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越高的人死時越痛苦?杜心五的身子縮小了20厘米,據說在散功

2022-02-08   耀眼生活

原標題:武功越高的人死時越痛苦?杜心五的身子縮小了20厘米,據說在散功

中華武術傳承千載,坊間也流傳著關於中國武術的各種各樣的傳說。近代中國由於國家長期處在西方列強的壓迫之下並嘲笑我們為東亞病夫。一些老一輩的武術家們深感在此危難之際便想要通過習武來提高中華民族的精氣神。

在此背景下,民國時期的中國各種武術團體紛紛走上歷史的舞台。北有天津國術館教授太極、形意、八卦、通臂等拳術、南有上海的精武體育會教授洪拳、迷蹤拳、蔡李佛、詠春等拳術。

同時一些新生的門派也在不斷地湧現;例如杜心五的自然門、王薌齋的大成拳。真真假假熱熱鬧鬧的形成了一個民國時期的中華武術圈。

其實民國時期由於國家對於尚武精神的提倡成了我國武術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後卻也是魚龍混雜。中國人萬事都講究一個傳承,於是大多門派都會為自己虛構一個起源。

同時又在武術中加入哲學思想作為指導,所以往往形成了武術、道術、醫術等多個領域雜糅不分的情況,因此也就有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傳說。

在民國的武術圈裡面也流傳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很多我們今天已經難以辨別真假。據說當時的無數的大師們在臨死的時候都會有著散功的現象,越是武功卓絕的一代宗師在臨死時的散功也就越是痛苦。那是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杜心五於董海川散功的神秘故事

當年自然門的創始人杜心五在四川徐矮師的教導下學得一身過硬的內外功夫。而後又多次戰勝日本武士,最後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保鏢。

自然門有很多傳說,相傳杜心五在跟隨徐矮師學藝的時候是以武入道,能夠在一口大鍋的鍋沿之上來去自如的行走還有說杜心五因為修得一身內力在臨終之時因為散工身體縮小了將近20厘米。說是一身內力來自於天地之間,而臨死之時要還於天地。

無獨有偶,在八卦門中也流傳著關於一代八卦掌大師董海川臨終散功的傳說。說是董海川當年臨終的時候歷時三天三夜痛苦不堪,待全身精氣散盡方才離世。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所謂散功的說法由來已久,但是這卻是一個傳說。

在清朝時期,由於朝廷對於習武之人的殘酷打壓許許多多的武林人士都遭到了清政府的屠殺。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說的就是這樣的一段抗擊清朝的暴政的故事。

但是真實的歷史上沒有七劍,習武之人在清兵入關之後便隱匿於民間。大多數的武林人士都是以非常隱晦的方法教授著徒弟。例如詠春拳當年就是在紅船上教授武藝,形意拳也是將槍術演化成為了徒手的拳術,為的就是能讓統治者感到無害。可是事情總有意外,依然有很多的武林人士死於清兵之手。

後來迫於清朝的強權,習武之人找到了新的求生之道。那就是將武術與宗教信仰結合,尋找一個寄託。一時間各種民間宗教孕育而生,結合最多的就是道教文化。

很多拳術就生拉活扯的研究出了一套養生的理論來,在結合道家修行的法門,也就為中國武術加上了一種神秘的色彩。

有了宗教的色彩之後,統治者相反由恨變成了愛。就楊氏太極拳為例,當時的清朝皇室以及官員學習楊氏太極拳者多達千人,可是太極拳卻是在經楊露禪的改進之後才號稱可以有強生健體的功效的,拳術理論更是照搬道教修行的秘法。

我們不可否認楊露禪以及楊露禪的兒子楊班候等人卻有真材實料,在技擊上面也是十分厲害的。但是楊露禪與自家的兒子所學之拳其實並沒這麼玄乎。當年楊露禪學拳陳家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陳氏太極。可是真實的陳家溝當時並沒有陳氏太極一說。

武林中人保命的一種的方法,演變到後來就成了規矩。真實的武林門派之間的弟子傳承也分為一般的徒弟和入室弟子的區別。對於入室弟子的教導其實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大道至簡。但是對外卻要神秘許多。

於是在這用神秘之中也就有了許多的傳說,再加上說書藝人們的藝術加工也就為中華武術加上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近代平江不肖生的小說裡面就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奇幻武功。人們更樂意聽到這樣的江湖故事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將武術的本來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於是各門各派也都紛紛的找尋著自己武藝的理論基礎,若是說不出一點玄妙的東西來好像不足以服眾。大凡傳世的拳術也都會在溯源上找到一個神話一般的緣起。通臂拳起源於孫斌觀白猿所創,太極拳乃張三丰的發明,形意拳是來自於武穆遺書。

凡此種種不能服眾的便就再加上一段關於當代武者的故事。前面說到的杜心五和董海川的散功就是這麼一回事。真實的武者並不是氣功家何來散功一說。

其實我們對於道教的氣功其實有很多的誤解,我們常常把氣功和炁混為一談。江湖上的氣功其實是一種表演的功夫,什麼銀槍刺喉、鋼釺穿腹、胸口碎大石。然而道家的養生炁氣功並不具備任何的攻擊性,而是純粹的一種養生之術。

中華武術是歷代的中華兒女在實踐中積累下來的實戰經驗。只是由於時代的原因在歷來的傳承中才加入了許多的神秘學說。當我們今天在看待這些言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知,否者悠悠眾口一定會讓中華武術遠離真實,最終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