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降價衝擊法拍房,套均參拍數降至4.4人!業內人士:撿漏機會變少

2023-11-15   搜狐財經

原標題:北京二手房降價衝擊法拍房,套均參拍數降至4.4人!業內人士:撿漏機會變少

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編輯 | 吳亞

11月14日,在阿里司法拍賣平台上,北京市朝陽區東壩中街的一套房子成功拍賣,起拍價為637.5萬元,最終以685.5萬元成交,三人報名競拍,引來5255次圍觀。

以每次3萬元加價幅度估算,該套房子共經過16競價方才結束,相比起拍價最終以48萬元加價被拿下。

即便如此,最終成交價相比796.99萬元評估價,依然有上百萬的價差空間。這也是法拍房被追捧的根本原因,法拍房的價格通常低於市場價,有時甚至低於同區域二手房的價格。

「這是東壩很火的地段,這價格就是撿大漏了。」北京法拍經理楊棟勝告訴搜狐財經。旋即,他又說了一句:「這房要是放去年,至少10人報名」。

瀚海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10月法拍房住宅成交房源234套,成交總金額20.3億元,環比下降1.41%,同比下降45.01%。同期,北京二手房掛牌量達到14.3萬套,二手房網簽量為10653套,成交量快速回落,環比下降了25%。

二手房市場的觀望情緒,正在向法拍市場蔓延,但又有所不同。

二手房降價衝擊,法拍房投資周期變長

法拍房由於價位低,吸引了不少投資需求。北京住宅法拍房10月成交均價為每平5.43萬,較二手房單價每平6.3萬,折扣率13.81%。

「就我接觸的群體而言,以投資客居多,即便目前市場不好,依然有不少投資客堅信房價還會漲。」 楊棟勝表示。

「當前成交量比起前幾個月,影響並不是太大,現階段撿漏的人反而更多,每個人的投資心態是不一樣的。法拍房抗跌一點毛病沒有,拍的時候便宜15%左右。」

「法拍房線上拍賣也就5年多,前期投資法拍房的都賺到錢了,甚至把投資法拍房當專職做,看好當前市場行情按預算出價,拍到後立馬出手賺差價,每套房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都至少賺8%。」

「我一年投過兩套,總收益25%。」楊棟勝透露道,但這是疫情期間的投資,去年也能有這個收益;今年收益也沒有降,但就是投資周期變長了,二手房降價衝擊很大。

「整體來看,北京法拍房成交並未受影響,但參拍人減少明顯,導致好多房源低價成交。北京二手交易量是有下滑,但好地段好樓盤價格並未降,同等區域的法拍依舊很搶手。」

典型如北京萬柳書院,2022年5月,該小區一法拍房源成交價1.1億元,建面299平方米,單價為36.5萬元/平方米,超過起拍價5503萬元的98.1%,也高出彼時小區均價22.2萬元/平方米的64%。彼時僅有8個競拍人參與,卻經歷了117輪競拍後成交,是少數經歷了多人報名且多輪競價的房源。

據瀚海數據研究院統計,2023年3季度,北京法拍房總參拍人數3515人,套均參拍人數5人,較上季度相比套均參拍人數下降1.1人;進入10月,套均參拍人數再降為4.4人。

楊棟勝分析道,市場情緒確實影響了一部分剛需,好多客戶有錢,但是不敢拍,不知道明天房價會怎樣,明天又有什麼新政策。

「現階段剛需的在二手市場糾結,同樣在法拍里也會糾結;但投資者就不一樣了,價差足夠大就有投資空間。北京法拍房成交正常為8.5折左右,8折就撿大漏了,越大越好。

「職業玩家」離場,但撿漏機會仍有

但是另一位業內人士則向搜狐財經表示:「2021年以後,這個行業撿漏已經很難了,他所在的『輔拍』公司去年下半年已經封拍;我認識的幾個職業玩家,也已經離場了,主要是因為現在想撿漏比較難,容易入坑。」

法拍房是一個存量市場,作為傳統的二手房供給的補充渠道。據搜狐財經了解,儘管法拍房起拍價通常低於市場價格,但是存在各種風險和糾紛,使得觀望者較多。由於法院只充當執行拍賣行為,並不負責售後,因此法拍房成交後存在各種風險問題,如無法落戶、無法入住、繳納欠費等情況。

尤其是房源有租約、戶不願搬離,房屋存在違建,土地性質為「劃撥」的話還存在補繳土地出讓金的情況等,有的法拍房不提供實地考察業務,而法拍房成交後悔拍的話保證金不予退還。因此,法拍房參與度近年來雖有提升,但流拍率依然較高。

近期,上海一男子買法拍房當婚房10年住不上,導致女友告吹的曲折故事,是法拍房風險的一個典型案例。

「2020年撿漏的機會還不少,但到了2021年後半年,房企接連暴雷,導致大批產權複雜、抵押問題多的房源流入市場,債權複雜、盡調難度增加,即便是職業玩家也容易踩坑。」上述人士補充道。

尚未離場的林輝(化名)則認為:「就北京市場而言,折扣率變化並不大,撿漏機會依然有,收益也沒有降。尤其是對於投資客,都會把控好收益的,只是現在拍到手後不是那麼好賣了,周期更長了。」

「每月都有不少人因前期沒盡調好盲拍導致悔拍的,盡調很重要。騰退工作不能太指望法院,法院是負責騰退,但沒有具體騰退時間。不過,每個地方不一樣,比如上海法院負責騰退交付或空房拍賣,對拍賣房屋公示的比較詳細,不需要輔拍也可以,北京則不一樣,很多房子都有占用,公示信息少,需要第三方去調研。」

「二手房市場的情緒已經蔓延至了法拍房,但這個對目前拍的房沒影響,對未來幾個月拍的房有影響。起拍價一般是評估價7折或8折,評估價由評估公司出,一般都是房子上拍前幾個月評估的,由當時市場決定。」

「就北京市場而言,東城、西城、海淀區的房比較特殊,有學區加持,拍到9折或市場價都正常。只要是延地鐵的房,賣的時候降點價都好賣,可以邊租邊賣。」林輝指出。

成交量增加,成交率放緩

從數據分析,法拍房成交量並未受到二手房衝擊,而且還在增加;但從成交率觀察,卻呈放緩狀態。

根據中指院數據,2023年前三季各類法拍房掛拍總量創新高,達到58.4萬套,相比2022年同期的44.1萬套增長了32.3%。其中,住宅法拍房掛拍量28.4萬套,同比增長37.6%;成交72931套,同比增長16%。

從各城市法拍住宅房源掛拍量、成交量來看,法拍房市場主要集中於高能級城市。掛拍量的大幅增加,帶動絕對成交量的提升,但成交率卻處在下滑狀態。

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住宅法拍房成交率為25.7%,較去年同期30.5%的成交率下滑4.8個百分點。北京也不例外,法拍住宅房源前3個季度掛拍2537套,相較於2022年同期增長533套,掛拍量增長26.6%;但成交為1488套,成交率58.7%,較上一年超70%的成交率明顯走低。

中指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張曉飛告訴搜狐財經:「法拍房數量激增,主要是因為近些年企業商戶和個人資金流轉斷裂,或收入來源減少進而抗風險失衡,導致抵押物被迫走向法拍渠道;此外,法拍房市場交易體系的不斷完善,執行單位對法拍房源利弊因素進行透明公示,進一步提升了法拍房源交易的信心。」

「但法拍房源交易不同於二手房交易模式,法拍掛拍後需要盡調、踏勘等措施,使得掛拍交易期間需要做的事項被壓縮在一特定時間裡,不同房源均有獨立特性,使得法拍房源成交率普遍較低。」

「頭部省市由於房源、人口遠高於其他省市,導致法拍市場存量基數較大,掛拍房源增速高於成交量,是成交量增長但成交率放緩的主要原因。」張曉飛解釋道。

聚焦到北京,二手房掛牌量屢創新高的同時,法拍房掛拍量也在同步增加。法拍房經理認為二手房市場衝擊法拍房市場,另一邊則認為海量的法拍房也在影響二手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