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醫堂:大家最不願做的體檢項目,原來那麼重要!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標題:武漢國醫堂:大家最不願做的體檢項目,原來那麼重要!很多人都不知道

體檢中的門道,你真的摸得清嗎?

如果問,體檢中最不願意檢查的項目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肛門指檢,其次就是糞便。

事實上,這兩項也是體檢中最容易被棄檢的兩項。

很多人不知道,肛門指檢,小小的「長驅直入」,是直腸癌的初篩。

由於害羞和怕麻煩

很多人放棄肛門指檢和糞便檢查

肛門指檢和糞便檢查,有多不受待見?

用數據來說明。在省人民醫院體檢的人數中,這兩項的棄檢率已經達到30%。

「像肛門指檢,我們一般以為女孩子比較抗拒,沒想到棄檢的人中有六七成是年輕男子。」國際保健中心主任宋震亞說,棄檢的原因大多是害羞、難受。

俞姑娘今年剛工作,入職體檢時,看到醫生套著手套,問了一句:「要肛檢嗎?」

「我當時愣了一下,趕緊搖搖頭拒絕了。」俞姑娘很不好意思,「那麼私密的地方,實在不好意思讓一個陌生人看到,更何況還要……」在她看來,這都有點難以啟齒。

至於留糞便,很多人表示太麻煩。「年紀輕輕,上廁所很正常也很規律,不會有大問題的。」小朱說出了不少人棄檢的心聲。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直腸癌可通過肛門指檢診斷

前列腺的變化也能摸出來

先來說說肛門指檢有多重要。

「肛門指檢是篩查肛腸疾病最基本、有效的手段,有60%的直腸癌是可以通過它檢查出來的。」省人民醫院肛腸外科主任屠世良說。

簡單點說,在肛門指檢中,醫生的手指會伸進肛門5厘米左右,超過70%的中國患者的直腸癌都很低位,距離肛門很近,所以無論是腫瘤還是息肉,都可以摸出來。

屠世良說,一期直腸癌5年後的生存率高達97%,二期生存率也有70%,三期只剩下45%。所以說,早發現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肛門指檢還能檢查前列腺。「手指經肛門觸摸前列腺,是否增大,質地是否改變等等,可以了解前列腺有無病變。」宋震亞解釋。曾經就有一名20多歲的小伙子,通過肛門指檢發現前列腺又大又硬,最後竟然是非常罕見的惡性腫瘤。

除此之外,通過檢查還能診斷出內痔、直腸脫垂、肛門失禁、肛管直腸瘺、肛裂等。由此可見,肛門指檢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檢查。

糞便檢驗同樣重要。大便常規是臨床三大常規之一,主要包括大便顏色、形態、細胞、潛血,對消化系統疾病、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腸癌發病率和年輕化在上升

和高蛋白飲食、久坐有關

據統計,近10年,我國腸癌的發病率以每年4.5%的速度上升,且發病年齡集中在45-55歲這個階段,比國外提早了10年。

「在我國,經濟條件越好的地方,腸癌的發病率越高。」胃腸肛外科副主任張健說。

這是因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都市人往往攝入了過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又缺少運動,為腸癌的發生提供了「溫床」。

專家們都表示,目前,腸癌年輕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除了飲食,還和作息有關,經常熬夜,社會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都脫不了干係。

「久坐不動也會增加患結腸癌的發病風險。」張健提醒,「長期久坐,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會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同時,久坐者的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環大都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從而增加了患結腸癌的風險。」

奇怪的是,不少年輕人一旦確診為腸癌,大多屬於中晚期了。這是什麼原因?張健解釋,客觀上,在惡性腫瘤中一般年齡越小,腫瘤的惡性程度就越大而轉移就越快,對手術、化療、放療效果差。主觀上,就是對自身的不適容易忽視,大便出現問題還以為是普通的痔瘡,在體檢中放棄有關的檢查。

大便出血、大便習慣改變

遇到這兩種情況要當心

張健說,腸癌中最常見的直腸癌,是有早期表現的。對照這些表現,很有必要到醫院做個肛門指檢。

一是大便出血,血液呈鮮紅或暗紅色,常混有黏液或膿。

二是大便習慣的改變。由於癌腫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期內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或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隨著病程發展、病灶增大,癌腫可阻塞直腸出口,引起便秘、大便變細、大便變形以及腹脹等症狀。

專家們紛紛表示,體檢中的肛門指檢和糞便檢查千萬不能忽視,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一些有腸癌家族史的市民,更需定期做腸鏡。

在日常飲食中,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預防腸癌的重要方法。儘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敗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多吃些魚、禽、低脂奶製品,煮、蒸食物為主。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比如山芋、紅薯、玉米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短,利於腸道毒素的排出。

同時,還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增加運動量,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戒煙戒酒,控制體重。

不要因為體檢時害羞、怕麻煩而放棄了肛門指檢和糞便檢查。要對身體負責!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