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新625自行高炮專打無人機,美媒驚呼野獸,為何說還不完美?

2023-07-02     虹攝庫爾斯克

原標題:我軍新625自行高炮專打無人機,美媒驚呼野獸,為何說還不完美?

我軍新625自行高炮專打無人機,美媒驚呼野獸,為何說還不完美?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一張我陸軍集團軍裝備的新型625型自行高炮的照片躥紅網絡,這是這種自行高炮第一次拍攝高清宣傳照片,雖然早在2022年就有新聞稱該炮裝備了滇西高原上的陸軍第75集團軍某合成旅,珠海航展上也公布了外貿型625E自行高炮,但這次的照片更加具有藝術性。

6月25日,解放軍報發布了一組照片,顯示的是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採用625型自行高炮進行訓練,6月25日配上625型自行高炮,非常有意思。這種自行高炮採用彈炮合一布局,主要武器是一門6管25毫米「加特林」機關炮,並配有4~8枚近程地空飛彈,主要是針對俄烏戰爭中猖獗的無人機、巡飛彈、FPV自殺無人機等低空小型目標進行攔截和防禦。

美國《戰區》雜誌更是將這種高大酷炫的彈炮合一系統稱為「野獸」,充滿了敬畏。

圖片:我軍裝備的625型自行高炮,注意這張新聞照片疑似經過處理,P掉了炮塔上的搜索雷達。

俄烏戰爭的一大特點就是無人機、巡飛彈和FPV穿越機改造的自殺無人機大量出現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就連豹2A6這樣高大上的德制坦克也沒有逃過這些小東西的黑手。

面對這些目標,高性能的30毫米、35毫米高炮反而顯得威力過剩,其配備的AHEAD彈藥過於昂貴,主要針對低空突襲的攻擊機、巡航飛彈及武裝直升機研製的,成本較高,用於打擊小目標不但不划算也不精準。

事實上,這些小無人機就算是AK步槍的子彈也能夠擊落,但想要準確擊中鬼魅一般的小型無人機卻比較困難。因此,面對戰場上如蒼蠅一般的廉價無人機,我軍認為高炮的彈藥威力不需要很大,但射速一定要快,備彈量也要大,要能夠通過彈雨將其擊落。

圖片:採用雙管30毫米機關炮的「鎧甲」S1彈炮防空系統顯得火力密度不足。

圖片:我軍625自行高炮的火力,顯然更加充足。

我軍625高炮的底盤是08式輪式裝甲戰車家族中的一員,最初的樣車直接裝在08式步兵戰車底盤上,後來考慮到自行高炮不需要在前線作戰,因此為駕駛員增加了一個視野較為開闊的防彈玻璃駕駛艙,並將車頭進一步縮短,使其具有更好行駛能力。

這種改進也是考慮到底盤承載了625型高炮這個大炮塔後,原型越野能力會降低,因此而進行的優化。目前該底盤已經作為一系列非一線作戰裝備的通用底盤,具有良好的道路適應性能,更加擅長公路長途奔襲和荒漠山地作戰。

圖片:早期外貿型625自行高炮,採用的是08式步戰的標準底盤。

圖片:新版本外貿625自行高炮,採用的是改進後的底盤,更加緊湊,機動性、越野性都更強。

625型自行高炮最亮眼的是其炮塔武器系統。

核心是一門6管25毫米加特林炮。

俗話說:「懸壺濟世馬克沁,救死扶傷加特林」。加特林原本是一名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醫生,為了解決己方傷員較多,自己力不從心的問題,發明了這種能夠連續發射大量子彈的多管槍械。由此翻開了槍炮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我國曾經從越南戰爭中獲得了美國軍機上的6管20毫米「火神」航炮,還引進了俄羅斯的AK630型6管30毫米艦載高炮,充分領悟了「加特林」機關炮的精髓,隨後一發不可收拾,先後造出了630、730、1130等多種30毫米口徑的「加特林」機關炮,用於艦艇近防和陸基要地防禦。

圖片:採用730機關炮的陸基近防系統被暱稱為「陸盾」,隸屬於空軍。

不過,30毫米「加特林」機關炮的全系統過於龐大,上陸後裝在卡車上作為要地防空還顯湊合,但要是裝在裝甲車上作為野戰防空系統,就會太大太重了。

因此我國再次研製了新型的6管25毫米緊湊型「加特林」機關炮。其捨棄了730、1130這種外能源近防炮結構,採用了更加緊湊的內能源彈鏈供彈系統,重量和體積小、射速可控、消耗電力少,價格還便宜。

而且,由於陸軍沒有30毫米高射炮這個口徑,過去一直是25毫米、35毫米、37毫米、57毫米,算來算去還是25毫米最適合。據稱為這種「加特林」炮研製的WBO41P式曳光爆破榴彈和曳光穿甲燃燒彈彈長285毫米,彈重0.69千克,彈藥初速1150米/秒,持續射速5000發/分,有效斜射距離4000米,射擊高度3000米。配上一個大炮塔加上下方較大的空間,625自行高炮載彈量可以達到1000發甚至是2000發,具有較強的持續打擊能力。

圖片:烏克蘭使用的FPV穿越機,掛載炮彈變身自殺無人機。

有了炮,想要擊落無人機、巡飛彈甚至體積更小的FPV穿越機,還必須有較好的感知設備。

美國最新服役的M-SHORAD野戰防空系統,炮塔上裝有一套綜合光電傳感系統,用於目標捕獲和態勢感知,車體上部四周還布置有4台RPS-42小型多任務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因其高敏銳度和強大的後端軟體處理技術,最多可同時追蹤數百個低空小目標,由於沒有複雜沉重的旋轉結構,適合安裝在搭載能力不強的輪式裝甲車上,用於及時發現小型無人機和巡飛彈等目標,並引導「毒刺」地空飛彈和機關炮、機槍等進行攔截。

圖片:美軍M-SHORAD野戰防空系統,4台RPS-42小型多任務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發現無人機、巡飛彈。

圖片:我國TDA反無人機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這種小型雷達未來可集成到625型自行高炮上。

我軍的625型自行高炮感知能力稍弱,但也擁有一部旋轉的目標搜索雷達、一部目標跟蹤雷達和一套多光譜光學瞄準裝置。

未來我國可以在625型自行高炮上集成小型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進一步強化對「低慢小」目標的發現能力。

此外,為了兼具打擊低空飛機、巡航飛彈等傳統目標的能力,625型高炮還配置了4~8枚地空飛彈,使其防空打擊能力大幅提升。

圖片:目前列裝我軍的625自行高炮裝備有4枚飛彈,但可增加到8枚。

從俄烏戰爭我們看到,各種小型無人機、巡飛彈、FPV穿越機等,依靠廉價的成本、易於獲得的渠道以及非傳統的打擊方式,成為戰爭的新寵兒。

如果對這場再次改變陸戰場格局的戰爭進行復盤的話,這些空中兵器的應用必將占據一席之地,也將成為影響未來戰爭走向的一大趨勢。

對我軍來說,如何更好地使用和防禦這些空中威脅,應該作為未來戰爭準備的一項重要課題認真思考!625型自行高炮很強大,但還不完美,我們期待裝有小型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新版本列裝我軍!

圖片:微型無人機的威脅,需要我軍認真思考,積極應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ab5a59b25ce1234002c62d9f8d685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