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還算資深混跡於K12版塊的老教育人來講,一直以來我對我涉足的賽道都了如指掌:
如何幫助一個孩子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
如何設計讓孩子通過一定的方法能夠紮實的掌握知識;
如何讓一個家庭能夠更加和諧有愛的陪伴孩子圓滿完成自己的學生生涯?
若是再細分,我基本上算是精耕於孩子的0-12歲,也會涉及到中學版塊,畢竟有一些跟著自己一路成長的家庭和孩子,小學畢業之後升入中學的那種濃厚的信任感是無法被時間泯滅的。
但是近段時間,陰差陽錯的關係,我又開始了解一個對於我來講的「全新」的賽道:
中高考技巧快速提分以及中考志願填報和高考志願填報。
說實話,作為長期要求孩子牢固掌握知識的老師來講,這種「快速提分」的技巧未免有些急功近利,習慣於讓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忽然放棄了「知其所以然」,而只要求「知其然」,這樣的過程,的確需要適應。
隨著對這種方式方法的進一步了解,漸漸的發現,所謂「存在即有道理」,而中高考技巧提分,就是非常「有道理」的「存在」。
1、二級結論是非常方便、安全的結論
大多數人都知道,「乘法」是「加法」的二級結論。當我們學會乘法之後,就很少會把同等數字的連加,再用加法一一計算,而直接用乘法一口得出結論。
所以,技巧提分的「技巧」就在這裡。無數的二級結論,解決了孩子們做題的思路,壓縮了孩子們做題的時間。
「技巧」即「方法」。方法用對了,技巧也就稱之為有用的技巧。
當然,在學有餘力的孩子面前,「二級結論」的推演,是可以耗時一點一點的整理出來;而在中高考即將來臨的這個時候,先牢牢記住「二級結論」,在考試中準確提分,也是關鍵。
2、劍走偏鋒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為了更好的將來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家長多麼多麼的焦慮,現在的孩子多麼多麼的疲憊……其實,這本來就是一個略帶「病態」的階段,卻偏偏逃也逃不掉。
每個求學的孩子,都要面臨中考時的五五分流:
一次考試,是進入一個理想的高中,追尋更美好的未來;還是落入「塵埃」,在與高中有著「天壤之別」的職業技術學校謀求一席之地?
作為家長怎會不焦慮?作為孩子怎會沒有壓力?
每個高中的孩子,也都要面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環境:
都說高考是「一分幹掉一操場」,也就是說,高考能夠提升一分,就可以超越至少一個操場的莘莘學子。
作為家長怎會不焦慮?作為孩子怎會沒有壓力?
所以當一個真正能夠實現「快速提分」的產品出現,為什麼不給孩子試一試呢?考試之後,用多少金錢也無法提升一分;何不在考試之前,為孩子實實在在的拼一把,至少不留遺憾?
3、向優秀的人學習方法,才是能夠「穩准狠提分」的根本
現階段對於中高考學生來講,時間是最為寶貴的。
與其耗時在不斷地補習自己不會的,或者耗精力去查漏補缺那些基本知識,不如向優秀的人學習,把他們成功的技巧和方法學到手。因為成功之人必有可取之處,為什麼不直接「拿來」主義成就自己?
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學霸,有幾個是天天奮發圖強、不分晝夜努力學習的?更多的是多才多藝、遊刃有餘張弛有度的享受自己的學生生涯。
而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體系,就是學霸成為學霸的根本。
所以,我們向優秀的人學習方法,接受他們的方法,學會他們的方法,是不是就能夠有目標的提升了呢?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依舊是能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若是不能,在面臨人生選擇口的關鍵時刻,做到「知其然」,寫到卷子上,成就自己的分數,考入心儀的學校,再繼續努力也不失明智之舉。
而所有的方法和技巧,最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你自己」!
唯有內驅力,願意學、願意成就自我、願意在最後關頭拼一把的自己,才能夠贏在決勝局!
加油吧,每一個正在拼搏的學子們!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驅動自己的求勝內驅力,張開自己理想的翅膀,在最後的關頭迎風而上、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