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最痛恨的人:公然背叛漢高祖,卻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2022-07-30     一耿歷史

原標題:劉邦最痛恨的人:公然背叛漢高祖,卻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做了一個極其大方的決定:將原來建都於潁川郡的韓王信改封到了太原郡。這意味著,韓王信控制的人口和土地擴張了將近一倍還多。很多讀者可能會疑惑:對異姓王,劉邦歷來都是十分忌憚的,為何這回卻要主動加強其權柄呢?原來,將韓王信改封到太原,也是他削弱異姓王的一種手段。畢竟韓王信脫離了故韓之地,再對付起來就容易多了。另外,太原郡靠近匈奴,這些游牧民族的時常騷擾也會削弱韓王信的實力。憑韓王信多年的政治經驗,劉邦的險惡用心他很清楚。可是,這一次他卻拒絕不了,因為劉邦這次是打著酬謝的大旗的。緣何?只因韓王信領銜其他異姓王以及漢廷的諸多重臣上了一道奏疏:請封劉氏宗親為王。

史料記載,劉邦首先封賞的功臣是蕭何,給了他八千戶的食邑。這個數目,是漢初功臣所獲食邑最多的。不料,封侯詔令剛下,玉階下的將軍們便炸了鍋。他們異口同聲地質問劉邦:為何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蕭何無絲毫戰功卻位處諸多百戰名將之上?對這種類似逼宮的質問,劉邦心裡雖然很惱,卻不敢發作,畢竟在英布、彭越等異姓諸侯王的軍事威脅下,他的帝位不是很穩,以後帝國有事還要仰仗這些將軍們衝鋒陷陣。不過,他們的囂張氣焰還是要打擊一下的。於是,劉邦遂神色嚴峻地給這些將軍講了一個故事,「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翻譯過來,這段話的深層意思就是說你們這些將軍雖然戰功赫赫,其實是可有無可的替代品。而蕭何,在帝國創建的過程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很顯然,這些將軍們對劉邦一番說辭很不滿,以至於在接下來排定列侯位次時,這些武將們又對劉邦發了難:這次排定列侯位次,曹參應該超過蕭何排在第一。理由是曹參攻城掠地最多,「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大概是因為之前劉邦毫無留情地批駁過諸將,所以這一次就想給他們留點面子。因此,儘管劉邦心裡想把蕭何排在第一,卻不願親口說出來。擔任皇帝隨身侍從的謁者鄂千秋察覺到了劉邦的窘境,遂主動上前替他解了圍。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635acce46b42ab27b6e1a6697c69e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