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2.1億美元融資 淡馬錫、弘暉「拯救」CRO維亞生物計劃完成

2023-11-21     福布斯

原標題:累計2.1億美元融資 淡馬錫、弘暉「拯救」CRO維亞生物計劃完成

累計2.1億美元融資 淡馬錫、弘暉「拯救」CRO維亞生物計劃完成

文/福布斯中國

經過6個月的推進,港交所上市的維亞生物科技控股集團(以下簡稱:維亞生物1873.HK)公告稱,集團已於2023年11月20日完成了一輪累計近2.1億美金的融資,成功引入戰略投資人淡馬錫、弘暉及淡明資本。

交易完成後,集團通過轉讓CRO業務主體上海維亞近24.21%的股權,獲得了近1.5億美金的融資。此前,上市公司集團層面已獲得的近6,000萬美金的可轉債融資,於交割日當日將以2.0港元/股的價格自動轉股。

成立於2008年的維亞生物是一家CRO企業,向全球創新藥研發企業提供從早期基於結構的藥物研發到商業化藥物交付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公司搭建了X射線蛋白晶體技術、冷凍電鏡技術(Cryo-EM)、親和力質譜篩選技術(ASMS)等多個平台。

維亞生物曾是港交所上市時認購火爆的明星企業之一,但自2021以來,維亞生物股價一路下跌,市值從最高點超過200億港元一直到現在的不超過30億港元。即使最近的一波醫療健康股上升行情,其的表現也是不溫不火。

其實這與公司背負的巨額負債有關。維亞生物的商業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提供服務換現金,另一種是用服務換股權。也即獲得來自創新藥公司的業務收入之外,也對具有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戰略投資。

但維亞生物的CRO服務偏早期,一款新藥研發從臨床前研發,再到臨床三期研發,跨度在10年,成本和精力耗費巨大。根據中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孵化公司管線共計217條,其中182條管線處於臨床前階段,35條管線進入臨床階段。投資孵化的企業中,有5家實現部分或者全部退出。

且在資本寒冬下,生物科技初創公司普遍錢緊,加行股權戰略投資的時間跨度很大。一旦回報與預期有差距,前期大筆投資,後期回報又沒有跟上的時候,維亞生物很容易陷入流動資金困境。

此外為了夯實自己的服務,維亞生物還以25.6億元併購了郎華製藥的股份以及6.2億元港幣收購SYNthesis。加上多輪可轉債,維亞生物的流動資金捉襟見肘。截至2022年年底,其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79億元,但流動負債卻高達26.7億元,包括可轉換債的債務部分15.1億元。

因此,今年6月,就有了轉讓CRO業務主體上海維亞股權獲得資金,用於還債以及充實現金。20日,完成融資後,維亞生物公告了部分回購及註銷2.8億美元1.00%於2025年到期的有擔保可轉換債券的信息。

就業務來說,維亞生物還能盈利。根據中報,其已為全球超過1,314家生物科技及製藥客戶提供CRO服務,在手訂單金額約9.7億元。CDMO累積服務客戶875家,CDMO現有產能860立方米。2023年中期總收入11.42億元,同比增長3%;經調整後凈利為1.45億元,同比增長64.2%。

淡馬錫和其他戰略投資人的股權投資及可轉換債方案,對維亞生物未來的戰略布局具有重要意義。今年7月,淡馬錫發文回顧了自己前六個月的投資亮點,其中特別提到了對維亞生物的投資。

今年7月,淡馬錫高層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淡馬錫的投資策略仍然圍繞著四大趨勢——數字化進程、更長的壽命、未來新消費、可持續的生活。關於更長的壽命,即生命科學領域,美國全球領先,中國緊隨其後,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優勢,也有廣闊的市場。未來Biotech走出中國是應該被關注的。而維亞生物服務的客戶以及投資的初創公司,都能非常迅速地觸達到行業內的公司。

21日,維亞生物受到利好消息刺激,股價上揚。截至發稿,股價為1.23港元/股,漲2.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637e4c7b59fe7293c7ebd2bee6ba4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