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說了什麼,被將軍以間諜之名處死,直接導致清口之戰大敗

2023-05-17   奇趣談史

原標題:部下說了什麼,被將軍以間諜之名處死,直接導致清口之戰大敗

楊行密是南吳的開創者,今安徽合肥人,記載中稱其身強體壯,孔武有力。有這些特徵的人在亂世里,可都是人才啊!

楊行密早年入伍,殺了自己的上司,帶著兄弟們趕走了廬州刺史,自己做了刺史,當時大唐已經無暇顧及,只能你行你上,索性下了文件,正式承認楊行密的合法刺史之名。

而這時候,朱溫正南下。兩者之間打一架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朱溫打勝了,那麼就占據了天才財稅十分之七八的江淮富饒之地。有機會統一全國,也許就不會有五代十國的局面。

打輸了,就只能做一個軍閥。這一戰史稱-清口之戰!

此時,守衛壽州的是楊行密的大將也是他的小舅子-朱延壽。這老哥是個猛人,更是個狠人。凡是他的手下,戰敗逃回的,只有一個選擇--去死。

壽州原本在朱溫手裡,楊行密派了許多大將,都未能打下來,本打算撤退不打了。

延壽說了一句:我來。一通鼓還沒擂完,城已經攻下。

這樣的人守城,任誰來打都夠喝一壺的。朱溫派了幾員大將都未能攻下。只好放棄從壽州進軍。沒能占據地利,也許理智的做法是就此放棄與楊行密決戰。統一北方之後再南下。

於是派了「山東一條葛」的葛從周帶兵一萬在壽州附近牽制威脅。另派心腹幹將龐師古帶七萬主力從徐州往南進軍。自己坐鎮宿州。

從徐州走到江陰的清口,一走三個月。這麼短的距離,這麼長的行軍時間。也顯示了這次行軍的艱難。想來有兩個因素。

一是水網密布,北軍缺工具。二是被有計劃有組織的沿途騷擾阻擊。

北軍遠行進入南方作戰,既不得地利,更不得人和。沒人算到天時的厄運也在不久後到來,時值隆冬,楊行密帶三萬精甲踏雪來到前線。發現對方犯了一個讓楊行密睡覺都要笑醒的錯誤。

吳軍時刻在準備著大戰一場,此時的龐師古,在大營里下棋。有部下建議將大營遷移30里到安全區域,龐師古拒絕了。

有部下來報告淮河水位異常,龐師古以動搖軍心把報告人的腦袋砍了。只能用時下的間諜劇來解釋:這是楊行密安插在敵營的間諜啊!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只等水升,然後布軍。

這一天,陰風怒號,寒氣逼人,走出軍營的士兵,聽到遠處傳來了並不熟悉的聲音。滿眼望去只有水,洶湧的洪水,又冷又急又髒的水,帶走了一切可以帶走的,也掃清了吳軍進攻的障礙物。

僥倖活著的人,隨即被吳軍瘋狂的屠殺。

最終只有葛從周帶領千人左右逃了回去,從這之後,朱溫再也沒機會組織兵力面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