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腳發涼,走路疼痛,微創介入來幫你

原標題:腿腳發涼,走路疼痛,微創介入來幫你

夏日炎炎,稍微一動原本就是大汗淋漓的季節,可是70歲的聶大爺卻總是感覺小腿發涼,走路疼痛,檢查發現「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經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介入科蔣保華主任團隊治療,老人症狀消失,效果滿意。

大爺說,三年來,行走時間一長,雙腿就會感覺到疼痛,而且行走的路程也逐年縮短,最近走十幾步就要休息後才能再次行走,曾嘗試在家用熱水泡腳,足底按摩等都未見好轉,心急如焚下,經人介紹來到了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介入科就診。

介入科主任蔣保華經過詳細問診,了解到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又有數十年的吸煙史,結合目前的腿部症狀,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需要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了雙下肢動脈造影,檢查發現下肢動脈狹窄嚴重,更有長段動脈閉塞,這也是他下肢感覺到發涼疼痛的原因。經聶大爺和家人的同意,蔣主任給患者做了微創的介入手術治療。術中,對狹窄部分血管進行了球囊擴張,支架植入,動脈血流隨即恢復暢通。術後,聶大爺就感覺到腿腳變得暖和了,術後24小時下地走路腿腳也不疼了,聶大爺直呼神奇!

蔣主任介紹,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多發生於老年人,由於患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導致其下肢動脈逐漸閉塞,肢體慢性缺血。通俗的說就是供應下肢營養的動脈血管堵了,不通了,根據下肢動脈缺血缺氧的嚴重程度不同,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患者僅僅表現為下肢溫度降低,皮膚發涼;

第二期: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下肢進一步缺血缺氧,患者小腿肌肉會產生痙攣,出現間歇性跛行,就是走一段距離的路,就會覺得小腿疼痛不適,需要原地站立休息一下,才可以繼續行走。這個階段時間會較長,缺血越嚴重跛行距離越短;

第三期:患者會出現靜息痛,就是不走路的時候,腿腳也會痛,患者下肢缺血更為嚴重。患者往往因為疼痛導致徹夜難眠;

第四期:組織壞死期,出現組織潰瘍,長時間不癒合,壞疽形成,靜息痛也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痛苦萬分。

對於疾病治療,蔣主任指出:目前微創介入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通過導絲,導管,球囊,支架等介入器材,採用微創方式,經血管內途徑把閉塞的動脈再次打通,恢復患者遠端的血液供應,保證缺血部位的營養供給,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效果顯著等優點。如果患者病情延誤到上述的第四期,下肢動脈閉塞因範圍大而嚴重,完全沒有介入手術條件或手術十分困難,最終不得已只能截肢。

最後,蔣主任提醒大家,要想遠離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首先要戒煙,合理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加強運動,飲食要清淡,忌食油膩。一旦有下肢發涼,疼痛等不適,不要耽誤,及時就醫。(張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