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學博士梅楨為何翻車?人大本科生李浩源的兩個回答一針見血

2022-08-21     一耿歷史

原標題:北大法學博士梅楨為何翻車?人大本科生李浩源的兩個回答一針見血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始終是到目前為止,素人綜藝的天花板。

你很難能遇到這樣完美的團隊,同事都是學霸且目標一致,領導也不偏心。

印象最深的不只是李浩源和何運晨的優秀,還有徐律等人對實習生的那種發自內心的關愛和幫助。

節目播完後,全員無惡人,就是你很難挑出裡面誰有毛病、誰有心機。

一口氣看下來都覺得意猶未盡!

我也是被安利才去看的,沒想到這麼上頭。

節目播完之後,裡面的各位嘉賓全都收穫了不少粉絲,數量也都超了百萬,而且互動量很高。

算是影響力和盈利都很不錯的網紅了。

為何會單cue「盈利」這點來說呢?

因為在節目結束後,有幾位嘉賓順勢做起了網紅的帶貨生意,從數據來看,非常客觀。

北大法學博士梅楨就是裡面比較活躍的一個,以她帳號運營的總體情況來說,她儼然網紅一個。

而且網友們也是這麼看待她的!

本來想截點圖給大家看,但因為這位博主的維權意識較高,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自己去查證吧!

參考「梅楨起訴華政學生」這條熱搜,你們就會懂了那種顫抖!

被起訴的原因和節目無關,而是梅楨在博士畢業前應聘了好幾所高校,最後出現在了名校之一的華東政法大學擬聘名單上。

名單在公示期內,被該校的學生質疑並發到網上,引起的爭議很大。相關詞條的閱讀量超3億,足以說明大家對高校老師的學術水平的在意。

因為反對聲的確也比較多,梅楨就放棄了這一職務。

這件事也就此告一段落。

但沒想到在結束後,質疑梅楨的華政學生就從身邊的人那裡得知了梅楨在收集證據要起訴的消息。

最後,就是大家看到的那樣了,梅楨選擇在這位學生考研、法考期間起訴,很不人性的處理方式引起了眾多考研人、法考學子的憤怒!

其實法律這種事,我們不懂的,就不要亂下結論。

但梅楨的兩次熱搜行為,的的確確讓高校的學生很不舒服。

梅楨跟經歷過高考的我們不一樣,她的一路走過來,留學、名校、博士等,給人的感覺好像水分很大,可以不怎麼費力就能得到這些。有相關教育背景的人,很容易get到這點。

她身上最明顯的一點並不是她的博士學位,而是她的家庭條件非常優越。

在節目上,其他的實習生都要搬行李、搭地鐵去住宿舍的時候,她在上海直接就有一個家,而且還是豪宅。

體貼的丈夫在實習的第一天就讓司機開著豪車來接她下班。

整個錄製期間,也都是豪車上下班。偶爾的一次遲到,就是因為下雨堵車,她不得不趕地鐵!

不過,看節目的時候,很多觀眾都能理解這種先天優勢,畢竟出身這種事情,羨慕就完了,其他的也沒什麼好說的。

可是在節目中,雖然她是裡面年紀最大的一個,學歷也是最高的,北大法學博士,但並不是最出色的一個!

第一期的battle時,最優秀的兩個,李浩源和何運晨,導師們一下子就識別出來了。至此,他倆優秀到最後。

最後,入職名單里也沒有梅楨,這結果就說明了一切。

同時,雖然是留洋背景,也拿到了澳大利亞方面的律師資格證,但是她的口語還不如蔡坤廷。

相信看了節目的人,會對這一part的印象很深刻!

不過,這些都是小瑕疵,畢竟節目很美好。

很多人也把對她的好感延續了下去,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粉絲關注她。

只能說,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有很多原因是說不清楚的。不涉及嚴肅的學術水平,大家也不會非黑即白地定義你的能力。

但梅楨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作為法律網紅,還以北大博士這一身份被全網所知,可梅楨運營的東西很雜。

有筆記、也有辨別直男、渣男的,還有化妝技巧、看綜藝reaction、宿舍生存、情侶技巧、咖啡拉花等等。

五花八門,網羅萬象,但跟《今日說法》走出來的撒貝寧始終不是同個維度。

從更新節奏來看,網友們視其為一個「全職網紅」!

所以,大家應該能理解那位質疑她要來華政當老師的學生吧!

畢竟,全中國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沒有梅楨這樣優越的家庭條件。

但是,經歷過獨木橋高考的他們,值得擁有那些學術水平更高的老師。

這一點,那位學生在公示期提出質疑,其實很合理。

不過,這裡也要跟大家明確的是,梅楨起訴他的是名譽權侵權,就是不滿該學生對既有公開可查的資料下的不實臆測。

比如說她的雅思並不止6分,而且博士論文已被收錄,只是還未公開。

所以在她那一方看來,這位舉報學生所說的有很多不是事實。

不過,是與不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在大家一致不把她歸類為真學霸的這一點來看,就算雅思高分、自己努力考上的北大研究生、博士生,又能證明些什麼呢?

我看不懂!

個人覺得,在中國,學霸是不明覺厲的一幫人。都不用他自己說,身邊的人都知道他的優秀。

而且學霸是真的能給人帶去希望的,就算他脾氣再高冷,都沒有關係!

網絡的世界裡,雖然有時候蠻橫得不講道理,可大家對學霸的上限是很高的。

當然,既然梅楨起訴了,自然也有法律的過程。

但這件事,的確讓梅楨的形象就地翻車!

有天賦還努力的人,自然配得上大眾的認可和讚賞,但沒天賦的人,努力也是一個很棒的特質。

可是,你要訴諸法律來證明自己曾經努力過,這就超出大家的認知範圍了!

想起當時跟梅楨參加了同一檔節目、還是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的李浩源,在第一季的第一期就給出的兩個回答,完全可以解釋當下梅楨和華政學生的關係。

跟面試導師探討天賦和努力的關係時,李浩源認為「天賦是基礎,天花板一樣的東西。但是你沒有努力,一輩子都夠不到天頂!」

繼而導師又追問他,「那如果碰巧我就完全沒有天賦的話,但我很努力,你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特質嗎?」

他簡短回答:「這總比躺著好!」

所有面試官都滿意地笑了!

這兩個回答,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競爭模式下,對「努力」最合理的認可標準!

網絡時代下,我們深知普通的自己不會是學霸,但是,請不要懷疑我們也有一雙識別出學霸的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55c40b872320bdc2f1c50fb3b8e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