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李白的詩打開聊城!不止山水間,車水馬龍也再帶詩意與浪漫!

2024-01-15     好客山東

原標題:用李白的詩打開聊城!不止山水間,車水馬龍也再帶詩意與浪漫!

如果李白從詩集、課本和想像中縱馬奔來,如果用他的詩詞歌賦打開聊城的無限風光,會是什麼樣子呢?

唐詩是漢語言的巨大傳承,是華夏兒女的文化血脈,是中國人難以名狀的自豪。

不過,鮮有聊城人知道,李白與聊城也有割捨不斷的緣分,李白不僅遊歷過聊城,還在這裡留下不朽詩篇。

《別魯頌》

誰道泰山高,下卻魯連節。

誰雲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

夫子還倜儻,攻文繼前烈。

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

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

陳昆麟是聊城著名的文物專家。據他考證,唐朝李白、王維是家喻戶曉的大詩人,這兩位歷史上的大詩人曾經在聊城住過。

未見過當時的聊城,但能見到現在的聊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如今不一樣的聊城吧!

01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在聊城,水中月便是天上月,眼前人也可以是心上人。

天上那一輪月亮,它從彎月變圓月,日日夜夜歲歲年年一直如此。它的光曾落在百年前的光岳樓,也曾灑在過潺潺的河流之上。

光岳樓雖然已經600多歲,不過至今它的各種零部件保存完好。

光岳樓作為我國現存古代建築中既古老又雄偉的木構樓閣,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渡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02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在聊城穿城而過,城區中央還有一座水面遼闊的湖泊與運河之水相連通,如一顆碩大的璀璨明珠鑲嵌在運河之畔,這座湖泊就是東昌湖。

南有西湖,北有東昌,清澈柔美的東昌湖,似聊城的明珠,溫柔潤澤。湖旁垂柳倒影於碧波之上,日出與日落時,霞光在湖面上變幻萬千。

煙柳畫橋,水光瀲灩,風熏煙暖,東昌湖環繞著古城,構成了一幅城湖相依的絕美的藍色畫卷。

03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藥王山既有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就是對它最準確的寫照。

來到藥王山,拾級而上,山道兩旁的欄板上,建造者用精美的曲陽石雕展示了一百幅歷史上藥王傳承醫德的故事。

在徒步中感受身體的能量,喚醒冬日的活力,將靈魂融化在這裡。

04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九曲黃河,奔騰洶湧。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奔流不息的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見證著中華兒女千百年的發展和變遷。

它全長約5464公里,其中628公里流經山東,流域面積達到了1.83萬平方公里。在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72%,公園將森林生態環境與黃河文化、吉祥文化、養生文化、梵唄文化融為一體,是黃河下游地區唯一與黃河融為一體的森林公園,也是魯西北平原地區唯一的森林公園。

黃河用上百年的耐心和胸襟,輕輕擁攬了西北、中原、華北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後,蒼生盡在她溫情的懷抱里。

登艾山山頂,看萬物斗轉星移,看黃河下游的河道在這裡由寬變窄,看險灘密布激流縱橫的景象。

看艾山卡口變成著名的黃河八景之一,看天邊掛著的雲海破開一個口,看金烏從中噴薄而出。

05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聊城用黃昏作書信,乘著絢爛的七彩霞雲帶著天穹的浪漫,寄給天地。

每打卡過這座城市的一個角落,就好像拾起了一枚碎片,拼出一幅湖水相依的山河圖,它永遠留在記憶的深處。

隔著一汪湖水,細心的人總能一眼看到晚霞的正中間藏著的那座高聳閣樓,頭頂是油畫天空,腳下是等待著人去探索的百年老城。

日光藏在雲海的後面,沒了晴天時的明朗,霧氣瀰漫的聊城卻更有一份雲中仙境的感覺。

車水馬龍在這座城市裡川流不息,從流水到浮雲,從薔薇到麥芒,從草木青綠到湖水潺潺,從雲霧到城市。

在聊城悠遊,在晴日作詩,這裡的時光總是鮮活且敞亮。

來源:文旅聊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5d9b202d8655a2dbd7be3b19ab42f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