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也漲價?!著名兒歌 "一分錢"變"一元錢"引爭議

2019-09-09   花生寶貝

近日,一張截圖在朋友圈流傳,那首著名的兒童歌曲《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

在這張朋友圈瘋傳的《一元錢》截圖中,歌名及開頭歌詞,都從老版本的「一分錢」變成了「一元錢」,金額上漲了100倍!

這個版本看懵了不少家長。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與時俱進」成了「一塊錢」,也有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

網友熱議

@鵲聽:我記得我小時候唱的是「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怎麼現在成了一元錢了,是物價上漲了100倍,還是警察叔叔已經不收一分錢了……

@弘之_Ishihara_Satomi:古今名著是理論教育意義,這首歌兒是實際教育意義,這兩個怎可一起比較呢?理論教育意義就體現在他的相對獨立性,當然無需改編,實際教育意義體現在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予以直接的教育,所以需要改編

@紅霞柳絮飛:朋友圈被這張圖霸屏了。順應時代潮流,漲價一百倍!

@牙醫小小徐: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元錢很合理。現在誰家裡有一分錢?

@漫談:果然是物價飛漲啊!已經從一分錢悄悄地漲了100倍!我們小時候還見過一分兩分五分的硬幣,現在的孩子估計連一角都很少見到,所以省略了一角直接到一元啦!

@Majo :看朋友圈有人曬這個小時候大家都唱過的歌,如今改了歌詞了哈哈哈。不過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會撿一塊錢了。我覺得應該改成100塊比較好。

微博上,有網友報料,這是山西太原一所小學一年級新生學的兒歌:

但截至目前,學校對此並未作回應,當地權威媒體也均未發聲。

媒體記者採訪了歌曲作曲家的家人,一起來看看、

一分錢變一元錢,消解經典文化可取嗎?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等曾伴隨億萬少年兒童成長的歌曲,都是出自國家一級作曲家、著名音樂家潘振聲之手。

潘振聲生於上海,1991年調任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1995年退休。潘振聲創作的大量兒童歌曲,有一千餘首在全國各地報刊電台發表、熱播,被人們譽為當代 「兒歌大王」。

他因患腦血栓經多方醫治無效,2009年5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女兒馬莉南藝老師,也是長笛演奏家。馬莉也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個截圖,還有不少朋友來問她,知不知道這個事情。

「這種還真是無從下手,去尋找它的源頭,我覺得正規出版社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馬莉說。

「爸爸這首歌寫的是孩子天真無邪,撿到錢要交給警察叔叔,跟物價飛漲沒有什麼關係。

儘管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但經典就是經典,我們今天唱來仍然可以體會當時創作者的心血。改成這樣,唱起來不覺得拗口嗎?

我覺得,對這樣的惡搞或者調侃,不用去理會。我理解大家是用這個來搞笑或者調侃,把它變成一種段子。

但現在我們有時候,並不尊重自己的經典文化,隨意就去醜化或者消解掉,但又缺乏原創的能力,這並不值得提倡。

你知道嗎,《一分錢》「一分錢不要」

馬莉回憶起《一分錢》的故事說,因為這首歌太有名了,潘振聲還有了「一分錢爺爺」這個雅號。

當時響應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全國都在學雷鋒。潘振聲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喇叭》節目來信邀請寫一首歌。

當時他在一所小學當大隊輔導員,辦公桌上有一個文具盒,裡面放滿了孩子們撿到交上來的硬幣。

那時孩子們排隊回家,交警就在校外維持交通秩序,孩子們經常走出校門很遠了,還回頭和交警揮手喊道,「叔叔再見!叔叔再見!」

潘振聲於是將這兩個場景融合起來,創作了《一分錢》這首歌。後來上海公安博物院成立,找潘振聲要當年的那封約稿信及《一分錢》曲譜。

對方開出了20萬的收購價,結果潘振聲說:「孩子把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這份手稿,我當然也要交給警察叔叔,一分錢不要!」

後來經中國文物局鑑定,《一分錢》的手稿、曲譜被評為「現代革命一級文物」。

此外,他創作的《春天在哪裡》,也成了世界兒童樂壇中的「世界名曲」。他曾獲得中國唱片公司「金唱片獎」等重量級獎項,被人們譽為當代「兒歌大王」,並自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貼。


假如童謠《一分錢》

真被改成「一元錢」

你覺得合理嗎?

你還記得你聽過哪些潘爺爺的歌呢?

……

歡迎在留言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