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巴黎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大的運動員熊桂艷:「才48歲,我還可以打!」

2024-09-02     金羊網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柳卓楠報道:當地時間8月31日,南巴黎競技場,巴黎殘奧會桌球混合雙打比賽中,48歲的熊桂艷搭檔彭偉楠摘得混合雙打-XD17決賽銀牌。

這是熊桂艷的第三次殘奧會之旅,48歲的她成為本屆巴黎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

熊桂艷的桌球生涯是特別的。她曾是一名健全運動員,7歲開始練習桌球,13歲成為黑龍江省隊職業運動員,後因運動損傷嚴重,不得不選擇退役。2012年,36歲的熊桂艷作為殘疾人桌球運動員重回賽場。她多次參加國際比賽,曾在里約殘奧會奪得銀牌,在東京殘奧會獲得1銀1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48歲的她既是一名運動員,也是廣東省隊的教練員,培養出了黃文娟、潘嘉敏等殘奧會冠軍選手。

「才48歲,我還可以打!明年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我還要參加呢!」在採訪時,熊桂艷興奮地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說。

「我還要參加明年十五運」

本期《殘奧播客》,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獨家對話熊桂艷,講述她的桌球故事。

羊城晚報:第三次參加殘奧會,您的心情感受如何?

熊桂艷:這次其實比之前兩屆更冷靜和專注了,思想上更單純,把比賽打好就好了。可能跟我的教練身份也有關,經驗比較多,會更淡定一些,分析球會比之前更透徹。

羊城晚報:您之前是職業運動員,後來因傷病退役。沉寂10餘年後,又以殘疾人運動員身份再次回到賽場。是什麼原因讓您再次選擇了桌球?

熊桂艷:我之前一直在黑龍江省隊打比賽,打了差不多8年。其間有一次打比賽右腿受傷了,被診斷為硬化性骨髓炎。1997年左右,因為傷病比較嚴重,我選擇了退役休息。後來有10年左右,我找了工作上班。但我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桌球。我和以前黑龍江省隊的教練溝通,他們說我可以以殘疾人運動員的身份再打比賽,所以又走上這條路了。

其實從健全人運動員到殘疾人運動員,還是要有一個轉變、調整的過程。我記憶深刻的是一次全市的桌球比賽,我拖著那條病腿打贏了,那時心裡非常自豪和驕傲,我發現我還是很愛桌球的。人生可能就是要往自己喜歡的、特長的方向去發揮,這樣路可能會走得更順一些。所以在2012年我又回到了桌球賽場。2013年就進入了中國殘疾人桌球隊女隊。能代表國家去參加國際比賽,自己還是很開心的。

羊城晚報:您怎麼看待自己這兩段不同的桌球生涯,不同賽場的感受有什麼區別?

熊桂艷:其實體育精神都是一樣的,自立自強。但是體育運動對殘疾人的改變可能更大、激勵性更大。很多殘疾人的人生道路都比較窄,但體育運動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讓他們走出家門,看到外面的世界,甚至站上世界舞台。這是很勵志的,是一條可以堅持下去的人生道路。

羊城晚報:您既是教練員也是運動員,48歲了還堅持在一線打比賽,堅持的原因是什麼?

熊桂艷:桌球運動員年齡大的有很多。上一屆殘奧會,50多歲的運動員也有,但是這一屆他們都退役了,所以我就成了年齡最大的。但從桌球運動來說,相比體能,對技戰術的要求會更高,所以堅持打下來的人比較多。

我堅持下來的原因,還是因為喜歡吧,覺得自己各方面都還可以。作為教練員,需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潮流和水平是怎樣的,需要知道建設什麼樣的隊伍,所以出去比賽就能直接了解到。另一方面,教練能陪著隊員一起打,更能了解隊員的心理和想法,也會給隊員很多安慰,是心靈上的陪伴。所以,能打一年就堅持一年。

羊城晚報:有沒有想過除了桌球之外,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還想做些什麼?

熊桂艷:我現在基本上沒有想別的,都是桌球這些事兒。我還要參加明年十五運和殘特奧會比賽,以後就算自己不打了,也還要帶隊員去打各種比賽。這一輩子和桌球是分不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7a8eaa01b07ee298cb0876eeb179cf2.html







翁城日記 711

2024-11-05









翁城日記 709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