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被盤出包漿的《甄嬛傳》,11年後怎麼還那麼火?

2022-05-19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扯白||被盤出包漿的《甄嬛傳》,11年後怎麼還那麼火?

剛剛過去的5月17日,是什麼日子?

想必很多甄學家可以脫口而出吧?5月17日——是我們嬛嬛的生日啊!

甄嬛出生於陰曆四月十七,按陽曆的話,2022年5月17日就是甄嬛316歲生日了,祝熹妃娘娘生日快樂哈!

誰也沒想到最近風平浪靜的內娛,竟然會因為某個影視劇角色的生日而煥發了一絲喜慶和熱鬧。《甄嬛傳》獨播平台優酷專門發了微博慶賀嬛嬛生日。

與此同時,坐擁20萬大軍的豆瓣「後宮·甄嬛傳」小組更顯得誠意十足,為給嬛嬛慶生,開闢了一場專項考試,凡是通過考試者,可獲得果子狸驚喜兩件套「風箏」和「小像」掛件……

本二級甄學家進去答了答,嗯,難度中等偏上,答案在劇里都找得到,但要得滿分也是不易的,起碼需要三刷……

這倆題我會。

大家為了給嬛嬛慶生也是別出心裁了,有美食博主復刻了甄嬛送給眉姐姐最愛吃的「棗泥山藥糕」,共襄盛舉。

來源:豆瓣@ 一隻廢清~

嬛嬛此刻的心情be like:

是啊,誰也沒想到這部已經播出了11年的《甄嬛傳》,依然具有這麼強的生命力,至今還能被觀眾們談論許久,甚至頻頻上熱搜。

先是各個視頻平台上有許多博主熱衷於二次創作,但凡把《甄嬛傳》里的台詞、細節拎出來做一做,或是淺淺開個腦洞、編段鬼畜,都有不錯的觀看量,評論區大家對《甄嬛傳》的各種台詞也是耳熟能詳。

除去娛樂搞笑向的內容,也有很多博主在認認真真講劇情、做分析,不放過每一個蛛絲馬跡。政治鬥爭也好,後宮美食也好,美妝專題也好,心理培訓班也好,各種甄學小課堂開得那叫一個此起彼伏,專業細分到讓你驚掉下巴。

連最近最火的MbtiI16型人格的分析都出來了,就問還有誰能比得過《甄嬛傳》與時俱進……

都說《甄嬛傳》已被盤出了包漿,群眾們不是拿著放大鏡了,而是拿著顯微鏡去看劇,此言不虛,導演鄭曉龍此刻的心情be like:

熱鬧歸熱鬧,有一點是實打實的,那就是《甄嬛傳》的確是一部又有口碑又非常賺錢的劇集,至今仍然為製作方花兒影視帶來了每年上千萬的收入,播出平台優酷也因此沾光。

有人說「買下了《甄嬛傳》版權,可保優酷一世榮華富貴」。現在在優酷,只有前五集可以免費觀看,後面都要充會員,在彈幕里也有不少人表示「為了看甄嬛充了會員」。

想不到吧,賈老闆跑掉的樂視網還存在著,並且靠《甄嬛傳》還有收益,不得不說好劇救所有

劇好,演員也與有榮焉。

《甄嬛傳》開播十周年的時候,劇里的大部分演員都發了微博以表懷念。

孫儷回憶了當年播出後就懷孕生子的往事:

扮演安陵容的陶昕然還認認真真寫了一篇小作文送給安陵容:

皇后蔡少芬則很會玩梗,彈了大橘貓一個腦瓜崩,表示「皇后報仇,十年未晚」。

十多年之後再回看,不得不承認《甄嬛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歲月流逝之後它的魅力竟然沒有半分損減。

這不僅僅是幸運,更代表實力,也意味著天時地利人和的集中加持。

甄嬛著名景區一覽

《甄嬛傳》的優勢之處在於,它不僅有波瀾壯闊的大場面,每每觀之讓人屏氣凝神心潮澎湃,也有很多小橋流水的細枝末節,小到宮女的一個眼神,皇上的一句台詞,都可以引人玩味。

大場面,承擔著「爽劇」的任務。小細節,則提升質感。

76集裡,讓人血脈噴張的大場面的確不少,這其中縱然有劇情的加持,跌宕起伏峰迴路轉,但更重要的是演員的演技。

這些所謂的「重場戲」,幾乎都靠著演員精湛的演技才能駕馭,劇中幾個重要人物,皇上,甄嬛,華妃,皇后,全都是好演員,撐得起場子。

咱們可以粗略地先復盤一下《甄嬛傳》的經典瞬間,讓沒時間重溫劇集的讀者們過過癮。

要論整部劇里最出彩的人物,莫過於蔣欣扮演的華妃。雖是反派,卻讓人恨不起來,反而演得處處得勁兒,一天見不到華妃的白眼和小歪嘴還怪難受。

在台灣有過一次票選,問大家最喜歡哪個人物,大部分女孩都投華妃。以致於第42集華妃驟然下線後,觀眾們仍心心念念在彈幕里刷著「想華妃的第一天」。

華妃初亮相,「滿蒙八旗都不敵華妃娘娘鳳儀萬千」。

著名5A級景區,一丈紅原址:

華妃吃播:

插播一則十級考題:問,華妃最愛吃的零食是什麼?答案是蟹粉酥。

經典台詞重現:

甄嬛,作為當之無愧的女主角,戲份極重,挑戰極大,從清純演到黑化,從天真可愛演到心狠手辣,孫儷大部分演技都押在眼神上,憑此片近乎封神。

那年杏花微雨……

教科書式哭戲四則:

痛失第一胎。

名場面「宛宛類卿」。

流朱慘死之後的憤怒。

眉姐姐難產而死,甄嬛痛不欲生。

‍‍

鈕祜祿·甄嬛沉浸式回宮:

非戰鬥人員請撤離,全程高能之滴血驗親:

蔡少芬,作為香港演員,語言是第一道難關。據說在對戲第一天,她就把陳建斌難住了,害得陳建斌連連求饒,說求求姐姐了,您說普通話吧。

蔡少芬說「那我說普通話,你可不要笑啊」。

事實證明,普通話還不如廣東話啊哈哈哈,所以最後大家放棄掙扎,又慢慢地退回到廣東話了。

即便語言不通,卻不妨礙蔡少芬是個極優秀的演員,她對鄭曉龍保證「我只是對白不行,但戲是可以的」。

所以蔡少芬算是一個大驚喜,在前面三四十集裡,人人都以為她善良溫和,常被華妃欺凌,是個多麼老實的皇后啊,誰想到她是打胎隊隊長呢。

善於借刀殺人的那股陰狠勁兒,算是讓蔡少芬演明白了。

後來幾場重場戲,她也十分精彩。

朧月大魔王double kill皇后:

帝後對決,據花絮表示,此時陳建斌根本聽不懂蔡少芬在講什麼……

前方高能表情包高清1080P版:

皇后終極PK:

陳建斌,作為全劇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鄭曉龍最先定下來的人選。據鄭曉龍說,陳建斌奠定了這部劇的基調,那就是「批判性的歷史劇」,而並非偶像劇或戲說劇。大橘貓的演技,讓整部劇「落地」了。

陳建斌的挑戰非常大,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多疑、心思縝密又狠辣的帝王,他需要不動聲色,尤其不能動情(歷史上雍正的確不近女色),所以就想想吧,一個不能表露情感的皇上,要演一部後宮劇?

他和孫儷一樣,需要依靠眼神輸出情緒。而孫儷尚且能哭一哭笑一笑,能扮演一下天真或腹黑,陳建斌完全沒有這些餘地,他自始至終都要有一層偽裝的、不動聲色的帝王面具。演得好了還行,演得不好很容易淪為面癱。

好在,大橘貓的表演,11年來的觀眾們是認可的。

全劇他表情最接近「失控」的瞬間是甄嬛第一個孩子胎死腹中,他情急之下嘴角顫抖,眉眼糾結,說明那時候是真的很喜歡,真的很愛,真的很心疼,這已是大橘貓最強的表情動作了。

到了「你有幾分像菀菀」這裡,絕情冷漠,甚至嫌棄之情溢於言表。

《甄嬛傳》給了雍正一個極其窩囊屈辱的死法,他臨死之前得知自己戴了許多頂綠帽子,卻又無能為力,那是皇帝奇恥大辱。

陳建斌沒有吝嗇自己的演技,更無形象包袱,全程用死亡角度對著攝像機,鼻孔大過眼睛,堪稱從業以來最丑的鏡頭之一,又做著各種扭曲讓人不忍卒讀的肢體動作。

這有別於其他歷史劇的處理,大多數手握話語權的男性編劇和導演,是不願意將一代帝王寫得如此不堪的,尤其又是死在女人手裡,因為男性觀眾往往會將自身代入帝王。

這也顯示出《甄嬛傳》在思想上的高度與格局,它不是男人劇,也談不上純粹的女人劇,沒有過分偏袒男性,亦沒有過分突出女性,講了人的優點,也沒有迴避缺點,尺度拿捏得相當狠辣。

經典台詞:滑馬他是天子啊!!

除了幾位主演,其他角色都各有各的高光時刻,工具人嘛,不是沒有(好像溫實初就算一個),但並不多。但凡出場的人物,尤其是妃嬪們,都挺活靈活現的。

一生傲骨的眉姐姐著急給孩子上戶口:

冰嬉愛好者、冬奧花滑選手、後宮化學課代表安陵容表演冰上雪容融:

「屠龍戰士」拽妃高光時刻:

前方注意了,大boss鈕祜祿·甄嬛風景區,合影5元一張5元一張啦,請遊客們不要擁擠……

這句「皇上,駕崩」無疑全片的最高潮,配合著孫儷的兩行淚,簡直絕了。有意思的是,這部劇在台灣也非常非常火,在閩南話里,「駕崩」的發音和「吃飯」一樣,所以那些年的台灣網絡,到處都有「皇上吃飯了」的梗。不了解閩南語的網友可能會一頭霧水吧。

那些隱藏著的小細節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關鍵劇情,還有很多小細節讓觀眾們津津樂道。

比如甄嬛初入宮的選秀里,有一位秀女叫「劉蓮子」,扮演者就是《後宮·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

流瀲紫後來在自己寫的《如懿傳》里也客串了一把誠親王福晉,這就是作者的福利,自己寫的劇,自己可以演。很多人羨慕這種福利,但對於作者來說,雖然一部電視劇可以讓自己名氣很大,但大部分時間寫作生活仍然是枯燥和辛苦的。

流瀲紫日常是一位教師,她在她最新的散文《久悅記》時寫過自己的生活與近況,以及如何與抑鬱症做鬥爭的狀態,大家可以支持一下這本書。

劇中也有很多劇情到了現在又「老樹開新花」。

比如,選秀時,安陵容本來落選了,卻因為戴了一朵海棠花(甄嬛送的)而被皇上注意,又成功入選。「鬢邊的秋海棠」也成為安陵容的專屬詞彙。

所以現在安陵容竟成為活體「上岸吉祥物」,她的微博下面經常有考研的、考公的同學們前來許願,也希望能像安小鳥一樣成功上岸,成功考上公務員。

還有全劇唯一一個演技拉胯的是富察貴人,看起來演得確實略有生硬:

說起這位小主,背景也不簡單,她當年純屬「帶資進組」。

演富察貴人的趙秦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但並不是學表演的,而是學商務的,她在06年就和鄭曉龍有過合作,參與了《金婚》演了個小角色。

五年後的《甄嬛傳》,她拉來了東阿阿膠的商務,因此就順便演一個貴人,戲份還挺多。

東阿阿膠也成為全劇最強廣告植入,反正大家有病沒病都吃東阿阿膠就完了。

而且富察貴人的待遇還挺高,她的頭飾是全劇組唯一一個完整的「老物件」,不像其他人那樣都是拼湊製作的。

趙秦自從《甄嬛傳》之後就演技精進,也很受鄭曉龍欣賞,後來她就徹底成了演員,還演過很多戲,最近鄭曉龍導演的主旋律《功勳》里也有她。

最近還有一個非常火的梗——「翠果,打爛她的嘴」。

這句話出自齊妃,全劇最蠢的妃子,沒有之一,也不知道靠這智商是怎麼活到52集的。

當年甄嬛失勢,齊妃便盛氣凌人,讓翠果把甄嬛的嘴打爛。因為這句話十分有氣勢,後來網友們口誤成「翠嘴,打爛她的果!」沒想到更上頭,於是這個梗就流傳開了。

翠果本果,其實是個好丫鬟。

前幾天齊妃的扮演者張雅萌還還原了這個橋段,屬於夢幻聯動了。

齊妃智商不高,人稱「齊二哈」,她為數不多的幾場表演也成為了大家的歡樂源泉。

比如齊妃做事向來實名制,連投毒都是實名制投毒哈哈哈。

還比如她和皇上的那段侍寢佳話:

齊妃愛穿粉色,並且十分嬌羞,沒想到皇上反問:粉色嬌嫩,如今你幾歲了?

所以,張雅萌的社交平台上,「粉色嬌嫩」一詞是出現最多的。沒想到大橘貓一句吐槽,讓張雅萌活活受了11年啊。

齊妃一年到頭見不著皇上,好不容易見到了吧,就只會尬聊,聊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三阿哥又長高了」。後來粉絲們便把三阿哥稱為「滿清第一巨人」,因為他無時無刻都在長高,可能是長得太高了哈哈哈哈。

連三阿哥本人的扮演者都發微博說了我已經停止發育了,沒有再長高了!

話說回來,人家齊妃張雅萌自己倒真的有個兒子,長得還挺帥,他們一家三口常常在抖音上拍視頻。

只不過,這位真兒子也被媽媽連累啊,他的抖音里,「三阿哥」還是陰魂不散啊,看來齊妃這個角色是牢牢地焊死在張雅萌身上了……

這11年來,歷屆觀眾都喜歡拿著放大鏡甚至顯微鏡看劇,盤來盤去不知疲倦,所以劇中很多橋段都成了搞笑片段。

比如字面意思「皇上不急太監急」:

字面意思「風流王爺俏尼姑」:

還有人說太后身邊的竹息姑姑長得像《冰雪奇緣》里的雪寶哈哈哈,從此不能直視雪寶了。

皇上給嬛嬛喝的藥,經證實是葡萄味的美年達:

連找穿幫鏡頭都那麼有趣:

考眼力:皇上駕崩時,哪位宮女笑場了?

經典一幕,剪秋笑場:

我覺得是剪秋聽到蔡少芬講普通話了,不笑才怪呢……

小人物也能承擔起大笑點。比如「小允子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漂移+滑跪一氣呵成,太絲滑了。

以及觀眾們呼聲最高的,大家都想看看孫答應的赤色鴛鴦肚兜到底啥樣?熹貴妃口述的這段咋沒播出來?還有什麼是咱們尊貴的VIP不能看的嗎?

原台詞:「前日夜間,敬貴妃與欣嬪經過孫答應宮門外,聽聞宮內花叢中似有異聲,卻發現衣衫不整的是孫答應和那個狂徒。兩人正顛鸞倒鳳不知天地為何物……臣妾趕去時,兩人還在花叢中大汗淋漓,孫答應的赤色鴛鴦肚兜還掛在那個狂徒的腰帶上,千真萬確是抵賴不得的……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劇中常常出現的「雨露」二字,也是被拿來調侃得緊……

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演童年玉嬈的,在真實生活里是孫儷的同父異母的親妹妹孫艷。

後來孫艷也在《安家》等劇里有表演。

可可愛愛的溫宜公主,演員叫紀姿含,當年只有3歲,堪稱全劇最可愛小女孩。

溫宜小可愛。

她後來在趙薇的《虎媽貓爸》里演過趙薇的女兒:

現在長大了,是這樣了:

由於《甄嬛傳》里到處充滿著爭鬥、站隊、抱團、心機、升級打怪,所以很多場面看起來平平無奇,但若結合著最終劇情卻充滿深意,一到這種場景,彈幕里就活躍得很。

比如下面這個畫面,再普通不過吧,可裡面的三個女人是「活到最後贏家三人組」:

欣常在,甄嬛,敬妃。

「安琪拉」打胎小分隊三人組:

安陵容、祺貴人、烏拉那拉氏。

後宮出軌三人組:

甄嬛、梅莊、太后。

更不要提裡面的美食、珠寶、美妝等等,哪個場景都能拿出來說道說道,都有細節可循。

怎麼說呢,《甄嬛傳》就像一座富礦,妥妥的下飯劇,因為不管從哪一集開始看,都能津津有味,有人看劇情,有人看演技,有人看細節,大家匯聚在彈幕里相互嘮嗑,更易佐餐。

甄嬛的SK2護膚品,姐妹們在彈幕里求配方。

最近,有人還翻出當年宮裡鬧時疫的劇情和台詞……

天時地利人和造就經典劇

要問《甄嬛傳》為什麼能成功?很多因素缺一不可,原著好、劇本好、演員好、又身處在「還可以踏踏實實做好劇」的時代。

正如製片人敦淇在11年前說過的那樣——表演、服化道、音樂、作品的思想性、人物的厚度,都是近年經典。

「《甄嬛傳》播出之日,就是我們揚眉吐氣之時。」

王小平的劇本,是吸引陳建斌最主要的原因,當時他和鄭曉龍合計,咱們要拍這部劇,一定比隔壁的《新還珠格格》好。

劇本精良,使得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立得住,邏輯通,於是故事也講得更精彩。

華妃和皇后這樣的就不用多說了,一個是明著狠,一個是暗裡毒。

再舉個例子,劇中初期甄嬛有兩位閨蜜,一個是沈眉莊,一個是安陵容。兩位身世不同,沈眉莊相當於省長女兒,安陵容相當於縣長女兒,所以性格也天壤之別,一個傲骨錚錚心氣高,一個自卑敏感多想些歪門邪道。

那如何塑造這樣的性格呢?眼神體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台詞。

安陵容常常掛在嘴邊的是「原是我不配」」原是我活該」。

而沈眉莊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是,她對甄嬛說:「我知道自己才不如你,貌也遜色,便立意修德博一個賢良,你擅長舞蹈,我便著意琴技,從來也不遜於你。」

自信驕傲的大家閨秀做派,躍然紙上。

劇本好,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也要精挑細選好演員。

不誇張地說,《甄嬛傳》全劇組都是龍虎上將,正兒八經的科班演員出身,除了幾位主演,其他演員都是最正統的表演專業,幾乎沒有所謂的「當紅明星」或是「流量藝人」。

曹貴人陳思斯、敬妃楊紫嫣、浣碧藍盈瑩、流朱戰菁一都是中戲表演系畢業;

曹貴人陳思斯和楊爍是大學同學。

敬妃楊紫嫣(圖中最漂亮的那個)和于震是初中同學。

楊紫嫣在《甄嬛傳》之前最著名的一個角色是1994年台視版的《書劍恩仇錄》里演香香公主。圖源水印。

現在的楊紫嫣。

楊紫嫣畫得一手好畫。敬妃娘娘再也不用數磚了。

忠僕流朱,為了主人撞刀。

流朱小可愛的作品。圖源水印。

端妃扮演者李宜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果子狸李東學畢業於北電,瑾汐孫茜北京人藝演員,演蘇培盛的李天柱是金鐘視帝……

一格電活到最後的端妃娘娘。

端妃為人低調,但拍過的作品不少,B站有她的考古。圖源水印。

連只上線了幾集的麗嬪都是上戲表演系畢業,當真是全劇組沒有一個業餘選手。

麗嬪娘娘年輕時也是別有風情呢。圖源水印。

幾位主演更是下了功夫,據蔣欣說,當年的華妃曾有意讓范冰冰來演,蔣欣演曹貴人,皇后是鄧萃雯,後來沒能成行。網友鬆一口氣,幸虧沒成行,不然范冰冰出事搞不好現在連劇都看不成了。

事實證明,高手如雲的劇組,確實能激發出演員本身的巨大潛力。現在回看2010年拍劇時的狀態,大家都沉浸在劇本里人物里,蔣欣多次為華妃寫人物小傳,已經和人物融為一體。

對人物的深入理解,一定有助於表演,所以華妃是《甄嬛傳》里最出彩的人物,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演得比原著小說還要原著小說。

驕傲到連流淚都是往上流:

「不容本宮放肆也放肆多回了,還差這一回嗎?」

蔣欣的演技很生動,後來被同劇組cue到最多的一場戲是她的奪命勾魂術:

後來在綜藝節目裡還重現了一下:

華妃風情萬種又霸氣側漏,怪不得台灣有很多女生都愛死了華妃,說最想成為的人物就是華妃。

上張菲和張小燕的節目,蔣欣被強烈要求念這句台詞。

看斕曦當年,也是活活讓自己進入了眉莊的精神世界,天天在微博上雲扮演沈眉莊,說的這些話,可不就是眉姐姐的風格嗎……

而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把自己孤立起來,故意不合群,其實和她本人的性格差異巨大,屬於是強擰著演,結果演得非常精彩,多少年後還被人追著罵……

蔡少芬和孫儷就是不停地背劇本,背到懷疑人生……

總體而言,《甄嬛傳》的劇組基本上就是業務交流大會,新老演員大集合,從編劇導演到演員,都是靠譜之人,怪不得製片人能有那樣的豪言壯語。

雖然陳建斌吐槽過女人太多,煩死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優質的劇組,天然地就具有比較好的氣場,拍攝也較為順利,演員互有促進,發揮好,也帶著走紅的運氣。

孫儷說,見到陳建斌第一眼,對方就在問自己怎麼演戲,表情甚為嚴肅。

碎玉軒放學啦,旁邊那個是小允子。

劇本好,演員好,再往深了說,最後一層附身符,那就是思想性高。

很多人說《甄嬛傳》是宮斗劇,其實並不太準確。

宮斗,當然有,所謂皇上辛勤播種,皇后專心拔苗。在這部劇里,殘害嬪妃,墮胎、流產、爭風吃醋的手段,其他劇里也不少,只能說這部劇裏手段略高明一些,布局更深一些,但並未脫離宮斗本質;

可這部劇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為了斗而斗,為了狗血而狗血。76集看下來,你會發現,它不是在講宮斗,而是在講人性。全劇沒有一個純粹的好人,也沒有一個純粹的壞人,大家都做過壞事,同時有巨大的無奈,這便是人性的複雜。

皇帝,多麼高高在上手握大權,可我們看到的是,他也要「為國捐軀平衡後宮」。今天這個妃明天那個妃,喜歡誰不能一直寵,不喜歡誰也不能表現出來;

他從小缺愛,有諸多心理問題,多疑又敏感,身處高位卻倍感寂寞。看前朝大臣不順眼,也不能做什麼,害怕自己皇權不穩,說自己窩囊,一輩子算計來算計去,一輩子生活在博弈中,其實過得很痛苦。

請背誦雍正經典語錄。

更不用說後宮裡的太后、皇后、甄嬛、華妃,她們每一個人都是徹底的悲劇,比皇帝更悲劇,皇帝是要平衡和博弈,而她們則完完全全是男權的犧牲品,一輩子就為了爭得那點可憐的寵愛,把自己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都讓觀眾有所同情、有所理解。

所以,它已經觸及到問題的核心,為什麼在後宮之中,男人和女人都痛苦?皇帝皇后妃嬪都不得善終?從沒有一個幸福的人?

甄嬛說,在宮裡大家都想著害人,好像在一個輪迴里,在怪圈裡。

那麼這個怪圈是什麼呢,劇中沒給出確切的答案,但答案早已呼之欲出,那就是皇權制度。

也許這正是鄭曉龍的初心,他說看到很多古裝偶像劇感到很荒唐,皇帝帥帥的,專門和妃子談戀愛,使得很多年輕人看到清宮戲覺得浪漫唯美,甚至還想穿越回去。

殊不知那個年代、那種制度是最殘忍的。專制皇權,踐踏的數百千人的生命,一部《甄嬛傳》,也許就是要在「黑化逆襲」的外衣下,把這殘酷講得再透徹、再直觀一些。

這也許就是《甄嬛傳》之所以長盛不衰的原因,它有足夠的戲劇性和通俗性,同時又稍微高了那麼一點點,直逼人性暗面和最幽喑最難於言說的因為皇權專制而造成的骨子裡的奴性,讓人看罷之後繾綣惆悵,說不清到底是爽還是不爽,總之喉頭梗著一些說不明道不清的東西;

今年看有今年的感觸,三年後再看或許就有三年後的感觸,常看常新,百看不厭。作為大眾娛樂產品,能做到這一點已然十分難得。

當然,還有就是如今的娛樂市場的低迷,無劇可看,無閒好談,只有沉浸在過去的好劇,懷一波舊。

懷舊 (nostalgia)這個復合詞,由希臘文的 nostos(返回家鄉)和algos(痛苦)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因思慕家鄉而引起的痛苦。

在今天,考古內娛的人,試圖用懷舊的方式,回到精神故鄉。

——BY耳東陳

懷舊 (nostalgia)這個復合詞,由希臘文的 nostos(返回家鄉)和algos(痛苦)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因思慕家鄉而引起的痛苦。

在今天,考古內娛的人,試圖用懷舊的方式,回到精神故鄉。

——BY耳東陳

好吧,在嬛嬛生日之際,讓我們也許下心愿——願逆風如解意,甄嬛不下架,演員好好的,再戰三十年!

推薦: 扯白||有錢人的快樂,現在我能想像到了!

上文: 扯白||為什麼頂級富豪家庭里總有那麼幾個「不務正業」的繼承人?

推薦: 扯白||有錢人的快樂,現在我能想像到了!

上文: 扯白||為什麼頂級富豪家庭里總有那麼幾個「不務正業」的繼承人?

作者:伊莎貝拉isabella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73f96a901c2eca5df4bbf5fbe5f0fc5.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