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3月31日報道,天際汽車(長沙)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一則《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通知》稱,鑒於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停工政策。停工停產期間,員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數申報。但在第一個支付周期後,相關員工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直至公司恢復生產。在此期間,員工可自行尋找新的就業機會,並主動離職。
有媒體爆料,此次停工停產的崗位主要在工廠和銷售部門,其它部門目前沒有收到通知。另有疑似天際汽車員工稱,從年後至今已有2個多月沒發工資,後續情況還不知曉。車訊網就以上消息向天際汽車相關部門求證,但未得到回覆。
據了解,天際汽車創立於2015年,它的前身是樂視汽車旗下的電咖汽車。2018年,電咖汽車發布高端品牌天際汽車,隨後於2019年3月將公司名稱由「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首款量產車型天際ME7於2019年上海車展開啟預售,原計劃於同年啟動交付,但由於「各種不利因素」,推遲至2020年第一季度,隨後又再次推遲,最終於2020年9月正式上市,那時起,「資金不足」的疑雲就一直盤旋在天際汽車頭頂。在ME7不斷「跳票」之時,蔚來汽車迎來了第三款量產車型EC6、小鵬汽車也推出了第二款車P7。
2021年7月,天際汽車旗下第二款車型ME5上市,定位緊湊型SUV。從銷量上看,ME5雖然憑藉較低的定價換來來一定增量,但還遠不足以幫助天際汽車在市場中立足。
據乘聯會統計,2021年、2022年天際汽車年銷量分別為1778輛、5321輛,與其「挑戰4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2023年前2個月銷量則更低,僅售出186輛車,且均為ME5車型。
據悉,天際汽車分別在浙江紹興和湖南長沙建設了兩大工廠,設計年產能分別為18萬輛和6萬輛,並且還規劃了南寧、青島等多個生產基地。銷售網絡方面,天際汽車的終端銷售和服務網絡版圖已經開拓142個城市,銷售門店200餘家。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信息顯示,天際汽車近期正在推進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達7.5億元。天際汽車方面表示「具體方案正在洽談」。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造車新勢力經過優勝劣汰後,最後只能剩下少數幾家,這是正常現象,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充滿變化,融資難度加大,且單靠融資也難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