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數次改編的「三體」,有些項目你都想像不到...

2022-06-29     極客電影

原標題:被數次改編的「三體」,有些項目你都想像不到...

但凡是個三體粉絲,一聽到《三體》影視化有動靜,在期待之餘,總會提心弔膽。

好在,這次是劑安心針。

從角色海報來看,演員的形象氣質,整體相對符合書粉腦補。這裡尤其要夸一夸「六分儀源堂」——

咳咳串台了,是「六分儀」丁儀。那個放蕩不羈的邋遢氣質,拿捏得十分到位,甚至有點讓人期待看到其老年妝發。

因為丁儀曾在大劉的六部作品中都有出現,故而得名「六分儀」

而緊隨其後的「塵埃版」預告片,整體也高於期待。

《三體》預告>>>

預告片以書中章節《射手與農場主》為主題,其中大量細節內容,都能看出製作團隊沒少做功課。真金白銀的投資固然重要,但這份用心的態度,更為可貴。

有關這支預告片的細節,我們都為你扒出來了!

當年以10萬元賣掉版權的劉慈欣,或許從未想過,「三體」有朝一日竟躍升為世界矚目的科幻經典,而別人對自己的稱呼,也從「娘子關電廠劉工」,變成更親切的「大劉」。

隨著「三體宇宙」的盤子越碼越大,由此衍生的出的作品,更是一抓一大把,看得人眼花繚亂。因此,本文計劃幫大家盤一盤,迄今為止,「三體宇宙」播撒出多少「種子」?它們目前長勢如何?

劇 集

《三體》電視劇

播出時間:預計2022年

看點:《三體》首部真人影視劇集

雖然尚未播出,但從導演入手,或許能窺見一些信息。

總導演楊磊,此前作品履歷非常「跳躍」:正劇《紅色》、奇幻電影《鮫珠傳》、少女瑪麗蘇《九州天空城》……

乍一看毫無頭緒,但這三部作品,分別體現著楊磊在三個維度的能力經驗。

正劇《紅色》,體現的是楊磊對敘事與人物塑造的把關。

在粗製濫造的「抗日神劇」層出不窮的那些年,《紅色》跳出其窠臼,拍出了「花樣年華一樣的愛情,夏洛克一樣的探案」,死死拿捏著觀眾的注意力;《三體》第一部,同樣側重懸疑推理,到了《黑暗森林》更是如此,「面壁計劃」中的謀略角力,永遠是書粉津津樂道的內容。

張魯一在《紅色》中,便已經開始和楊磊合作

楊磊過去在採訪中曾表示,自己非常重視人物塑造,為塑造出讓觀眾記住的人物形象,他會帶著主創死磕,會不停「催眠」演員,讓其代入人物當中,相信其真實存在,找到歸屬感。這份能力,對於人物塑造極為出彩的《三體》而言,必不可缺。

奇幻電影《鮫珠傳》,體現的楊磊對特效製作及流程管理能力。

作為星戰迷和漫威迷的楊磊,早在2008年,便非常堅定看好科幻、奇幻題材作品,認為這將會是未來的電影朝陽產業。那段時間,楊磊還結識了曾是國內著名視效公司Base FX的創意及製作總監的陸貝柯,他也是本次《三體》電視劇的特效導演。

陸貝柯參與過的電影《白銀帝國》《庫爾斯克》《太平洋戰爭》

《鮫珠傳》給了楊磊小試牛刀的機會。在與老搭檔陸貝柯的合作中,他對特效電影的整體創作流程有了充分的認知和積累。這份經驗和技術對於妥妥硬科幻作品的《三體》來說,是核心關鍵。

《鮫珠傳》中的奇幻動物「鷗咔」

少女瑪麗蘇《九州天空城》,體現的是楊磊對受眾喜好的明確把握。

《九州天空城》的創作,讓楊磊意識到:如果同年輕人保持距離,高高在上,作評永遠無法引起他們的共鳴。這份創作者的自覺,對影響力如此廣泛的《三體》來講,尤為可貴。

《三體》電視劇最終成品如何,我們只有等到播出才能知曉。不過至少現在,我們在祈禱之餘,也可以重新調整自己的預期。

《三體》動畫

播出時間:預計2022年(反正目前目前是這麼說的,咕咕咕)

看點:這或許是最適合視覺呈現《三體》的形式

相較於對電視劇《三體》的憂心忡忡看法不一,大多數人對《三體》動畫的態度,倒是比較統一:

藝畫開天,我是你的催更人。

大家對《三體》動畫如此看好,無外乎兩點原因。

其一,是對製作方藝畫開天的認可。

憑藉《瘋味英雄》《幻境諾德琳》,以及後來大爆的《靈籠》,藝畫開天積累了大量高品質科幻作品創作經驗,證明了自己在內容製作和項目管理方面的綜合實力,可以盡最大努力去創作《三體》這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作品。

從左到右分別為《瘋味英雄》《幻境諾德琳》《靈籠》

藝畫開天創始人阮瑞在採訪中曾表示,三體動畫團隊配置,從劇本到後期剪輯是有著一套完整流水線。而且自接手《三體》項目以來,公司也擴展到近500人規模,且絕大部分擴充人員都投入到了《三體》製作的各個環節中。這份硬實力,也讓外界對藝畫開天有了相對充足的信心。

其二,動畫或許更契合科幻。

這一點非常好理解:相比於真人影視,動畫的創作自由度相對來說要更高。尤其是對高概念場景處理,動畫化或許是突破點。而且大劉本人也曾表示過,動漫作為一種影像藝術的表現形式,特別適合表現科幻的內容。

「我,面壁者羅輯,現在,對三體世界說話!」

而動畫《三體》目前曝光的PV,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個看法。

《三體》動畫全新PV:最大的敬意>>>

預告中那句「將敵人趕盡殺絕,便是最大的敬意」,與《三體:死神永生》形成了呼應。

大劉曾說:「我現在最大的期待是,作為用畫面來表現科幻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夠超出原作者所想像的東西,最好是讓我們看到後,能有倒吸一口冷氣的感覺。」

是否超出原作者想像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支PV至少讓我們多了些信心,可以寬容藝畫開天「咕咕咕」的行為,畢竟,他們真的好好在搞。

《我的三體》系列

播出時間:2014-2020年

看點:目前最好的《三體》影視化作品,沒有之一

這典型是那種「同人逼死官方」,然後被官方收編為正規軍的作品。

從2014年《我的三體》開播,到2020年《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落幕,我們親眼見證著,一群看似其貌不揚的方塊人,不斷進行著脫胎換骨般的視效升級,並演繹著超越粉絲期待的太空史詩與人類讚歌。

《我的三體》三部曲

試問在豆瓣上有多少作品,能實現分數穩步上升,並且拿到9.6的高分。

關於《我的三體》能夠收穫核心粉絲認可的原因,我們以前也有過分析整理。(傳送門>>>今夜的勝利,屬於三體「方塊人」)

儘管《我的三體》口碑爆棚,但由於神遊八方去年選擇從三體宇宙離職,因此關於續作的消息,一下子便成了未知數。

不過作為粉絲,依舊抱有一絲期待,希望神遊八方新事業順利的同時,《我的三體》續作能有望面世。

《三體》美劇

播出時間:未知

看點:老外真的能搞明白《三體》嗎?

和國內拍攝的電視劇一樣,大多數人對於Netflix拍攝的美劇《三體》,也是喜憂參半。

擔憂之一:老外能拍出來《三體》的精神與文化內核嗎?諸如《星際牛仔》《攻殼機動隊》等東亞文化影響下的作品,經過歐美的真人化本土化後,不能說是面目全非,也實屬異父異母。

從粉絲角度而言,兩部真人本土化作品,魔改得有些「辣眼睛」

擔憂之二:目前已知的演員陣容中,只有周采芹、本尼迪特王、趙家玲三位華裔演員,其餘均為西方面孔。實在很難腦補,他們會如何演繹第一部中的華人角色。

《三體》美劇目前的部分演員陣容

擔憂之三:被認為是《權力與遊戲》爛尾的「罪魁禍首」:編劇大衛・貝尼奧夫 & D・B・威斯,也參與到製作當中。

擔憂之四:首集導演曾國祥,雖然能力有目共睹,但欠缺科幻影視作品製作經驗,不免令人有些擔憂。

曾國祥的兩部成名導演作,均為青春題材

擔憂之五:源自大劉在一次採訪中的表述,「好萊塢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複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三體》違反了這條最根本的原則。」

而至於「喜」的部分,則不外乎以下幾點。

其一,曾執導《環形使者》《星球大戰8》《利刃出鞘》的萊恩·詹森,將擔任《三體》美劇的監製。

這裡著重要提一嘴:儘管星戰的「後傳三部曲」基本被定論為「狗尾續貂」,但《星戰8》頗為無辜。萊恩·詹森幾乎是以堪稱「背叛」的勇氣,以及大刀闊斧的變革,令垂垂老矣的星戰內核,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原力」不再是天行者的特權專屬,普通人一樣有機會掌握原力

同時,《星戰8》也是「後傳三部曲」中視覺風格最為出色的。因此,他的加入,可以看作是在為《三體》美劇的藝術性和故事性保駕護航。

其二,大劉和《三體》英文版譯者劉宇昆,將擔任顧問製作人。

劉宇昆自己本就是科幻作家,他的小說《手中紙,心中愛》以及《物哀》,曾接連獲得雨果獎。《愛死機》第一季中的《狩獵愉快》,也同樣改編自他的短篇作品。因此他的加入,能起到幫助團隊把握故事內核的作用。

我願稱之為聊齋朋克

因此,對於《三體》美劇,我們目前能做的,只有祈禱。

除非……他們能找來三體人拍攝(bushi

電 影

《三體》真人電影

播出時間:未知

看點:「先拍出來再說」

相較於劇集與動畫的逐步推進,《三體》的電影化之路,曲折而又難產。

2009年,導演張番番便從大劉手中,僅僅花費十萬元,便買下了《三體》的版權,並和時任游族影業CEO孔二狗高調宣布,斥資12億,打造《三體》系列電影,並計劃於2016年上映。孔二狗甚至還喊出豪言壯語:

中國幾十年、上百年出來的這麼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一定要中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在我們中國人手裡。

至於結果……你們也看到了,一語成讖。

再後來,游族網絡以1.2億的高價,拿下《三體》影視版權,並於2020年,授權十月文化承製《三體》真人院線電影製作,而這一次的導演,則是拍攝《大聖歸來》的田曉鵬。

由於工作模式的差異,動畫導演拍攝真人電影的例子,放眼世界也不為多見,近年來比較著名的,或許也只有庵野秀明。不過這種「跨界拍攝」,沒準能以動畫思維,給真人電影的拍攝帶來新的突破靈感。

音 頻 作 品

《三體》廣播劇

播出時間:2019-2022年

看點:三體人走路是什麼聲音?

在今年年初,《三體》廣播劇以1.1億的播放量和9.6高分,在喜馬拉雅圓滿收官,成為全網播放量最高的科幻廣播劇。

當然,更厲害的是,在2021年,《三體》廣播劇音頻文件以數據上傳的形式跟隨「藍星球」號衛星進入太空,成為了首部登上外太空的中文廣播劇!(合著三體人白警告咱們「不要回答」了)

廣播劇能夠破圈大火,離不開背後的配音團隊:729聲工場的努力。從動畫《狐妖小紅娘》《全職高手》,到遊戲《劍網3》《仙劍奇俠傳》,再到影視作品《妖貓傳》《古劍奇譚》,基本上都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729製作的《三體》廣播劇,不可謂良心。光是第一部,就動用了超過50位配音演員,而且他們配音的同時,還需要聲情並茂手舞足蹈,來進入角色狀態。

只看畫面的話,感覺有一絲絲喜感……

配音達標只是基礎,音效方面729也下了不少工夫。他們甚至製作出了三體人走路的聲音,可以說「離譜」中又讓人多了幾分佩服。

紀 實 類 談 話 節 目

《不要回答》

播出時間:預計2022年

看點:現實主義碰撞科學幻想

在優酷2022年待播片單里,賈樟柯發起的談話類節目《不要回答》,尤為矚目。在節目中,賈樟柯每一期都會邀請兩位嘉賓,聊一聊現實與未來生活相關的話題。

是不是覺得,常年拍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賈科長,跟「科幻」格格不入?其實早在2016年的一次對談中,科長就已經有過類似構想的雛形。

而且賈樟柯和寧浩這兩位山西老鄉,還一起出演了科幻短片《地球最後的導演》,打算給電影「申遺」。

所以接下來好奇的就是:科長在《不要回答》中,會找來哪些嘉賓對談呢?

劇 本 殺

《三體·永恆紀元》

公布時間:2022年

特點:誰將是下一任執劍人?

本作品由《三體》小說原作者劉慈欣親自擔任總顧問,劇本殺作者吞星負責劇本,知名恐怖小說作家蔡駿擔任文學顧問。

根據預告片推測,或許這個劇本殺,會圍繞「爭奪執劍人」的主題,展開遊玩。

游 戲

游族互娛目前手中有兩款《三體》IP授權的產品,會採取UE4引擎,陸續啟動開發,也會和外界合作開發,授權期限為2020年6月至2030年6月,共計10年,除此之外,暫無其他消息。

不過你們會期待遊戲是類型呢?VR體感?解謎偵探?SLG策略?卡牌?還是說……模擬經營?

展 覽 演 出

大型多媒體舞台劇

表演時間:2016-2021年

特點:R!G!B!

舞台劇《三體》的製作,結合3D Mapping、紗幕成像、虛擬現實元素、無人機等多種藝術,整體聲光視效看著非常酷炫。

只可惜在《三體:黑暗森林》之後,迄今沒有其他消息。如今我們只能通過當年的預告,隔著螢幕腦補在現場的震撼效果了。

三體·時空沉浸展

展覽時間:2020年

特點:置身四維空間

近些年來火熱的「沉浸式光影展」,《三體》也沒有錯過。

相較於同類,這個展覽的最大特點,或許是勝在還原度和豐富度上。無論是「古箏行動」「水滴」「紅岸基地」這樣的實體道具或場景,還是像「四維空間」「降維打擊」這類概念,在其中都有得到還原。

不知道這個展覽,在未來是否有機會「復刻」,讓人一探究竟。

神 奇 商 業 合 作

當然,除了上述授權作品外,《三體》還和眾多品牌進行了眾多商業合作。

比如和手機手錶聯名。讓你無論你身處哪個紀元,都能和親人聯繫上。

和汽車品牌聯名。畢竟大史護送VIP人物,總得需要一輛車嘛。

和服裝品牌聯名。可以以此作為ETO們確認身份的標誌。

和潮玩聯名。拯救地球固然重要,但也得緊隨潮流。

和餐飲品牌聯名。要知道,危機紀元的「大饑荒」可不是鬧著玩的。

和……香氛聯名?唔,沒準是羅輯送給莊顏的禮物呢。

洗……洗漱用品?用二向箔清理口腔異物?

總之,如果按照「萬物皆可聯名」的路數,或許接下來,《三體》相關的產品,將從出生服務到我們入土,也不是沒有可能。

同 人 作 品

粉絲們圍繞《三體》進行的各種二創,也尤為精彩。

而這裡面當之無愧的最強作品,絕對是同人短片《水滴》。

有多強?大劉本人對這部短片曾有過如此評價: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所以,圍繞《三體》衍生出的眾多產品中,哪一個最讓你心動呢?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4058514e0d77cd9da25c93f864a6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