽默、話語犀利是大張偉的語言風格,《我家小兩口》中,他既會吐槽,也會補刀,經常是女嘉賓說一句他就「懟」一句回去,以犀利的言語指出問題所在,犀利歸犀利,但並非沒有分寸,營造了與嘉賓之間輕鬆的談話氛圍,在向太陳嵐看到大張偉不同於其他主持人而是話多又有些浮誇的表現時,問到「你是演員嗎」,大張偉幽默回答道「對啊我是喜劇演員。」當劉濤說到自己不喜歡話多的男人,嘉賓們紛紛看向大張偉,這時他大氣地說道「沒事,我靠這個吃飯的。」這些迅速又簡單幽默的回答,都是高情商的表現。
在湖南衛視系列親情觀察成長秀節目的第二觀察現場,大張偉不僅是氣氛的調節者,還能夠以一個客觀中立的角度表達自己的態度,同時幫助家長們理解孩子的做法,給予家長們溝通交流的建議。在《我家那小子》媽媽們討論到生孩子的問題時,紛紛沉浸在自己給孩子們制定的期待之中,這時大張偉提出自己的想法,「當了爸爸以後對小孩子的愛自然就來了,這是別人告訴我的,我自己並沒有這個感受,而每個人經歷同一件事的感受並不是相同的。」也說出了當代許多年輕人的心聲。
在和嘉賓們討論到結婚的目的時,大張偉認真地說:「全世界有這麼大的地方,但是哪都不是家,老有人說想去外邊看一看,我覺得外邊反正花錢就能去,但是家裡不是花錢就能回的地方,我從來不想看一看。」從他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大張偉不僅僅是節目裡的搞笑擔當,更是一個有態度、有思想的人。
節目中大張偉的控場能力也不容小覷,《我家那小子》里于小彤和陳小紜突如其來的吵架令眾人驚訝,第二現場的媽媽們傾向指責于小彤作為男人不夠大度,這時大張偉能夠理性客觀地對兩個人的吵架進行分析,指出於小彤在乎的是,之前二人一直處於甜蜜狀態,忽然另一個人的出現會打擾到他們的愛情,於是著急不安、情緒失控。同時他也能看出陳小紜因為害怕,驚慌失措而不敢把手機拿給於小彤看。大張偉相對準確的評價,讓大家能更理智地看待問題,接下來的溝通也就更加有效。
刻板印象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和評價,近幾年來,大張偉參加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在電視熒幕中越來越活躍,有被人詬病的地方,也有成長。「真正的叛逆,是讓討厭你的人無話可說。」我們不能否認他的熱愛,他的力量,就像如今對他路轉粉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應該看到他的才華和高情商,他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