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自古以來,人們都是勸和不勸分,畢竟遇見緣分好難,還得加倍珍惜。
但是戀愛和結婚,是有區別的,與其在結婚之後被對方傷害到體無完膚,還不如在戀愛期間,擦亮眼睛,該放手時就放手。
想一想,在戀愛的時候就開始被對方傷害了,在結婚之後,還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嗎?
婚姻大事,不是鬧著玩的,寧缺毋濫。
父母是過來人,應該幫助兒女去看透眼前的戀情,就是兒女沒有戀愛,也要輸入正確的愛情觀,別做毀三觀的事情。
若「對象」給出以下幾種暗示,最好是放手,拚命珍惜也沒有什麼好的結果。
01
社交時,「他」不說有對象,而是以單身自居。
看過一個觀點,叫「戀愛經濟」。
一個女孩遇到兩個男孩,一個有錢,一個窮困。但是他們都對女孩很好。因而,女孩會選擇有錢的男孩。
一個男孩遇到兩個女孩,一個漂亮,一個相貌普通。兩個女孩都很愛男孩。最佳選擇就是漂亮女孩。
這就衍生出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每個人都希望戀愛取得更高的綜合收益。
有錢的男孩要放棄一大批追求者,選擇一個女孩,因而男孩身上的綜合效益更高。
漂亮的女孩要拒絕很多的追求者,堅定地選擇對象,因而她的綜合效益更高,更有吸引力。
為了追求「綜合效益」,很多年輕人在已經有對象的情況下,會告訴身邊的人:「我還單身,要不介紹一個。」
是的,年輕人在想辦法結交更多的「潛在對象」,以此來得到綜合效益。
畢竟,結婚是人的第二次投胎,這是一個技術活,誰都不願意給自己一個毫無效益的未來。
明明有對象,仍舊說自己單身,擺明了就是準備「見異思遷、多重選擇、精挑細選」,並且是對現實的戀情,不太滿意。
看清對方的真實態度,那就轉身吧。讓他回到單身,繼續去挑選好了。你不當備選人。
02
相處時,「他」堅持這幾年不談婚嫁。
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戀人:他們從大學開始戀愛,後來一起去某地奮鬥。戀愛七八年,然後就分手了。
其實,成為對象多年,然後分手,早就有暗示,只是當事人蒙在鼓裡。
老祖宗有句忠告:「凡是不以結婚為目標的戀愛,都是耍流氓。」
戀愛幾個月,彼此試探,不公開,這是情有可原的。若是幾年了,也不談婚論嫁,問題就來了,肯定是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結婚。
找一個對象,就是為了找一個可以一起努力改變窮困的人,不是為了相愛一輩子。
多少人,在窮苦的時候,和誰戀愛都行,一旦富有了,馬上就態度急轉彎,因為他有資本去找「真正門當戶對」的人了。
《後漢書》里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雖然兩個年輕人沒有結婚,但是持家、發展家業的道理是一樣的。那個開口就告訴你「這些年不談結婚」的人,那就離開好了,他只是在等待時間,看用什麼方式拋棄當下的戀情。
03
說話時,「他」張口就吹噓父母有錢有權,超喜歡兒子。
炫耀是一種陋習,暴露了一個人的心窮。
有的人,尤其是男人,喜歡用炫耀金錢的方式,去吸引女生。
看電視劇中,很多「霸道總裁」,一開口就暴露自己腰纏萬貫,若是女人拒絕,他馬上就用金錢鋪路,金戒指、金項鍊都冒出來了。浪漫的氣氛,可以把人憋在其中,出不來。
現實生活,不是電視劇,不是隨隨便便可以遇到霸道總裁,但是可以遇到「偽君子」。
談父母多厲害,自己能夠繼承多少錢財,顯然就是準備啃老了。
談父母多喜歡兒子,那麼女生要注意了,他們家多半重男輕女。要是以後沒有孫子,顧及夠嗆。
誰能保證,在結婚之後,一定會有男孩呢?在男女平等的時代,還有性別歧視,無疑是對婚姻的漠視。
靠譜的人會很低調,並且有正確的家庭觀念,就是父母真的喜歡兒子,也會積極去改變,維護自己的小家庭。
04
爭吵時,「他」常常露出冷暴力。
俗話說:「公雞打架頭對頭,夫妻吵嘴不記仇。」
戀人若要變成夫妻,那就會用夫妻相伴的標準來約束自己。
當兩個年輕人吵架之後,有一方露出冷暴力,那麼說明以後的暴力行為,會變本加厲。
戀愛期間,大家還有很多憧憬,也有很多浪漫的因素,都能有冷暴力;結婚之後,浪漫不見了,就更加無法阻止冷暴力的出現了。
有多少年輕人,在彼此傷害之後,一方苦苦相求,一方心軟了。也就是這樣的心軟,會縱容對方的傷害,不如轉身離開。
李玫瑾教授說:「一切家庭暴力的本質都是發泄與恃強凌弱。」
不要指望在戀愛期間就有暴力的人,還能給予幸福的未來。特別是那些一次次不知悔改的人,就更不靠譜了。
05
愛情導師塗磊說過:「一個男人娶什麼樣的女人,決定他將來的生活品質。一個女人嫁什麼樣的男人,決定她將來生活的希望。」
找對象,是為了將來過更好的生活,承擔起贍養雙方父母的責任,積極成就一份家業,不是為了鬧著玩。
在一個錯誤的人身上浪費大量的時間,是沒有意義的。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試錯的機會,更不能一錯再錯。
父母們,在讓自己的兒女變得優秀的時候,還要避免兒女遇到錯誤的對象。
父母們,在催婚的時候,還要告訴兒女如何正確開始一段戀情,如何及時避免傷害。
年輕兒女,學會和父母溝通,家和萬事興。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