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IP不商業,商業地產如何玩轉IP?

2019-11-04   飆馬商業地產

在品牌同質化、體驗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很多商業會引進成熟IP來提高自己的品牌辯識度及人氣,IP不一定直接帶來利潤的快速增長,但缺乏IP做內容支撐的商業將很難脫穎而出。

前IP與市場業態的組合形式上比較單一,使得大部分IP並沒有發揮應有功能。那麼IP該如何的與商業結合,達到最大效果呢?

IP≠「吉祥物」

「當你把顧客看成消費者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他的錢,而沒有注意到他是一個人。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這是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對服務意義的解讀,從而讓「誠品」逐步積澱出深遠的價值觀和精神理念影響力,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人們對閱讀、生活乃至自己看法」的文化IP。

因此,我們必須明確,IP的本質是連接,IP的核心是顧客,IP的成功基礎是「粉絲經濟」,IP必須形成從創作到運營的完整鏈條,並且在每一個環節都要「緊盯」顧客的深層需求。因此,只有當原創IP在藝術美感、精神價值、運營功能等方面達到更高層次的標準,才能跨過空間阻隔、突破時間限制,實現流量吸附功能、完成品牌價值輸出。否則,它只能稱為「曇花一現」的「吉祥物」。

IP基礎:視覺感染力會自帶流量

可識別,無疑是IP的底層基礎。特別是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第一眼顏值」可能就決定了你是獲得消費者「點贊」,還是「整段垮掉」。更何況,IP玩的就是「衍生價值」,IP形象設計的成敗對後續的衍生開發和口碑創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縱觀目前一些新生的IP,視覺形象幾乎無二地選擇了「卡通動物」,且設計粗糙,顏值幼稚,表情千篇一律,往好的說是「無公害無特色」,嚴苛點將就是「可有可無」。

你失去了視覺感染力,失去了獨特性,失去了存在感,還談什麼流量轉化,目標用戶在第一眼就可能已經將你忽略掉,在這個眼球經濟的時代,沒有特色就註定失敗。

IP靈魂:情緒共鳴力孕育出生命力

從滿足於溫飽、追求高品質到如今渴望內心感動,對於如今消費者而言,商業魅力無關乎名稱所代表的地位、層級,而更在於品牌、IP呈現的內涵與靈魂,在於其蘊含的影響力。唯有對個體精神追求洞察能力強、更擅於情緒表達的內容,才能「撩撥」人心。

如果原創IP只有形象露出,沒有與人在情緒、心理、精神層面的共鳴,最終只能稱為項目官方的一種「自娛自樂」。

因為有情感,所以消費者才會產生親切感、親密感、認同感,因為這種情感能真實呼應並喚醒人們的情緒,所以消費者才會與之互動、交流,具有忠誠度,達成口碑價值。成為能與人「共情」的「情緒體」,才是IP未來是否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

IP玩法:商業生態可塑性決定影響力

引人關注、與人共情,能夠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和心情,便令原創IP具有了明顯的「IP衍生價值」基礎。而當原創IP創造出完整的商業生態,自帶數以萬種計可能性,更大大拓寬了未來的「衍生玩法」。

簡單想像一下,基於各種線上平台,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基於原創IP設定定製獨一無二的專屬形象,這種玩法無疑更具有親和力。而未來隨著更多新科技手段融入日常生活,這些專屬形象可以直接被「列印」出來,出現在消費者生活中每一個被需要的地方,進一步將IP的形象力延伸到現實生活當中。

同時,基於各種社交媒體,消費者隨時隨地可以跟喜愛的IP形象互動,也可以通過IP形象和其他人互動。甚至於,人們可以藉助IP形象這一載體,共同創造城市級現象,成為整個城市展示某種價值精神的窗口。

文章來源:中設商業科技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