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再忍一忍,就好了

2023-05-28   皮皮電影

原標題:朱一龍,再忍一忍,就好了

這屆坎城電影節的中國明星,頗有點「冰火兩重天」的味道。

出席坎城電影節多達19次的「鞏皇」鞏俐,已然是坎城的「親閨女」。

她雖然穿著一身全黑禮服,但一上場,就吸引了所有的聚光燈。

頗有2016年坎城官方為她「清場」3分鐘的霸氣。

鞏皇氣場強大,不怒自威,微微向媒體一招手,就像在檢閱自己的「部隊」,自信且從容。

相較而言,另一位登上紅毯的中國男星,則顯得有些落寞。

他就是朱一龍。

朱一龍的新片《河邊的錯誤》,入圍了坎城「一種關注」單元。

比起四年前,靠著品牌方邀請「蹭」紅毯,朱一龍這次來坎城,名正言順。

雖然在國內擁有很高的人氣,但在坎城紅毯上,朱一龍卻陷入了無人認識,甚至無人理的窘境。

在明星的固定拍照位,朱一龍尷尬地向場邊的媒體揮手致意。

可幾乎所有的記者,都將鏡頭對準了他身後的國外女星。

坎城官方,也沒有放出,哪怕一張朱一龍的照片。

到後來,甚至有紅毯上的女工作人員上前「勸退」朱一龍,希望他趕緊走開,給其他明星騰位置。

朱一龍雖然表現得依舊淡定,但這樣的狀況,對一位當紅明星來說,也頗有些無法言語的辛酸。

事實上,坎城紅毯的窘境,跟朱一龍的整個職業生涯,頗有幾分相似。

每每走到高峰,朱一龍總會遭遇一個低谷。

事業走出「W」曲線的同時,吃瓜群眾也一直在為朱一龍的事業,捏一把汗。

他仿佛一直是那個卡在「飄」與「不飄」之間的男人。

就像他作為一個明星,一直卡在「演技派」和「流量派」之間一樣。

01、

朱一龍的紅,還要追溯到2018年。

那一年,「流量明星」的概念,正值頂峰:

蔡徐坤定義了「C位出道」,楊超越火得不明不白,范丞丞詮釋「強姐無弱弟」。

而朱一龍也靠著一部《鎮魂》,成為了迷妹們爭相呼喊的「新寵」。

乍一看,朱一龍的「紅」,是個偶然。

因為在這一眾流量明星中,他是起點最低的那一個。

別人20齣頭上綜藝,簽約大廠,資源助力,可謂全方位保駕護航。

朱一龍大火時,已經30歲。

在這之前,他給一家名為「東方飛雲」的影視公司打工。

這是一段在朱一龍個人簡介中,不太能看的歷史。

最開始,他跟著公司,每年瘋狂拍攝低成本的數字電影,用於電視台欄目播放。

最高的時候,他一年拍了整整8部數字電影。

說起來都是男一號,其實也就是流水線上的一個主要工人。

後來,東方飛雲做大了,開始拍電視劇。

朱一龍又跟著演了幾部電視劇。

基本上都是以男二號的身份,給一線明星(比如余文樂、嚴屹寬、何潤東)打輔助,順便跟著混臉熟。

再往後,經紀人也開始給他爭取公司項目外的資源。

2018年的《鎮魂》,就是其中代表。

劇中朱一龍一人分飾沈巍、黑袍使、神秘人三個角色。

原著IP加持下,平台力推下,朱一龍徹底大火。

這裡面還有個小插曲。

《鎮魂》剛播9天,東方飛雲就發了公告,宣布朱一龍經紀團隊離職,所有業務由公司副總接手。

公告下還單獨艾特了朱一龍,仿佛是一種「特別告知」。

朱一龍的回應平和很多,「不離不棄」四個字很顯眼。

後來這事並沒有鬧大,朱一龍出面調和,經紀團隊還是回歸了。

此時的朱一龍,已「煥然一新」。

《鎮魂》帶來的,是頂級的流量和商業價值。

在突如其來的熱度和名聲衝擊下,朱一龍開始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輪「收割」。

在網劇播出後的幾個月時間裡,朱一龍官宣代言了19個品牌。

從礦泉水,到一線視頻平台;

從某手機品牌,到化妝品施華蔻;

從酸奶味全,到ReFe美容儀,從巴黎歐萊雅,到肯德基……

朱一龍的代言一個接一個,在創收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據統計,當年的朱一龍,為經紀公司帶來了將近30%的業績增長。

單單他一人半年時間帶來的經濟收入,就占公司總營收的23.8%,高達4535萬元。

這些錢 ,對流量明星來說,或許不是什麼大錢。

但對在剛火的朱一龍來說,已經是收入的巔峰。

彼時,大家對朱一龍,情感複雜。

一方面,是為朱一龍感到開心。

一個從底層摸爬滾打了3年,名不見經傳的小配角,一舉成為品牌追捧的「香餑餑」。

朱一龍身上似乎有爽文里男主逆天改命的運氣。

另一方面,卻也感覺到隱隱惋惜。

他長相不差,演技放在流量明星中,算是佼佼者。

如果淹沒在走穴商演和品牌代言的名利洪流里,一個好演員,很可能就此埋沒,泯然眾人。

朱一龍這樣的急功近利‬,顯然有點不夠優雅。

不過,站在朱一龍的角度,皮哥也理解他的選擇。

30歲,而立之年,對於任何男演員來說都是一個門檻。

與其面對未來的不確定,還不如抓住流量馬上變現,這也沒有什麼不妥。

但皮哥始終覺得,對朱一龍來說,他應該有更長遠的規劃和考慮。

02、

其實,朱一龍跟張頌文很像。

張頌文早年間沒有任何資源,獨自在底層打拚了幾十年。

他曾工作19年買不起房,接到的所有戲份,都任勞任怨,從不挑角色。

豐富的生活經歷,給了他塑造角色的靈感,而默默蟄伏,則給了他一朝爆發的演技。

《狂飆》中高啟強的火,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當《狂飆》中的每個演員,開始透支自己的名聲和熱度,在市場大潮中撈快錢的時候。

唯有張頌文,謙虛低調,把腦袋再次埋進了塵埃。

他婉拒媒體專訪,推了所有的代言,唯一一次公開露臉,是以北影節座上賓的身份。

而如果你足夠仔細,你會發現,站在張頌文身邊合影的,正好就是朱一龍。

兩人有相似的經歷,只不過朱一龍比張頌文更加幸運。

他的紅,來得更早一些。

而冥冥之中,朱一龍似乎守住了那份初衷,只不過他又很快跌入了一種「怪圈」。

在如火如荼的2018年,朱一龍有了某平台「人氣演員」的名頭,參演了大熱的《知否》,並亮相湖南衛視跨年晚會,鋼琴彈唱一曲《男孩》。

之後,朱一龍仿佛預感到了什麼,在整個2019年,他的事業都走在「下坡路」。

除了一部獻禮片配角,這一年的朱一龍無所斬獲。

但在影視作品以外,他依舊默默拿下了五個重量級代言,這裡面就包括飲料巨頭可口可樂。

而這之後的三年里,朱一龍也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圈原地踏步。

電影劇本上,他連接兩部網劇《重啟之極海聽雷》。

劇中他飾演的角色吳邪,跟《鎮魂》中的角色,在表演上沒有本質區別。

頭銜上,他依舊努力靠著自己「頂流」的名頭,為自己爭取著諸如「觀眾喜愛的男演員」、「年度演藝人物」這種無意義的獎項。

除了在廣告代言上的精進,這時候的朱一龍,似乎陷入了每個頂流都會踩進的坑裡。

這個坑,就是才不配位。

轉機,出現在2021年,這一年,一部名叫《峰爆》的電影上映。

電影本身並沒有掀起太多討論度。

但朱一龍拍攝電影的過程,卻讓觀眾們看到,一個流量明星的轉變。

電影中的朱一龍,留起了寸頭短髮,皮膚不再白皙,人設不再單一。

因為他的角色洪翼舟,是個在地質災害中拯救他人的工程師。

所以在拍攝過程中,朱一龍常常冒著風雨,在碎石中打滾,並頻頻向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可以。

雖然這是作為演員該有的敬業,但在那幾年,很少有「頂流」能做到這樣。

我們也能預感到,在「流量明星」和「演技派」這兩個頭銜中間,朱一龍的天平,在刻意向後者傾斜。

有人說,這是朱一龍敏銳察覺到演藝圈「去流量化」之後的自保之舉。

但皮哥倒認為,這是朱一龍演藝生涯發展的必然。

與大多數流量明星相比,朱一龍吃過底層的苦,有更好的生活體驗和表演經歷。

這決定了他在跳出靠臉演戲的舒適圈後,能適應更多的角色,探索更多的戲路。

03、

當「頂流」們,一個個不是塌房,就是翻車時,這也倒逼朱一龍這樣最開始定位為「流量」的演員,向著精進業務能力,這個方向發展。

走出舒適圈的朱一龍,幾乎立刻收穫了回報。

2021年底,在他的加持下,《穿越寒冬擁抱你》拿下8.75億票房,朱一龍主演票房也因此破50億大關。

2022年6月,殯葬題材的電影《人生大事》中,朱一龍飾演的莫三妹。

吊兒郎當市井氣十足,徹底埋葬了「鮮肉」朱一龍,迎來了「演員」朱一龍的新生。

憑藉這部電影,朱一龍拿下了金雞影帝。

但在為朱一龍拍手叫好後,皮哥心中,還是有一些隱憂。

拿到影帝,代表朱一龍演技被認可,但幾乎所有的媒體和資本流量,也看勢而動,將眼睛盯在了,這位新科影帝的身上。

果不其然,流量的衝擊立馬到來。

首先,在經歷了高潮-低谷-高潮的職業生涯後,朱一龍又開始專注於廣告代言,狂刷KPI。

在拿到金雞獎後的半年時間裡,朱一龍在自己的社媒官宣了至少9個商業代言和廣告。

這裡面有高級珠寶品牌蕭邦;

有TF香水;

有化妝品品牌歐萊雅;

也有奢侈品牌LV;

剛剛拿到影帝的朱一龍,仿佛瞬間就回到了自己2018年剛邁入頂流的時代。

靠著金雞獎的這波熱度,朱一龍在商業代言領域,怒刷一波存在感,不免讓人擔心,他會不會又「獎勵」自己,走上流量明星的老路。

其次,跟張頌文這種演技派不同,朱一龍有一群瘋狂的飯圈粉絲,無時無刻不在捧殺他。

在網絡上隨便搜一篇關於朱一龍的文章,下面都會有一樣話術的粉絲,在瘋狂說朱一龍的好話。

他們頂著朱一龍的頭像,狂吹彩虹屁,既讓路人反感,也讓普通觀眾卻步。

而對明星來說,「飯圈化」本就是一個必須警惕的信號。

在一群無腦粉絲的追捧下,即便朱一龍有心成為低調的演技派,也有可能因為粉絲的攪局,陷入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無妄之災里。

最後,怕朱一龍自我意識過高,定位不清,在挑選劇本和接戲方面太過隨意,毀掉「演技派」的好口碑。

要知道最早,在港媒的口中,朱一龍被稱為「小梁朝偉」。

但事實上,就朱一龍現階段的演技,距梁朝偉還相去甚遠。

而本屆金雞獎,也因為朱一龍拿到影帝,而出現爭議。

有人曾在社媒發起投票,票選近5年金雞獎的「最水」影帝,朱一龍高票當選。

獎項只是榮譽,並非實力證明。

《人生大事》中,朱一龍對莫三妹的塑造,不能說十分驚艷,只能說中規中矩。

片中,為了表現莫三妹的市井氣,朱一龍有一系列故意設計的動作。

比如隨地吐痰,用殯葬燒的紙錢點煙等等。

這些場景乍看沒毛病,細細觀察,會覺得稍顯刻意。

尤其朱一龍在做表情表演時,比較誇張,反而削弱了莫三妹的市井氣場。

「金雞獎」是不是矮子裡面拔將軍,皮哥沒有發言權。

但朱一龍的演技,絕對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這卻是事實。

可以預見的是,在拿到影帝之後,會有很多片方和導演,給朱一龍遞來橄欖枝。

他下一次事業巔峰,或許馬上就會到來。

僅今年一年,朱一龍就有三部新片《河邊的錯誤》《消失的她》《志願軍:雄兵出擊》待上。

而朱一龍確認的片約,已經排到了2025年。

這個節骨眼上,哪些劇本應該捨棄,哪些電影一定要拍,朱一龍的心裡,要有一桿秤。

這桿秤,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朱一龍職業生涯的走向。

即便是金雞影帝,也是有紅利期的。而今年的朱一龍,已經35歲了。

趁著金雞紅利多扒拉兩口,所有人都能理解。

但如果過多地接代言通告,消耗作為演員的神秘感,頻繁接商業劇本,沒有挑戲的眼光。

在有限的精力下,一個「流量」和「實力」夾縫中的演員,很容易兩頭不沾邊,被市場淘汰。

這是3種隱憂,更是3種危機。

面對漫天名利的誘惑,如果朱一龍選擇再忍一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朱一龍的資質來說,他完全有成為國際影帝的潛力。

金雞獎應該成為他演員生涯的起點,而不是榮譽上的終點。

等一等,再等一等,未來的朱一龍,或許會更好。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