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落幕,孫穎莎輸給陳夢這件事,依舊讓很多球迷難以釋懷。小魔王本來就差這一塊金牌就可以加冕大滿貫,陳夢即使衛冕女單冠軍也無法拿到大滿貫,因此很多人對這樣的結果感到不滿意。
陳夢雖然當時贏下了孫穎莎,但是因為現場球迷對她不買帳,因此她無法盡情釋放奪冠的喜悅。但回國後,大夢卻「有怨報怨,有仇報仇」,表示自己奪冠就是為了向現場質疑自己的聲音進行回擊。可見,陳夢也不開心,贏了金牌卻讓國乒飯圈對立情緒暴露,因此這場比賽其實沒有贏家。
孫穎莎也接受了央視《面對面》的訪談,對於她奧運會三項比賽的結果,主持人總結說「混雙是任務,團體是責任,單打是夢想,你完成了任務,扛住了責任,遺憾了夢想」,實際上重點就是孫穎莎自己如何看待女單決賽又輸陳夢這件事。
孫穎莎的回答很官方,表示兩人都守住了自己所在的半區,總之先是幫國家拿到了金牌,隨後再是誰拿金牌的問題:「只是說誰贏了,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夢想,或者說自己追求的更高的目標達到了,但首先大的方向我其實已經完成了。」
孫穎莎雖然儘可能在講官方話,但是隨後在講到自己代表亞洲運動員和五大洲運動員以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一起吹滅奧運火種時,她表示自己輸了女單決賽還有這麼多人來看閉幕式自己也釋懷了,同時她想到自己輸了這一場,無論成績如何她都做到了問心無愧。可見,輸陳夢對她打擊很大,只是因為要顧全大局,很多心裡話是無法公開的!
孫穎莎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王皓,如果心理建設沒有搭建完畢的話,那麼下一個四年,是否也要變成「奧運女單三冠王」呢?我們無法猜測四年後的結局,就跟大家無法想到巴黎奧運會女單決賽的劇情一樣。實際上,很多球迷更希望孫穎莎能像陳夢那樣直抒胸臆,心裡不高興就要說出來,畢竟總憋著苦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