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周記|廣東逐步放寬部分城市汽車上牌指標限制?

2022-03-25     時報車談

不知不覺間

今天又是周五了

美好的周末又要來了

快來看看這周【車圈周記】

有什麼精彩內容吧

01 廣東逐步放寬部分城市汽車上牌指標限制

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3月25日消息,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廣東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鼓勵各市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開展消費促進主題活動,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智能終端等相關行業工業產品下鄉。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活動。逐步放寬部分城市汽車上牌指標限制,完善汽車銷售網點布局。支持我省汽車生產企業爭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繼續實施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稅減免優惠政策。

(圖片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官微截圖)

此外,方案還提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引導電信運營商加快5G建設進度,力爭2022年推動建設5G基站超3萬座。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支持光伏、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推進海上風電發展,帶動太陽能電池、風電裝備產業鏈投資。

時報趣評:

來,一起跟著大節奏生活吧!

02 2021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收1016億元

3月23日,吉利汽車發布了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收1016億元,同比增長10.3%;扣除股份支付的股東應占溢利為60.6億元,同比增長9.4%;股東應占溢利為48.5億元;凈利潤為43.5億元,同比下滑21.9%。現金方面,吉利汽車總現金為280億元,現金流管理穩健並創歷史最高水平,凈現金為208億元。

吉利汽車方面表示,2021年,核心財務指標持續改善,現金水平優異,海外市場穩步開拓。同時,授權收入已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並成為未來利潤來源的重要方向。數據顯示,2021年吉利汽車技術服務和授權利潤等其他收入持續增長,同比增長245.3%。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集團官微)

在汽車業務上,2021年,吉利汽車全年總銷量實現132.8萬輛,隨著產品結構的優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吉利汽車(含領克)整體平均單車收入87672元,同比增長9.0%,其中定位高端品牌的領克在五周年之際累計銷量突破65萬輛,其產品平均加權成交價格達到16.5萬元。新能源汽車方面,2021年吉利汽車新能源及電氣化銷量突破10萬,其中幾何增長達145.3%,而去年推出的全新純電品牌極氪也有不錯表現,首款車型極氪001(參數|圖片)自去年10月開始交付,至今累計交付已達12453台,平均訂單價達33.5萬人民幣,今年有望衝擊7萬輛的銷量目標。

時報趣評:

有一說一,去年吉利在研發上也是下重本的,研發投入總計55億元,同比增長16.1%,過去5年合計研發總投入共計256億。

03 小米汽車首款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

3月22日,小米汽車對外發布2021財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小米集團總收入3283億元,同比增長33.5%;經調整凈利潤為220億元,同比增長69.5%同時,財報還披露小米造車的最新進展:小米造車的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1000 人,首款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

而據此前城市金融報等多家媒體報道,3月21日,小米京津分公司總經理羅寶君就對外界透露,小米汽車的工程樣車將於今年第三季度亮相。其表示,車是形成小米之家閉環的最後一環,工程樣車一定會突破大家的想像。

(小米集團2021年財報截圖)

如今小米集團進軍造車領域已有近一年時間,回望其步伐走得也是很穩。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對外宣布正式進入造車領域,小米汽車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十年投資100億美元。2021年8月,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Deepmotion(深動科技)相關訂約方訂立股份購買協議,以總交易金額約 7737 萬美元收購。

時報趣評:

不錯,可以期待!

04 廣汽集團設立專門公司加快布局能源生態

廣汽集團3月22日對外宣布,設立廣汽能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圍繞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構建充換儲能源補給生態和電池循環利用生態,搭建智慧高效能源雲平台,推動研究儲能系統技術、「車-站-網」協同互動的智慧充換電服務技術及產品開發應用。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49.6億元,公司註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廣汽集團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按持股比例分別出資5.5億元和4.5億元。目前方案已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官微)

面對補電不便利、售價高、殘值低等問題,去年廣州車展期間,廣汽集團便正式發布了2⁶能源行動,推動電池可買可租,可充可換,可慢充可快充,容量可大可小、里程可長可短,可買電、可賣電,可回收可梯次利用。而此次投資設立能源生態公司,有助於解決阻礙新能源車進一步發展的痛點,推動廣汽集團2⁶能源行動穩步落地,助力集團新能源車事業的高速發展,也是廣汽集團為實現在2050年、挑戰2045年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目標邁出的堅實一步。

時報趣評:

確實,隨著新能源汽車私人市場高速增長,續航、安全痛點以及補電不便利、售價高、殘值低等問題越需要被重視。

05 上汽年產20GWh動力電池電芯及系統項目落戶柳州

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消息顯示,3月24日,上汽集團和青山集團合資成立的賽克瑞浦和瑞浦賽克年產20GWh動力電池電芯及系統項目合作協議和投資協議在廣西柳州正式簽署。

據了解,此次簽約項目計劃在柳州柳東新區建設年產能20GWh動力電池及系統產業基地,項目規劃總用地1400畝,入園項目涵蓋動力電池電芯、電池系統、電池核心構件主件、正極材料、隔膜等關鍵產品的生產製造。產業基地規劃總投資100億元,其中啟動項目為電芯公司和電池系統公司項目,用地約620畝,分為兩期建成年產能為20GWh新能源動力電池電芯生產線和20GWh電池系統生產線,總投資約55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形成年產值200億元,以建成具有國內競爭力的電池研發和製造能力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為目標,聚焦電芯、模組、BMS和動力電池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將拓展創新業務,布局CTC底盤、電池梯次利用、電池回收等業務,並計劃招引正負極材料、結構件、隔膜及電解液等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持續完善新能源電池生態體系。

(圖片來源:上汽通用五菱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在本月發布了「兩個百萬、五個百億」——中國五菱新能源戰略,將打造百萬純電新能源平台、百萬混動新能源平台,以及電池、電驅、電控、商貿服務、機器人五個百億產業。2023年,力爭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百萬輛。

時報趣評:

此番這項目,應該能助推五菱 「兩個百萬,五個百億」新能源戰略落地。

好啦

下周【車圈周記】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71fc6aefaf2c810cb13d79c8ec7c0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