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普惠托育體系建設,新增普惠托位1萬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這一舉措。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洪秀敏表示,「加快」二字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表明政府將以更大的力度和速度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但針對不少幼兒園釋放學位辦托班的情況,建議儘快出台相應的辦托標準,明確班級設置、保育規範、師資培訓等問題。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洪秀敏。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普惠托育體系建設』,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時。」洪秀敏表示,當前,托育機構由於在場地設置、戶外活動空間、消防、樓層等方面難以達到設置標準的要求,因此像過去那樣以社會力量辦托為主推動普惠托育體系建設比較緩慢。近年來,有不少托育機構因生源少、運營成本高陸續註銷,而隨著人口出生的持續下降,幼兒園適齡幼兒學位需求數也持續縮減,因此,加快支持幼兒園托班發展已成為有效拓展普惠托育服務資源供給、實現幼兒園優質資源有效轉換整合不可迴避的發展趨勢。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3年幼兒園已經新增托位超過6000個,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趨勢和托育需求的重要突破。」洪秀敏談到,2024年將新增普惠托位1萬個,幼兒園也將釋放出更多的托位。
針對幼兒園辦托班,洪秀敏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對各區適齡人口變化和學前教育資源的摸底和研判,根據不同區域的結構性矛盾,統籌做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和幼兒園托位供給;另一方面,由於幼兒年齡越小,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差異越大,2-3歲幼兒的身體發育、自理能力、活動能力、心理發展水平都有這個年齡階段的獨特特點,對場地條件、設施設備、一日生活活動安排和保育方面的照料需求都有別於幼兒園的孩子,因此托班的環境和材料、課程和活動、教師的保育素養等也有不同的要求,不能簡單往下延伸,需要加快制定幼兒園托班的舉辦標準和管理規範,按照幼兒發展的年齡特點和保育要求,明確幼兒園托班工作的基本原則、基本條件、保教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基本規範和要求,參照目前已經頒布的《托育機構設置標準》、《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等做必要的改造和優化。
洪秀敏表示,此外,由於幼兒園教師過去的培養主要側重在3-6歲幼兒的保育和教育素養,為促進托班的科學規範發展,亟須開展托班教師培訓,加強他們對2-3歲幼兒發展特點和規律的認識,提升托班規範生活照護、安全防護、營養喂養、早期發展支持等崗位技能培訓,儘快提高托班教師的專業素養。
記者/劉洋
編輯/繆晨霞
校對/賈寧
運營編輯/劉茜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a088222bdfbf441fcdd123d1930d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