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需要搞嘻哈綜藝嗎?
從《有嘻哈》到《新說唱》,說唱題材類綜藝在國內一躍成為甲級綜藝。
而韓國也有《show me the money》、《高等rapper》這類傳統嘻哈綜藝。
就連泰國都有魔改泰版《show me the money》。
嘻哈作為題材,某種意義上很好的和綜藝產生了化學反應。
而在人均rapper,黑人眾多的美利堅,似乎並不熱衷於這類嘻哈綜藝。
老美們更喜歡到夜店,到巡演去享受rapper們帶來的現場狂歡派對。
坐在電視前抱著玉米片看嘻哈綜藝,肯定沒法讓這幫愛燥起來的老美感到滿足。
但出乎意料的是,最近美國Netflix打造了一檔全新的hiphop節目《Rhythm+Flow》。
節目的前期宣傳造勢做的很到位,吸引了各方關注,在中國更被戲稱為《美國有嘻哈》。
這兩天網上也陸續流出了資源,果醬君抽空欣賞了一下這檔綜藝。
一口氣看完四期後,果醬君想說,
誰說老美不需要嘻哈綜藝,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離不開嘻哈綜藝!
在這檔綜藝推出前為什麼說美國並不需要嘻哈綜藝?
這也不難想,畢竟美國是嘻哈文化的誕生地,向來嘻哈氛圍濃郁,人才輩出。
嘻哈文化在美國的認可度和普及度很高,對於老美來說根本不需要用這樣的綜藝來達到文化推廣的目的。
從紐約布朗克斯區誕生至今,嘻哈早已是美國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2PAC、Biggie、JAY-Z、Snoop dogg、Dr.Dre、Eminem等等大佬早已為美國的嘻哈圈子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有這些傳奇人物的影響力在,嘻哈在美國樂壇絕對擁有一席之地。
除了這些大佬級人物,近年來各種新生代也同樣在快速成長,逐漸扛起大旗。
Travis scott、A$AP Rocky、Migos、Drake等等都是引領著青少年嘻哈方向的傑出rapper。
從oldschool到Trap、Melodic等風格多樣的全新說唱形式,他們抓過了接力棒,為嘻哈圈不斷注入活力。
無論是從過去還是到現在,嘻哈文化在美國一直不缺乏人才,不缺乏引領之人。
除了人才這方面的充盈以外,不得不提老美最貼近HIPHOP的社區生活。
嘻哈本就是從美國的貧民社區走出,因此普通美國人的社區生活方式就貼近我們常說的「街頭」。
生長在這樣的環境,周遭的人都能理解這樣的街頭嘻哈文化,玩嘻哈不會是他人眼裡的「另類」。
美國嘻哈文化生長的沃土十分優良,這為文化的持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盡情的玩嘻哈,他們不存在在國內普遍理解的「Underground」。
民間大神一抓就一大把,每一個人對嘻哈都有屬於自己的理解,上綜藝如何去評判孰優孰劣?
因此,無論是標杆人物的引領,還是生長環境的優質,美國確實不需要一檔嘻哈綜藝來達到文化輻射的目的。
既然美國的嘻哈文化發展如此鼎盛,為什麼這檔節目出來後又會說美國需要嘻哈綜藝?
雖說嘻哈文化生長環境優質,人才輩出,
但許多以音樂為生的rapper正是因為人才的飽和而缺乏上升通道。
而《美國有嘻哈》無疑為這些素人提供了相應的上升渠道以及呈現舞台。
此次節目也邀請了T.I.、Cardi B、Chance the rapper作為三位評審導師。
這三位中既有OG也有後起之秀,評審的配置還是十分合理的。
號稱「南岸說唱之王」的T.I.,南部說唱的代表人物,是真正的傳奇OG。
01年就開始玩說唱,07年的《What you know》直接斬獲格萊美「最佳說唱歌手」獎。
紐約說唱皇帝Nas曾說過T.I.是歷史上最偉大的rapper之一。
而Cardi B卡姐,2017年一首單曲《Bodak Yellow》爆紅,隨後一炮走紅,斬獲格萊美獎。
作為一名在紐約布朗克斯區長大的女孩,是個地地道道的「嘻哈人」。
毫無疑問,在如今的女Rapper里卡姐的實力和流量都沒得說。
鬼才Chance the rapper,福音說唱代表。
12年被《Complex》選為「十大最值關注的芝加哥說唱新人」之一,17年斬獲格萊美獎7個獎項提名,獲最佳新人獎,最佳說唱歌手獎。
無論是歌詞的內容還是音樂性方面,CTR極富個人特色,在他的歌里有人情冷暖。
這三位評審絕對能夠多維度的評判一名選手是否有資格作為一名說唱巨星而成長,
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告訴rapper們做的東西到底是好是壞。
嘻哈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日趨增長,受到了各國青年的喜愛。
拿我們國內的《有嘻哈》、《新說唱》來作對比,《美國有嘻哈》
在細節上體現了更多屬於嘻哈的真實態度。
在節目裡沒有消音沒有改詞,他們尊重rapper們歌詞的完整性。
在選手呈現作品過程中有不少「髒話」亦或是敏感詞彙。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別直接的歌詞內容,更能戳到觀眾們的嗨點。
這幫真正混跡街頭社區的rapper,在用詞傳達內容方面都有自己的習慣。
他們的生活環境是真正的街頭,因此他們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作品呈現,單純的只是想表達他們的態度。
前幾期的海選環節中他們所選擇的場地都是真正的「夜店俱樂部」。
這些地方都是平日裡rapper們能夠觸碰到的舞台,也就是「livehouse」。
Livehouse上大家更像是一場派對狂歡,每一個人都盡情的沉浸在濃郁的嘻哈氛圍之中,不會有太濃郁的選秀感。
節目組也別出心裁的設置了「嘉賓評審」,第一期更是直接邀請到了Snoop dogg,賺足了大眾的關注度。
節目上評審們一方面作出專業評價的同時,也體現了美國rapper們最真實的態度。
遇到喜歡的rapper就跟著一起嗨,遇到不喜歡的會直言「Fuck off」!
狗爺還是你狗爺,上了節目還是那副「神棍」樣。
小抿一口酒水,再猛嘬一口煙,說出的永遠是最「貼心」的話語。
跟著選手作品一起搖,喜歡的rapper絕不吝嗇讚美之詞。
美國自然知道嘻哈文化在全球的大火,老美對於流行文化的嗅覺很強,作為嘻哈誕生地的美國需要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OG。
哥們玩的就是最純真最真實的HIPHOP,這檔綜藝無疑是打了一個樣,體現真正的專業。
這檔綜藝與咱們國內的嘻哈綜藝相比就有許多不一樣的爆點。
無論是flow也好,還是歌詞內容也好,亦或是舞台渲染方面美國的rapper都有完全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後期還有battle環節,到那個時候,高壓賽制下這幫rapper的血性應該都會被激發出來
,看過《8英里》的都知道,老美的Battle才是最炸的!
最後果醬君想說,隨著品味審美的不斷更新,青年文化會成為最前線的文化。
如今能夠抓住青年文化的方向,那就意味著摸清了大方向跟上了潮流的步伐。
嘻哈文化的影響力已經不言而喻,老美的《美國有嘻哈》既是為了賺錢,同樣也有鞏固文化地位的意思。
嘻哈文化在國內發展的時間短是硬傷,而這也造就了許多對於嘻哈文化還一知半解的群體。
不期待國內的嘻哈綜藝會借鑑《美國有嘻哈》,畢竟國家環境不同,他們那套並不適用咱們。
但對於加深嘻哈文化的認真和了解,這檔綜藝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