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與三星堆文明:誰影響了誰?

2024-01-17   微智先峰

原標題:古埃及文明與三星堆文明:誰影響了誰?

前面談及了蘇美爾文明與三星堆文明的關係,在此之後,我們來談談三星堆與古埃及文明的關係。

如果仔細觀察世界地圖,或許我們會發現,在北緯30度,分布著世界幾大古文明,如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長江(岷江)流域的三星堆文明。這些同在一個緯度,起源甚早,呈條帶狀分布的文明,它們會不會相互之間發生影響呢?

奇怪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沒有將古埃及文明與中華文明相聯繫,因為,它們是位處北緯30度古文明發生帶的最東端和最西端,相距遙遠。人們的視野很難拓展和涵括兩地。

但是,客觀的現實是: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在尼羅河流域延續了近三千年,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中華(華夏)文明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在長江黃河流域延續了近三千年,同樣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這樣偉大的古文明,沒有對比研究,是很令人遺憾的事。兩者的對比研究,不應該受到漠視!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古文明眾多。如何選擇哪一個古文明來與古埃及文明對比呢?

在仔細研究古埃及文明後,環顧國內的古文明,無疑最能代表典型華夏文明的三星堆文明,是一個首選。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將三星堆出土的類似古埃及文物,與之作對比:

金面具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大的金面具,重量達280克,高約23厘米,寬約18.7厘米,厚約0.02厘米,呈橢圓形,表面光滑,眼睛、鼻子、嘴唇等部位有凹凸造型,有兩個孔可供系帶。古埃及出土的金面具,是用於覆蓋木乃伊頭部的,重量達11千克,高約54厘米,寬約39.3厘米,厚約0.3厘米,呈人臉形,表面有細緻的雕刻,眼睛、鼻子、嘴唇等部位有鑲嵌的寶石,有兩個孔可供插羽毛。

三星堆的金面具和古埃及的金面具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是用金屬製成的,都是用於祭祀或葬禮的,都是用孔來固定的。三星堆的金面具和古埃及的金面具的不同之處在於,三星堆的金面具更為簡單和抽象,古埃及的金面具更為複雜和寫實,三星堆的金面具可能是用於戴在活人的臉上,古埃及的金面具是用於覆蓋死者的臉上。

甲蟲形象

三星堆出土的甲蟲形象,是一件青銅器,長約10.6厘米,寬約6.4厘米,高約3.8厘米,重約0.4千克,呈甲蟲與鳥翼結合的形態,背部有凸起的甲蟲形象。腹部有刻有文字的圓盤,兩側有兩個孔可供系帶。古埃及出土的甲蟲形象,是一種常見的護身符,多為玉石、陶瓷、金屬等材料製成,大小不一,形態多樣,背部有各種圖案,腹部有刻有祈禱語或神名的圓盤,兩側有兩個孔可供系帶。

三星堆的甲蟲形象和古埃及的甲蟲形象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是用圓盤來表達信息,都是用孔來固定的,都是用於祭祀或佩戴的。三星堆的甲蟲形象和古埃及的甲蟲形象的不同之處在於,三星堆的甲蟲形象更為獨特和複雜,古埃及的甲蟲形象更為普遍和簡單,三星堆的甲蟲形象的文字和圖案的含義尚不清楚,古埃及的甲蟲形象的文字和圖案的含義已經解讀。

金 杖

三星堆的黃金杖,是1986年從三星堆一號祭祀坑裡發掘出土的。黃金杖,長142厘米,直徑2.3厘米,凈重500克;杖呈空心,估計原來使用時,是將金皮包裹在木棍上,由於木棍已經炭化不在形成的空心狀。古埃及的法老更強調祭祀用的黃金杖的身份體現,所以他們的黃金杖製作得更精美,而且更複雜,有杖頭和杖尾。法老作儀式時是雙手交叉持杖,表示威嚴。如下圖。非儀式時,金杖不用手持,而是置放在神殿里,增添了幾許威嚴。如圖坦卡蒙墳墓出土的Sekhem權杖。

三星堆金杖與古埃及金杖的相似處,皆為金質,神殿儀具,用於作法儀式,表示威嚴。不同之處在於三星堆金杖為單根,較長,上鏨刻有圖案紋飾,表示持有者的部族歸屬。而古埃及金杖為組合杖,雙棍。

王冠形象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他身份至高無上,頭戴冠帽,可以視為王冠形象。其形狀是筒形冠上飾兩周回紋,冠頂平齊,冠上前部飾變形的獸面,獸面兩眉之間上部有一日暈紋,冠的邊緣已被砸捲曲,部分已殘缺無存。

復原後的青銅大立人冠帽的冠式,可以清晰地看出大立人戴的是一種獸面冠,這樣的冠帽以強調眉目的獸面作為母題圖案,應當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冠上獸面的眉心有一圓形裝飾,是為日暈,權作是太陽的象徵。太陽是為宇宙神靈,將獸面的雙目與太陽圖像作為一體,頭戴此冠有開「天眼」的寓意,能夠與上神交通。可謂是「天眼冠」,與「千里眼」縱目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大立人冠的冠式當反映有太陽崇拜的古風。

古埃及出土的王冠形象,是一種常見的法老的象徵,多為金屬、木材、布料等材料製成,大小不一,形態多樣,頭部有一頂高聳的王冠,王冠的前端有一隻眼鏡蛇和一隻鷹的頭,王冠的後端有一條長長的尾巴,王冠的兩側有兩隻鷹或牛的翅膀,面部有眼睛、鼻子、嘴唇等雕刻,下頜有一條長長的鬍鬚,背面有一條長長的辮子。

三星堆大立人的冠帽形象和古埃及的王冠形象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是用高聳的王冠和複雜的裝飾來表達權威。三星堆的王冠形象和古埃及的王冠形象的不同之處在於,三星堆的王冠形象更為精緻和優雅,古埃及的王冠形象更為華麗和莊重。三星堆的冠帽圖案明顯體現出是太陽崇拜,而古埃及的王冠形象體現的是神異動物,鷹與眼鏡王蛇所具有的神性。

鳥蛇崇拜

三星堆文明與古埃及文明都崇拜鳥蛇。據人類學家研究,在早期社會裡,人們最迷信的動物是蛇、鳥,認為它們都有通靈之術。心理學家榮格發現,在古代文明中,蛇、魚、鳥,是先民最初祭祀的對象。他研究後指出說,蛇和魚的崇拜,是它們具有「自性」,進而發展出「神性」來。 蛇往往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代表智慧、治癒和轉變等概念。蛇經常與宗教和神話中的神祗和神聖力量聯繫在一起。概括而言,蛇具有神性和圖騰寓意。

埃及法老的王冠上有鷹、蛇同在,就是這種早期先民對自己獲得神性猶如神助的期盼。

古埃及王冠頭飾老鷹與眼鏡王蛇

古埃及王冠頭飾老鷹與眼鏡王蛇(側面)

同樣,三星堆遺址和祭祀坑出土了青銅蛇、石蛇,估計還應該有玉蛇。眾多蛇的形象出現,這種狀況表明,蛇在三星堆文明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鳥也為數眾多,有鳳凰、金烏、鳳鳥、魚鳧、鷹、公雞等,是國內所有中國青銅文明中鳥禽的種類和數量最多的。

在獲得蛇、鳥的神性方面,三星堆文明與古埃及文明是一致的。而且,三星堆在這方面目的性更強,出有許多鳥首蛇身、龍首蛇身甚至鳥首蛇身龍等復合型動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大鳥、蛇、龍所帶來的神性和奇效,從而獲得加強版的神性。

三星堆新出土的鳥首蛇身龍

服 飾

古埃及人的服裝,主要是根據他們的壁畫、雕像、木乃伊和出土的紡織品來判斷的。古埃及人的服裝多為白色或淺色的亞麻布製成,質地輕薄,適應炎熱的氣候。古埃及人的服裝多為直裁,簡單的纏繞或系扣,沒有複雜的剪裁和縫合。古埃及人的服裝多為單肩或雙肩的長袍,或者是短裙或腰布。男性的服裝一般比女性的服裝更為簡單和暴露,女性的服裝一般比男性的服裝更為緊身和修飾。古埃及人的服裝也有一定的等級和職業的區別,例如法老和貴族的服裝多為繡有金線和珠寶的華麗長袍,祭司的服裝多為純白的亞麻布,軍人的服裝多為皮革或金屬的甲冑,農民和工匠的服裝多為粗糙的短裙或腰布。三星堆人的服裝,主要是通過青銅器、玉石器、陶器等來判斷的。上層人物大多著袍服,適合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領導者(大祭司、酋長)的華麗袍服是絲綢面的,皆為左衽;軍人、力士身著類似甲冑的服裝;小祭司、侍者著交領對襟短袍服;下層勞苦者上身赤膊,下身著遮擋褲或短裙。

從服飾來看,或許是氣候環境的原因,兩者差異較大。

古埃及人的裝飾,主要是根據他們的壁畫、雕像、木乃伊和出土的首飾來判斷的。古埃及人的裝飾多為金屬、珠寶、玻璃、陶瓷、木材、動物皮毛等材料製成,形式多樣,色彩鮮艷,富有象徵意義。古埃及人的裝飾包括項鍊、耳環、手鐲、戒指、胸針、腰帶、頭飾、假髮、化妝品等。古埃及人的裝飾也有一定的等級和職業的區別,例如法老和貴族的裝飾多為金銀和寶石的精美首飾,祭司的裝飾多為代表神靈的圖案和符號,軍人的裝飾多為代表勇武和榮譽的勳章和徽章,農民和工匠的裝飾多為代表生活和信仰的護身符和飾物。相比古埃及人繁多的飾物,三星堆人的飾品要簡單些但更講究材質,主要為玉質,有手鐲、項鍊、珠串,也有黃金飾品,金枝玉葉,瑪瑙、綠松石之類裝飾物。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三星堆部分器物和古埃及器物有一些相似的特點,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點。這些相似和不同的特點,可能是由下面原因造成的:

文化交流的產物。古代的文明之間並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交流和互動的。例如,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和希臘、古埃及和羅馬等,都有過頻繁的貿易和戰爭的往來。而中國和東南亞、中亞、西亞、歐洲等,也有過間接或直接的接觸和影響。因此,三星堆出土的類似古埃及風格文物,可能是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間接或直接的影響,或者是受到了與古埃及文明有共同源頭的其他文明的影響。

不過,僅就現在所知出土的考古文物,我們實在無法確定三星堆與古埃及兩地在文明影響中的作用。從時間段看,古埃及文明延續時間很長,三星堆文明的時間延續也很長,大致與古埃及的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時期年代相接近。從文化要素來看,各自都有特別的文化元素,比如古埃及的木乃伊,獸首人身的神靈,如胡狼戰神、獅子戰神、鷹(隼)戰神,狒狒戰神,非洲地域特點鮮明。埃及的九柱神,都很有自己的特點,如拉(太陽神,埃及神話中的最高神)——頭頂一個繞蛇的太陽, 舒(風和空氣之神)——頭上有個毛, 泰芙努特(雨神)——頭顱是一個豹子, 蓋布(大地之神)——頭頂一隻大白鵝, 努特(天空女神)——頭頂罐子, 奧西里斯(冥王和農業之神)——綠臉, 伊西斯(生命,魔法,婚姻和家庭女神)——懷抱幼年荷魯斯, 塞特(沙漠和風暴之神)——長臉的一種動物(實際上是土豚), 奈芙蒂斯(房屋和死者的守護神)——形象多變,頭頂會頂著房子或籃子。而三星堆文明的神靈則是鮮明的東亞大陸地域特色,有金烏、鳳鳥、魚、開明獸、龍、蛇,以及「千里眼」「順風耳」十二生肖等。而大祭司、小巫師、力士、頂著觚形尊的侍者,造型詭異的獠牙人,等等。

由此看來,三星堆文明與古埃及文明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而且地域特點實在是太突出了。可以確定,二者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文明。

以三星堆文明與古埃及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時期而論,兩者年代相近,地域特色濃郁,風格獨特,雖然存在古埃及文明和三星堆文明相互影響的問題,但二者從文化系統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文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