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app深似海,一個接著一個來。
最近魚爸關注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研究室聯合《南方周末》發布了關於在線教育的一份白皮書。
調研數據顯示,作業幫、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猿輔導、洋蔥數學在學生/家長的市場認可度高,構成教育的第一梯隊。
而在線數學這一塊,洋蔥數學更是占了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洋蔥數學已經改名為洋蔥學院,開始往綜合網校方面轉型。
說到洋蔥數學,可能初中階段的家長對這款app(網站)更為熟悉,而小學階段的家長大多未曾聽說。魚爸堅信,任何一家機構都有一定的優劣勢,所以看這份報告,我還是有些好奇的。
好奇洋蔥學院到底是怎麼發展上來的?好奇它究竟有何魔力,課程有何特色和不足?
那今天,魚爸就帶大家好好研究一下洋蔥學院這家機構,扒一扒它的優劣勢!
洋蔥數學創建於2013,就在2019年12月,改名為洋蔥學院。
它的課程一開始就和學而思、猿輔導之類的學科輔導課程不一樣,沒有真人老師授課,全部以錄播課的形式,每節課平均5-8分鐘精講一個知識點或思維點,課程較輕量化。
叫洋蔥數學時,它的課程還主要是中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現在洋蔥學院官方宣傳已經上線了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全學科課程。
但其實,魚爸查看app和官網後發現,小學和高中階段目前只有數學這一門學科的輔導課程,初中課程比較全面,涵蓋語數物化這四門。
不過,無論哪個階段,尚沒有看到英語這門課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全學科課程目前還未實現,洋蔥學院app內的大部分課程還在開發階段。
而從融資情況看,洋蔥學院,今年剛拿到一筆新的融資,預計後期上線的課程不會太差,魚爸也會繼續跟進它後面上線的課程,有需要的家長可以持續關注我
今天,我們就主要測一測小學階段的數學課。(想知道別的app課程內容?機構套路?可以頭條留言咨或者私信和我聊聊)
洋蔥學院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根據選擇的教材不同,顯示的課程結果也不同。
app內雖顯示有5種教材可選,分別是:人教版、北師大版、蘇科版、青島版、通用版。
但其實落實到課程中,只有人教版、北師大版、蘇科版這三種。人教版課程從3年級上冊開始到6年級下冊結束,北師大版和蘇科版從4年級上冊開始到6年級下冊結束。
詢問客服得出的結果
因為課程以單個知識點為一節課的內容,所以根據教材含有的重難知識點數量的不同,每個級別的課時數也不一樣。比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程有64節,而青島版三年級上冊有40節(現在青島版課程還未上線)。
這樣的課程安排方便家長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程輔導,同時課程本身一節課只學習、講解一個知識點,每個視頻只有5-8分鐘,孩子學起來比較有針對性。
不過魚爸也要多說一句,這對機構來說,課程的成本也比較低。(一沒真人老師,二課程時長短。)
再看app內的購課信息,有兩種課可選,一是寒假系統班,二是春季系統課。(截止發稿前不久,寒假班已經滿員了,app現在只有春季系統課的購買入口)
寒假系統班走的是學而思49元雙周課,猿輔導49元14節課一樣的路線,但它的寒假課課程有效期很短,開課後2個月就過期不能再看回放了。
寒假班現在已經暫停招生了,所以魚爸就直接談談它的春季系統課。
適合人群:人教版三至六年級/北師大版四至六年級/蘇教版四至六年級
課程有效期:開課後全部解鎖,開課後1年過期
退費:開課前無理由全額退款,開課後不予退款
調班:若選錯版本或年級,聯繫課程輔導班主任更換班級
開課時間:三年級—五年級2月10號 | 六年級1月10
視頻時長:5分鐘左右
學習流程:視頻(知識點講解)+練習+單元測試
配套教輔資料:春季系統班練習冊
(信息太多記不住?建議轉發收藏哦!)
通過查看春季系統班的課程大綱,魚爸發現,它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同步學校教材知識點。如下圖5年級下冊的課程內容:
左為洋蔥數學5年級春季課程大綱
右為人教版教材5年級下冊教學內容
通過對比,我們得知春季系統班的課程涵蓋了五年級下冊所有的知識點和題型,學習難度緊跟校內課程。學期中會穿插一節期中複習直播課,期末也有一節複習課。這樣的課程安排很實在,就是純學科輔導的課程。
綜合來看,很多家長對洋蔥數學有好感不排除有這兩點原因,一是教學內容確實迎合了大部分家長和孩子的應試需求。課程內容不複雜,同步學校教材,一個知識點一節課,學起來針對性強。
二是有低價這一「令人心動」的因素在。
但,真實教學效果如何?後期跟進服務又如何?處在門外的家長並不是很了解!
魚爸在別的平台查詢家長對洋蔥數學的反饋時,了解到很多家長在洋蔥數學和天天練這兩個產品之間猶豫不決,不知道選哪個好。
眾所周知,天天練就是帶孩子做題的產品,那洋蔥數學的教學方式也和天天練一樣嗎?
為解答這個問題,魚爸去試聽了一番。
魚爸試聽的是三年級上冊的講解長方形周長的一節課,體驗完一節課,大概梳理出它的教學流程是:
場景引入——知識點探索講解環節——隨堂練習——課堂總結。
場景引入
這4個環節,引入部分是吸引孩子進入課程的環節,重點知識輸入環節就是第二部分的講解內容,隨堂練習是鞏固輸出,課堂總結是回顧複習。
利用怎麼保護小羊這個問題引入課程內容,到了知識點講解環節,引導孩子思考,長方形的周長怎麼計算。
在講解過程中,先引導孩子得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為——長方形周長=長+寬+長+寬,再接著引導孩子觀察長方形的特徵,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得出新的簡便省時的計算方法——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再引導孩子得出一個更為簡單的計算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通過這三步,讓孩子掌握周長的計算公式。
知識講解環節
綜合看,洋蔥數學的課程講解知識點透徹,教授知識點不是一味的灌輸,而是循循善誘引導孩子掌握。
在隨堂檢測鞏固複習,課後還有練習題冊,家長可以監督孩子完成。
隨堂練習
但其實考慮實際教學效果,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說練習,存在互動設計的bug
隨堂練習里的練習環節總共有三道題,第一道題是概念的考察,不涉及計算,但是app互動設計的有一定問題,讓孩子選擇正確的答案,卻沒有選項,需要點擊「請選擇答案」才會展現出選項(個別題會存在這種現象)。
操作上多此一舉,令人琢磨。
2、練習的方式未必適合所有孩子
練習題提交答案後可以看到文字版解析,但如果做錯了不會跳到下個環節,會給孩子推送一道題型類似的題目,只有做對練習,這個環節才會跳過。
要說這種練習形式適合所有孩子嗎?我想未必。
有些孩子答題不對,並不是不懂知識點,而不知道怎麼運用。光看文字版的解析根本不理解,需要有老師講解,教孩子怎麼運用,講清楚解題思路。
有些孩子性情急躁,題目一直沒答對就一直不過關,長此以往,學習興趣難免下降。
3、考慮難度,內容偏基礎。
看課程內容的難度,一節課就講解一個知識點,本身知識密度不大,而且練習題都是一些經典的「母題」,本身難度也偏基礎。
一節課5-8分鐘就結束了,學習時間很短,這種課程形式其實也和天天練類似。只不過,洋蔥數學課程相對有趣些,結合動畫課教學,內容簡單讓孩子學起來心理負擔小。
通過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對洋蔥數學有一點了解了,這裡魚爸也給大家提供一些選課建議:
洋蔥學院小學階段的課程有限,目前的小學數學課,是同步小學教材走的。因為購課後,就可以解鎖全部課程,所以家長要考慮好,洋蔥數學課到底是讓孩子課前預習用,還是課後複習使用。
對於基礎不同的孩子來說,不管是學霸級別的娃還是基礎較差的娃,把洋蔥數學當作課前預習的學習資源都挺不錯,重在引導,了解新課內容。但要是用作複習課的話,適合基礎較差的孩子,充當課後練習庫。
這種循循善誘的課程對於學霸級別的娃來說有些浪費時間,且練習題比較基礎,不太適合用來拔高孩子的水平。
孩子三四年級是個小學階段的成績分水嶺,而數學也是小學階段考試科目里孩子比較怕的一門課,因此很多家長擔心娃的數學成績,擔心娃跟不上大部隊的步伐。
有焦慮感是好事,但也不可盲目選擇app來給孩子使用。洋蔥數學這類app的使用,也要考慮孩子的自學能力,適合自控力強的孩子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
如果孩子本身對數學不「感冒」,依賴於家長的嚴厲監督,那麼孩子使用洋蔥數學app和刷題機器沒什麼區別。
好啦,本期課程測評到這裡就結束了,洋蔥學院的數學課優劣勢大家已經了解了,那語文課呢?
最近魚爸發現很多家長思慮孩子的語文閱讀,有家長希望測測叫叫閱讀訓練營還是四五快讀,魚爸最近也在著手調研,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直接來找我要測評。
如果你對線上數學課、英語課或者大語文課有想法或有選課困惑,可以頭條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