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國以民為本,民安則國安」。那麼,民富則國富。這一點,我想是大家在新中國成立70年時,最深的體會吧!畢竟「買買買」,是需要錢的!不富,哪兒來的錢「買買買」?
本期節目,我們用數據向大家展示一下,建國70年,我們的生活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首先,就是大家平時最關注的點,收入。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4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
70年後的今天,你們知道我國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嗎?28228元!名義上增長了566.6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了59.2倍,真正的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這就是為什麼上一輩的老人們,常說自己從「吃不飽」到「吃的很好」的原因所在,也是人民幸福感提升最直接的反映。
那麼,收入提高了,消費自然也就多了,多了多少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數據:
1956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88.2元,2018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19853元,名義增長224.1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28.5倍。
更為關鍵的是,在消費支出逐步上漲的過程中,人們的消費觀念從過去追求單純的溫飽,向追求生活內容多樣化、高質量的方向提升,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歐美已開發國家上百年的消費升級過程。
尤其是2000年後,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開始快速增長。從2000年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到2018年占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的33%。並且,從2012年起,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社會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也就是說,中國的產品生產結構和總量,並沒有伴隨著人民群眾需求層次的提升和生活質量要求的變化而迅速改變,而這種供求缺口就形成了對廣大海外優質商品的「中國購買力」。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大陸遊客境外消費總額占全球旅遊總消費額的20.9%,排名世界第一,其中約有一半用於購物。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前段時間做了一期節目,是有關上海開市客(Costco)開業被瘋搶的內容。據說,中國消費者的熱情程度及強大的消費能力令開市客(Costco)吃驚,也令全球吃驚。
再次證明了,在國家大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消費市場有巨大的潛力,由此激發的經濟活力,將推動中國向更前端的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