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有魅力的廣東「第四城」,原來是它!

2022-05-24     窮游網

原標題:好吃又有魅力的廣東「第四城」,原來是它!

說到廣東的城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一般廣州、深圳,緊跟其後的是廣府文化的策源地、隨著順德美食出圈的佛山。但若要問哪座城市是廣東的「第四城」,或許很多省外的朋友一時回答不上來。

答案就是: 東莞

圖/shutterstock

早在魏晉時期,東莞便已立縣,初名寶安,唐朝時更名東莞。

關於東莞之名來源說法不一,有相傳因境內 盛產莞草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這裡古代 盛產莞香,而香港也因作為運莞香、販莞香的港口而得名。

華陽湖圖/shutterstock

這個珠三角城市和中國近幾百年的歷史緊密相關,她是明將 袁崇煥、清北洋水師管帶 鄧世昌的故鄉,也是 虎門硝煙的發生地。

東莞虎門鎮,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

清朝末年,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引起國內的白銀不斷外流,極大地摧殘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1839年6月3日,清政府委派林則徐在虎門集中銷毀鴉片。

則徐銷煙池 虎門銷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國際上將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禦毒品的危害。圖/窮游Biu主 太監王

虎門外為伶仃洋喇叭灣,伶仃洋和伶仃島在鴉片戰爭前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鴉片販子用躉船和快艇強占,成為對中國進行鴉片走私的跳板。

虎門大橋 圖/shutterstock

伶仃洋北起虎門,南達香港、澳門。

宋末,著名愛國詩人 文天祥被俘後曾經此處,留下了「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正氣詩篇。

改革開放後,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東莞成為了 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基地之一。

全球每3件玩具、每5部智慧型手機、每5件羊毛衫、每10雙運動鞋,其中之一就是東莞造;每10台口罩機,也有6台是東莞造。

這裡也是北京冬奧會吉祥物 「冰墩墩」的重要製造基地之一。

繁忙的港口 圖/shutterstock

今年,東莞成功躋身「國內萬億俱樂部」,同時也是廣東第三個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僅次於廣州和深圳,人稱 「雙萬之城」

儘管是珠三角經濟最發達的工業城市之一,東莞這座已經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城市,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蹟和傳統的文化。

迎恩門城樓,又叫西城樓,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為東莞古城的西門,是東莞歷史的重要坐標,當年,從廣東等地來東莞的官員,均是從水路沿東江而來,西城樓是官員進出的必經之路。圖/窮游er 陸建華攝影

可園

位於老城區的可園,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被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夸天上仙宮」,它與 佛山的梁園、清暉園,番禺的餘蔭山房並稱為 廣東清代「四大名園「

圖/窮游er 凱德印象

可園雖小,但中國古代造園的精華,都能在這裡尋覓到。在這片占地面積僅三畝三的土地上,把住宅、客廳、別墅、庭院、花圃、書齋,藝術地揉合在一起,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併俱全。

圖/窮游er XIANG翔哥

造園時,運用了 「咫尺山林」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裡再現大自然的景色,無論站在哪一個角度拍照,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圖/愛吃草莓魚片的雙子

最有意思的當是 「可園」名字的由來

可園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據說當年 園主人張敬修建好自家的園林後,準備把園林取名為「意園」,表示自己對這個園子很滿意。

圖/窮游Biu主 曹瀚天-達人J

於是張敬修廣邀地方上的名人紳士,大擺宴席,宴後張敬修邊送客邊徵求大家對「意園」的看法,也許那天眾人的酒喝多了,也許在廣東,這樣的私家園林有很多,眾人皆說: 可以可以……

張敬修見大家一致應為「可以」,「可」還有可人、合人心意的意思,於是定園名為「可園」。

觀音山

來東莞,觀音山是不可不看的一道風景。

圖/窮游er 瀟洒游中國

公園內林木繁茂,蒼茫連綿,在18平方公里的景區內,生長和繁衍著近千種野生植物和300餘種野生動物,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國內首家古樹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裡。

博物館內,收藏了從黃帝時代到至清末,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樹,館內陳設的一棵形似盤龍,樹幹粗壯的古木遺樹,經科學測定為公元前二千四百七十年黃帝時期的青皮樹,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遠古年代之一的古木遺樹。 圖/廣東觀音山

圖/窮游er 瀟洒游中國

觀音山有著 「南天聖地,百粵秘境」的美譽,在觀音廣場上供奉著一尊高33米、重達3300多噸的 世界最大花崗石雕觀音聖像,這尊觀音像由999塊花崗岩雕造而成。

圖/窮游er 瀟洒游中國

觀音山的城門樓,也被稱作南粵城門樓,門樓上有一醒目的 「觀音山上觀山水」七個大字,目前正懸賞金108萬征下聯,時間截止到2022年年末,有文采的小夥伴不妨一試。

圖/窮游er 瀟洒游中國

粵暉園

粵暉園是 中國最大的嶺南私家園林,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

園內巧引東江的天然活水,僅河、湖、溪、澗等水域面積就有二百四十多畝,總體面積更是可園的上百倍。

圖/窮游Biu主 尹小萌KiKi

雖然歷史沒有可園悠久,但從整體的園林設計到建築細節,都完美還原嶺南園林的風貌。

圖/窮游Biu主 derwoo

園內有樓館、亭台、水榭、曲廊、石橋、假山等108個園林景點,蘩文館是粵暉園建築群的主體中心,南韻館可聽傳統粵曲。

圖/窮游Biu主 BLacki

園中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錯落有致,古意十足,偶爾遇見穿漢服的小姐姐,頓有穿越時空之感。

潢涌黎氏大宗祠

潢涌村,東莞市排位第二的富豪村,也是當地出名的 「億元村」(純收入超過1億的村 ),該村九成以上為黎氏人家。這裡不僅經濟發達,自古以來人文底蘊深厚,是東莞歷史上 「四大名鄉」之首

涌,這個字,跟沖茶的「沖」同音,詞義為河汊。在廣東的好多地方,因為珠江三角洲多河道湖泊,一些因河汊交錯而形成的陸地,就取名叫什麼什麼「涌」。圖/窮游er。陸建華攝影

東莞的鄉鎮多宗祠,幾乎每一個村裡都有一座宗祠,其中 東莞最大的宗祠黎氏大宗祠,就藏在潢涌村的小巷裡。

黎氏大宗祠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東莞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宗祠為紀念先祖 黎宿而建,黎宿就是著名歷史典故 「割股療親」的主角。

相傳黎宿的母親得了重病,為了醫治自己的母親,黎宿割下自己的腿上的肉來和藥,治好了母親的病,當時的縣衙將此事奏報朝廷,皇帝專門下旨,嘉獎其精神,由族人建宗祠作永久紀念。圖/窮游er 陸建華攝影

祠堂雖然經歷代多次修葺,但仍保持了原來雕刻藝術的風格,線條細膩,嶺南建築特色濃厚,是古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

圖/窮游er 陸建華攝影

大宗祠的基地是龜形,龜有歸來之意,象徵長壽和吉祥富貴。

祠堂正對著黃旗山的尖峰,門前有流水經過,因此祠的門聯寫著 「門對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環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長」,對聯是黎氏後人清代的翰林學士黎溢海所撰。

圖/窮游er 陸建華攝影

南社村古建築群

中堂鎮潢涌村憑藉黎氏大宗祠和超高的村民收入享譽全國,而位於 茶山鎮的南社明清古村卻因著八百多年的歷史和現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築,穩穩的坐在 「東莞第一古村」的位置上。

圖/窮游er XIANG翔哥

南社村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公元1275年,東晉政治家 謝安的後人謝尚仁從韶關南雄遷居於此,至今村中居民仍以謝姓為主。

圖/窮erXIANG翔哥

村落以水塘為中心,兩岸祠堂林立,巷道曲幽,古榕婆娑,民居密布,古韻清悠。

村內保存著大量的明清古建築,有100多間古民居,25間祠堂,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多達19處,建築融合了吳越文化、嶺南文化和廣府文化,同時又帶有濃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農業聚落文化景觀。

圖/窮erXIANG翔哥

保存完好謝氏大宗祠、百歲翁祠、百歲坊、謝遇奇家廟、資政第等建築,歷史價值和建築價值極高,穿行其中,猶如穿越到明清的舊時光中。

圖/窮erXIANG翔哥

「東莞不僅製造世界,也製造美味。」知名美食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在拍完《舌尖上的中國》和《尋味順德》之後,又拍了一部《尋味東莞》,使得東莞美食也逐漸出圈。

|燒鵝瀨粉

舌尖總導演的微博不止一次提到燒鵝瀨粉,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粉,當然非厚街莫屬。

瀨粉的得名源於它成型的方式,這是是一種用稻米打磨成的粘米粉拌合熱水之後製成的長粉條,口感滑之餘還有些許彈牙。

圖/窮游er小磚頭UP

瀨粉最講究的是那一碗高湯,湯底用整隻雞和大骨和多種藥材熬制而成,十分鮮美醇厚。

齋瀨粉 圖/窮erXIANG翔哥

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金黃的鵝皮,銀白的瀨粉,故有 「金鵝銀瀨」之稱。

圖/窮erXIANG翔哥

高湯里浸出來的瀨粉鮮甜嫩滑,再咬一口醇厚香脆的燒鵝,兩者中和的恰到好處,完全不膩。

豆皮雞

「不吃豆皮雞,枉來石龍鎮」,香腴不膩,皮香肉嫩的豆皮雞堪稱東莞石龍鎮一絕,很多外地老餮排隊慕名前來,排隊也要品嘗這道美味的豆皮雞。

圖/窮erXIANG翔哥

豆皮雞不僅要求皮滑肉嫩,而且雞的血髓必須是半凝固的,雞皮和雞肉之間也能看到晶瑩剔透的肉皮凍, 雞骨邊還滲出一層黃澄澄的雞油,入口卻沒有絲毫肥膩感,淡淡的麻油醬香配上蔥絲也堪稱一絕。

|中堂蜆肉飯

蜆子是東莞水鄉常見的河鮮,是生活在水鄉的孩子從小吃到大的「家常便飯」,它雖然身材嬌小,但味道卻十分味道。

蜆肉與米飯同煮, 蜆肉的汁水均勻地浸潤每一粒米飯,吃起來咸香油嫩,也可以做成蜆肉粥,清香甜美。

虎門蟹餅

前面我們講到虎門靠海,因此海鮮出名,虎門蟹餅便是其中一款用海鮮作主料的地道美食。

圖/窮游er 凱德印象

虎門蟹餅選用的是 虎門盛產的青蟹,個大肉肥,再配上雞蛋、肉末、九層塔(羅勒的一種)外加獨特的烹飪手法,石鍋大火焗邊,然後再慢火燜蒸,蒸的過程中蟹的汁液會慢慢滲透出來,風味滿屏,吃起來十分鮮美。

|糖水

對於廣東人來說,糖水是無法割捨的情懷。

蓮子陳皮紅豆沙、拍姜番薯糖水、楊枝甘露等,喝起來清甜可口,每一口都是用舌尖感受甜蜜與香濃。

圖/窮erXIANG翔哥

除了這些常見的糖水外,東莞還有一種被稱為黑暗料理的 「香蕉紫菜糖水」。

紫菜香蕉糖水,既可熱喝又宜涼飲,選用口感微酸甜的六分生的香蕉,和紫菜一起燉煮,沸騰後放黃糖,糖溶後便可關火出鍋,黃糖所帶有的淡淡甘蔗味使得這道糖水更加清甜。

夏天來一碗,有清熱潤肺、明目解暑的功效。

|煲仔咸面

咸面作為 「東莞第一面」,是不少東莞人一生無法割捨的地道美食。

圖/窮游Biu主 曹瀚天-達人J

作為東莞傳統美食, 咸面澆頭種類很多,口味多樣,有雜錦、海味、牛腩、大腸、滑雞等。 麵條粗韌、有彈性,再加上精心熬制的濃湯,吸一口面啜一口湯,別提多美了。

圖/窮erXIANG翔哥

東莞,這快速發展著的城市已經成為改革開放精彩而生動的縮影, 每個人都知道東莞經濟騰飛的故事,但其實東莞人其實無論從生活還是飲食,都保留著最傳統的模樣。

圖/窮游er 陸建華攝影

「這座城市不善言談,卻溫情脈脈,樸素中都是讓人愉悅的人間煙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15ececac0be614d070fa6ff59c33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