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小寶的幼兒園頻頻展開關於幼升小的公益課堂,讓家長多頻度、多維度地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以及小學一年級所需要掌握和必備的能力。
仔細聽下來,受益匪淺。
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成長特點,才能夠有的放矢地幫助到孩子。
我家小寶最近的口頭禪是:我跑步很好,但是跳繩不行;我畫畫很好,但是不願意跳舞……最近他們班裡開啟了跳繩比賽,有的孩子一分鐘能夠跳100+,而小寶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所以他們經過對比,已經處於甘拜下風的地步,乾脆開始逃避和拒絕跳繩,俗稱擺爛。
我想,這就是他的自我評價和認可能力在逐步發展的緣故。但是作為家長,卻不能在這個階段任其放棄短板。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會極力地鼓勵他去練習,但願有所進步。
5歲之後的寶寶,個性特徵都會有比較明顯的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也就是自我評價。父母要多聽孩子的話,辯證地去看待孩子的變化。
現在小寶班裡開始實行讓孩子自己報名做老師的小助手、天氣播報員、食譜播報員等班級工作,孩子們都會積極踴躍地參加。在進入大班之前,這些都是老師按照孩子們的學號統一安排的。
孩子通過自我報名,無形中增加了自我約束能力,同時提升了自理能力。小寶每天晚上睡覺前自己整理好書包,把要帶的東西準備齊全;在家裡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獨立的衣食住行都沒有太大問題。
作為父母,靜觀其變,靜候成長就好。不必總是越俎代庖地替孩子去做他們能做的事情。要知道在這個階段,孩子能力的培養,其實是遠遠大於知識的培養的。
前段時間,小寶的一個好朋友在玩耍的時候摔倒了。本以為他會哭,可是他沒有,直接站起來拍拍褲子,忍了一會兒,又開開心心地去玩了。
我誇他表現得很棒啊。他當時看著我,很小大人一般地說,哭泣是小孩子的行為,我們已經長大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6歲左右孩子的情感特點,他們的情緒穩定性增強,表現得不好時會擔心被批評,所以能夠控制自己表現得更好。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團隊合作精神已經初步具備。他們能夠很好地進行團體遊戲,合理分工,且安排有序。作為家長只需要遠遠地看著他們玩耍就好了,他們就能夠相互幫忙,互相成就了。
6歲左右的孩子,平衡能力明顯增強,控制能力也很好。他們可以按照想像去搭建積木、七巧板,還能夠控制自己的手指小肌肉進行各種手指操作、手指活動。對於各種拼裝玩具,更是玩得行雲流水、得心應手。
由於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展,雙手的靈巧,他們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他們願意自己創造、自己摸索,更喜歡做手工、還能夠創編兒歌等。
我家小寶前段時間,背誦《詠鵝》的時候,就別出心裁說,為什麼不能《詠狗》呢?他看著我家的小狗,就脫口而出:狗、狗、狗,渾身都是肉;紅燒又清燉,吃上一大口。
我在旁邊聽到,樂得差點兒把手裡的水杯給扔了。
幼兒園大寶的寶寶,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且勇於指出家長的錯誤行為;他們也願意遵守自己參與指定的各項規則,並提醒身邊的小朋友們共同遵守。
在實際的活動或生活中,他們可能會很容易忘記規則,但是只要老師或者家長的適當提醒,不斷強化他們的規則意識,他們就會立即收斂自己的行為,回到規則的框架中去。
現在的小寶,特別注意提醒我紅綠燈的規則。原因就是有一天早上,我在綠燈變黃燈的時候,一時心急闖了過去。從此之後,但凡到那個路口,他就是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媽媽你要看燈啊!
這就是他的規則意識,也是他對我的錯誤行為的不斷指正。
同時,他每天玩過的玩具、寫過的作業,也都能夠及時整理、收拾乾淨、整潔。這同樣是他的規則意識在起作用。
與此同時,幼兒園大班的寶寶們還更加愛學、好問、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有極強的求知慾,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訴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
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除了關注寶寶成長的大方向沒有錯誤之外,更要加強對細節的把控。舉例來說,你告訴寶寶老師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那麼對於孩子來講,什麼是認真聽講、什麼才算認真聽講呢?
所以,不如直接告訴寶寶,上課的時候,你要坐得端正,聽懂老師的話,積極舉手,配合老師回答問題,這就是認真聽講。
同樣,你要寶寶好好吃飯,那麼怎麼才算好好吃飯呢?你要寶寶好好寫作業,怎麼才算是好好寫作業?……
以此類推,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就會有更多的了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也能夠有的放矢地給予有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