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打擊「職業閉店人」首案具有示範和警示意義

2024-11-02     北京日報

據媒體報道,日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辦成打擊「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有關部門對兩家涉嫌職業閉店企業及3家涉案背債中介機構、兩名閉店人立案調查,查處虛假登記、協助虛假登記等違法行為,罰沒款共計65.58萬元。

今年以來,早教、健身等領域出現的「職業閉店人」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一直頗受社會關注。所謂「職業閉店人」,是指專門為經營不善尤其是採取預付費經營模式的經營者,策劃閉店方案,實施閉店行為,並處理經營者遺留維權糾紛的群體,「你負責跑路,我負責善後」。他們利用變更、減資、破產清算等程序,幫助預付式經營企業變更法定代表人,以「金蟬脫殼」來規避法律風險。

「職業閉店人」套路隱蔽、手法「專業」。一些「職業閉店人」通常會在閉店前,以店慶等名義組織促銷吸引消費者預付費用,其主導的閉店行為也導致員工薪資被拖欠、消費者預付費用無法退還。這樣的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衝擊了社會信用體系,甚至涉及刑事犯罪。

從閉店企業斂財跑路、「職業閉店人」操盤「善後」到「職業背債人」頂包背債,「職業閉店」已經形成一條非法牟利的黑灰產業鏈條。此次打擊「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不僅查處閉店企業,也查處提供閉店服務的中介機構、責任人,釋放出對「職業閉店人」及其背後產業鏈全鏈條打擊的鮮明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該案辦理中,市場監管部門對其中兩家中介機構作出10萬元的頂格處罰,還將閉店鏈條中9名自然人認定為虛假登記直接責任人,自虛假市場主體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市場主體登記。執法部門對「職業閉店」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彰顯了對這一亂象的零容忍態度,是對「職業閉店人」的強烈警示和有力震懾。

此次公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聯動協作,事前有風險預警,事中有部門聯動,事後有處罰懲戒,形成了全鏈條工作閉環,讓「職業閉店」這一利益鏈條上的違法者受到應有的懲處,為今後打擊此類違法行為提供了示範樣本。

當然,要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經營環境,還需要加強對預付式消費糾紛的事前預防,有賴於建立更完善的預付卡預收資金存管制度,才能進一步剷除「職業閉店人」的生存土壤。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盧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6cd538300ac66a6780651f6306d9f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