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賺錢

2023-08-03     江左梅娘

原標題: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賺錢

電影《飛馳人生》里有一句話: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

一句話,戳中了太多成年人的痛。

這也剛好解釋了,為什麼人到中年了,為什麼大家都那麼熱衷於搞錢。

其實生活中的大部分煩惱,都是從缺錢開始的。

生病、買房、買車、人情世故、教育孩子、贍養父母等,都需要花錢。

缺錢的苦,只有體驗了才能懂。

01成年人的崩潰,缺一次錢就懂了

看過一個真實事件,一對農民工夫婦,生有二孩。

大兒子小學還沒上完,年僅8歲的小兒子就得了白血病,治療此病需要七八十萬。

孩子的父親說:

「我們活在社會底層,起早貪黑,可是一年掙的錢剩餘寥寥無幾。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那點錢跟巨額的醫療費相比只是杯水車薪。」

因為缺錢,竟讓這個五尺男兒在眾人面前流了淚。

是啊,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錢,能解決90%的難題。

如若父母生病,沒錢就意味著只能放棄治療;

如若孩子節假日想去遊樂場玩耍,沒錢就意味著只能呆在家裡;

如若在自己失業,沒錢就意味你生活會很拮据,焦慮感就加重。

沒錢,在很多時候就意味著四個字:無能為力。

或許有人會說,你這說的也太現實了吧?

但這從來就不是說說,這就是現實。

正所謂「一人重病,全家淪陷」。

無論童話里多麼美好,成人世界的真相就是:在某些時候,錢的多少,決定了生命的長度。

工作的累、日子的苦算什麼,缺錢才是人生中最大的難。

缺一次錢,才能知道「窮在鬧市無人問」;缺一次錢,才能明白「貧賤夫妻百事哀」;

缺一次錢,才能明白「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很多時候,成年人的崩潰,被錢折磨一次就懂了。

02所謂的體面,都是錢給的

記得影視劇《風吹半夏》中許半夏經歷過幾次創業,其中不乏心酸的時刻。

在一次鋼鐵交易會上,許半夏為了讓老闆們記住她,挨個房間去敲門送禮,笑臉盈盈地和對方聯絡感情。

聽說可以去北邊做廢鋼生意,可以帶她賺錢,許半夏上趕著想要參與,她就一大杯一大杯的用白酒灌著自己,討好對方。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資金不充裕。

而當許半夏成功後,生意上的夥伴都想盡辦法上趕著想與她合作。

張愛玲說過:

「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

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卻維護著人的體面。

許半夏因為做生意缺錢,看盡冷眼,但是她不服從於命運的安排,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努力掙錢,不僅讓她擺脫了生活的窘迫,而且讓她重拾自信和尊嚴。

有人說:

「成年人的體面,有時候就像一張紙,一戳就破。」

在我看來,錢卻給這張紙加了碼,讓我們有了可以維繫體面的能力。

拚命掙錢,不僅是為了抵禦風險,更是為了守護尊嚴。

有錢好辦事,雖然扎心,但卻也是現實。

日常生活中,錢可以提供給我們更多選擇的可能性;遇到困難時,錢可以幫我們更順利地度過低谷。

錢,也許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但卻維持了我們做人的體面。

03你的習慣,決定了你掙多少錢?

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提問: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這麼大呢?有的人風吹日曬,只能滿足每日溫飽,而有的人每日光鮮亮麗,生活卻富裕多了。」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各自的習慣。那麼有哪些習慣,可以改變我們目前的困境呢?

第一,提升認知,擴大收入半徑

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每晚要看20分鐘英文電視,每晚睡覺前看書。

他曾這樣描述自己:

「我12歲就開始做學徒,不到15歲挑起家庭重擔,再沒有受到過正規的教育。我自己非常清楚,只有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識,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一直保持每晚看書的習慣。」

是的,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會不愛看書,想要提升收入,我們完全可以像李嘉誠學習,多看書,從而提升自己的眼界與認知。

認知,也許並不一定能讓你成為巨富,但一定會讓你擁有更多發財的機會。

第二,深度思考,提升搞錢技能

同事小張經常抱怨說:「工作上事情太多,天天周旋於各種會議,製作方案,

為了趕進度,加班加點。」

但是呈現的結果領導卻不是很滿意。

這種無結果輸出的繁忙狀態讓他陷入了一種無意義努力中,工作能力並沒有提升太多,反而漏洞百出。

或許真正能讓你擺脫工作負循環的,不是加班加點的窮忙,而是學會深度思考工作中有難度和重要的事情。

提升深度思考,才能幫你擺脫困境,找到賺錢的底層邏輯。

第三,學會理財,打造財務自由

表哥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銷售工作,由於熱愛銷售崗並且正值地產行業正旺盛時,那些年收入也算不錯。

但是隨著環境變化,企業經營艱難,拖欠工資,很多人因為承受不了離職了。

表哥卻不慌不忙,因為那些年他跟著老闆學習投資,通過理財所獲得的受益不僅可以維持生活正常的開銷,而且還通過購置了房產實現了財務自由。

他曾說過:「錢只有讓它投入到實物中,才能讓它產生更多的價值。」

是的,學會理財,不光是一種風險管理,更是一種長遠的保障。

04梅娘說

郭敬明說:

「錢是萬能的,如果你用金錢做不到時,只是因為你的錢不夠多。」

不要覺得談錢很庸俗,缺錢帶來的那種無奈感,誰能阻擋得了。

努力搞錢就是讓自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在關鍵時刻不那麼無能為力。

所以從今天起,別在沉溺於舒適區,別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安逸;別在該忙碌充實的時候,選擇閒著;別在該突破自己的時候,選擇退而求其次。

趁著歲月尚早,趁著時間和精力還在,我們應該給自己多點機會,努力掙錢。

最後想說:你拚命掙錢的樣子,也許會有些狼狽;但是你靠自己的樣子,真的很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d4d9e8429bc5522936bccdf8dfb1b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