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血壓管理策略丨專家視角

2019-07-24     醫脈通神經科

導讀

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高血壓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有效控制血壓,可減少卒中的發生和復發。在2019年6月舉辦的中國慢病管理大會上,來自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的馬銳華教授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血壓管理策略」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報告。

醫脈通整理報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缺血性卒中患者降壓治療的必要性

高血壓管理與腦卒中的二級預防關係密切。PATS、PROGRESS等多項研究證實,對卒中患者進行降壓治療,可顯著減少卒中的復發和血管事件的發生。

JNC8高血壓指南、2018ESH高血壓指南等國際最新指南也強調,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達到並維持血壓目標值,降壓藥物帶來的獲益主要是血壓降低本身。因此,對於缺血性卒中患者進行降壓治療很有必要。

降壓的目標值

1. 有卒中病史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一般為140/90mmHg

2018年ESH高血壓指南推薦:急性缺血卒中後>3天仍有高血壓≥140/90mmHg的穩定患者,應當考慮啟動或重新啟用降壓藥物;

2104年中國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推薦: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率70%-99%)導致的缺血性卒中,推薦血壓<140/90mmHg;

美國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推薦:數天後未經治療時血壓≥140/90mmHg時應啟動降壓治療。

2. 美國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2014指南關於高血壓的主要推薦(修訂後)意見

既往未接受降壓治療,發病後數日Bp持續≥140/90mmHg,應啟動降壓(I,B);Bp<140/90mmHg者,降壓獲益不明確(IIb,C);

既往高血壓並接受降壓治療者,為預防卒中復發和其他血管事件,應在數日後恢復降壓治療(I,A);

降壓目標值尚不明確,應個體化,但一般可將血壓控制<140/90mmHg(IIa,B)。近期腔隙性卒中者,SBP控制在130mmHg可能是最合理的(IIb,B);

顱內大動脈狹窄(50%-99%)導致的卒中或TIA患者,推薦SBP<140/90mmHg和高強度他汀治療(I,B)。

3. 相關研究

卒中二級預防PROGRESS研究發現,不同血壓水平從降壓治療中的獲益不同(圖1);

圖1 不同血壓水平從降壓治療中的獲益分布

一項發表於Stroke雜誌的研究,分析了3個研究中的8328例患者,得出腦卒中患者頸動脈狹窄與血壓水平之間的關係(圖2);

圖2 腦卒中患者頸動脈狹窄與血壓水平

SPS3研究探索了腔隙性梗死患者的降壓目標值。該研究入組了3020例既往半年內發生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標準降壓組(130-149mmHg)和強化降壓組(<130mmHg),研究主要重點為卒中復發,次要終點為主要血管時間、認知減退和死亡。研究平均隨訪3.7年。結果顯示,低目標值血壓(SBP<130mmHg)減少卒中復發率達19%,顯著減少了63%的出血性卒中風險。

何時啟動降壓?

1. 急性期VS慢性期降壓指南推薦差異巨大

1)2014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推薦:

缺血性腦卒中後24h內血壓升高的患者應謹慎處理。應先處理緊張焦慮、疼痛、噁心嘔吐及顱內壓增高等情況;

血壓持續升高,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10mmHg,或伴有嚴重心功能不全、主動脈夾層、高血壓腦病的患者,可予降壓治療,並嚴密觀察血壓變化。可選用靜脈藥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壓急劇下降的藥物。

2)2014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推薦:

既往未接受降壓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發病數天後如果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應啟動降壓治療;既往有高血壓病史且長期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沒有絕對禁忌,發病後數天應重新啟動降壓治療;

降壓治療減少腦卒中發病風險的獲益主要來自於降壓本身。應全面考慮藥物、腦卒中的特點和患者三方面因素。

2. 卒中患者急性期降壓

1)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壓特點

約7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壓升高,原因主要包括:疼痛、噁心嘔吐、顱內壓升高、意識模糊、焦慮、腦卒中後應激狀態及病前存在高血壓等;

多數患者在腦卒中後24h內血壓自發降低。

2)相關研究

最大規模的國際雙盲隨機對照研究——SCAST研究,對如何合理地處理卒中急性期的高血壓進行了探討。該研究入選了來自9個北歐國家146家醫療中心的2029例受試者,隨機分為坎地沙坦組(1000例)和安慰劑組(1004例),研究終點為6個月內發生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和6個月時的腦功能結局。研究最終發現,伴高血壓的急性卒中患者應用坎地沙坦降壓治療可能不能獲益,甚至可能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一項薈萃分析納入了2014年5月前26項臨床研究,共計17011名(8497名陽性藥物治療和8514名安慰劑/對照組藥物治療)卒中急性期患者,討論急性期血壓干預的臨床療效。降壓一級中終點為每個臨床研究結束時(卒中發生至少1個月後)的復合死亡或致殘/依賴性。干預時間分為:極急性期(≤4h)及入院前,超急性期(≤6h)及院中,急性期(≤48h)和亞急性期(≤168h)。結果發現,急性期降壓並不能改善預後。

INWEST研究、SCAST研究及VENTURE研究分別證實大幅降壓、適度降壓及輕度降壓都可能不存在獲益。也就是說,急性期不宜積極降壓。

3. 二級預防降壓治療何時啟動?

平衡急性期降壓的風險和二級預防降壓的獲益:把握降壓時機是關鍵(圖3)。

圖3 從指南變遷看降壓治療啟動時機

1)相關研究(圖4)

圖4 臨床研究涉及降壓的時間節點

INWEST研究是一項納入2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IS)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對IS患者24h內進行積極降壓,其神經功能和日常功能無獲益,高劑量降壓風險更高;

SCAST研究是一項納入2029例急性卒中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該研究發現,對卒中患者30h內謹慎降壓,復合血管事件和功能性結局不存在獲益;

VENTURE研究是一項納入393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多中心、前瞻、隨機、開放標籤、盲法終點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對IS患者在24-48h內進行小幅降壓,死亡/依賴性、復合血管事件等都不存在獲益;

CATIS研究是一項納入4071例48h發病未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單盲、盲法終點的隨機試驗。該研究發現,IS患者24-48h降壓可能減少3個月時的全因死亡及嚴重殘疾風險;

ENOS研究是一項納入4011例發病48h內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伴血壓升高的患者的隨機、單盲、盲法終點、部分析因、隨機對照試驗。該研究結果顯示,卒中患者6h內降壓可能改善90天功能性結局;

PROGRESS研究是一項納入6105名卒中/TIA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該研究發現,平均8個月啟動降壓治療,可顯著減少卒中復發及嚴重血管事件的發生;

ENOS研究和SCAST研究共同指出:IS及ICH患者6h內降壓可改善90天時的功能性結局,謹慎降壓可減少6個月後的復合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2)二級預防開始時間節點(圖5)

圖5 二級預防開始時間節點存在分歧

晚於24/48h可啟動降壓

二級預防降壓不應早於24h,24-48h間降壓仍可能存在風險;6-24h內積極或謹慎降壓均可能不存在獲益,需儘量避免。

不同研究間24-48h降壓效果存在差異,但二級預防陽性研究均不早於4w。2d-4w間的降壓治療仍需更多臨床證據支持,但當血液動力學特徵較為穩定時,建議可及早啟動降壓。

一些特殊人群可能需要儘早啟動降壓治療(表1)

表1 溶栓劑血壓過高患者:指南推薦的及早干預人群

CATIS研究和ENOS研究均顯示,重症患者較早啟動二級預防降壓治療可能存在獲益。

4. 急性期的降壓藥物選擇

推薦使用:需要時可選用靜脈藥物(如拉貝洛爾、尼卡地平等),並嚴密觀察血壓變化;

謹慎使用:缺血性腦卒中後24h內血壓升高的患者應謹慎處理,避免使用引起血壓急劇下降的藥物。

5. 二級預防的血壓管理:應基於高血壓治療的常規降壓藥物進行選擇

1)利尿劑:AHA/ASA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推薦的降壓藥物

基於PATS和PROGRESS研究,利尿劑是唯一具有大規模卒中二級預防臨床證據的降壓藥物。另外,2014AHA/ASA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推薦,現有的數據提示利尿劑以及利尿劑與ACEI合用是有用的(I,A)。

2)卒中預防中,個別藥物可能存在額外獲益

ARB類:可對抗大動脈粥樣硬化,逆轉IMT(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減少金屬蛋白酶表達,抑制纖維帽降解穩定斑塊;

CCB類:可降低氧化LDL水平,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組織,抑制高血壓患者的丙二醛產生。

3)一項納入1995-2002年間42項臨床研究共計192478名患者的薈萃分析,通過嚴重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評價使用低劑量利尿劑(D)、β受體阻滯劑(B-B)、ACEI、CCB、ARB和α受體阻滯劑(A-B)一線降壓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發現,常規降壓藥物使用均可降低卒中風險,ARB、CCB和利尿劑呈現相對更強的作用。

小結

急性期降壓和二級預防降壓存在不同的結局,為了平衡急性期降壓的風險和二級預防降壓的獲益,把握降壓時機尤為重要:

(1)6小時內積極降壓可能存在一定獲益;

(2)6-24小時間降壓可能不存在獲益,需避免這一時間降壓;

(3) 24-48小時間降壓,不同研究存在分歧;

(4)48小時-4周內降壓仍需更多臨床研究數據,當患者狀況穩定時,尤其是在48小時後,可考慮儘早啟動降壓;

(5)4周後降壓存在獲益,可強化降壓至目標值140/90mmHg。

急性期及二級預防的藥物選擇存在差異。與急性期不同,除直接來源於降壓的獲益外,不同的作用機制可能帶來額外獲益。利尿劑、ARB、CCB等常規降壓藥物均可用於卒中二級預防的血壓管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NFNMGwB8g2yegNDpN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