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項指標在,《漫長的季節》《顯微鏡下的大明》才算真爆款

2023-07-04   影藝獨舌

原標題:有這項指標在,《漫長的季節》《顯微鏡下的大明》才算真爆款

昨天,雲合數據發布了上半年劇集網播表現及用戶分析報告,讓行業清晰地感受到長視頻的回暖。

今年上半年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霸屏榜的總播放量好於去年同期。排名第20的選手,是播放量8.6億的《長風渡》。比去年第二十名《鄉村愛情14》多了1.16億。

劇集上線量和播放水位都在回升。報告顯示,2023上半年長視頻平台共上新國產劇集209部,同比上漲19%,為三年來最高。全網劇集正片有效播放1500億,同比去年上漲1%,考慮到今年有《狂飆》這種百億選手,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其餘劇集的總播放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為什麼數量多了但總播放沒漲呢?原因有二,一是劇集的免費窗口期縮短了,比如《狂飆》就沒有免費窗口期,《回家的女兒》全集都只「會員可見」。

二是各平台獨播劇占比明顯增加。2023上半年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的獨播部數占比分別為63%、57%和78%。獨播能進一步滿足會員權益,但也減少了劇集被更多人看到的可能。比如《向風而行》《雲襄傳》和《歸路》這三部劇,話題性和網絡討論度未爆,但因為是雙平台拼播最終衝進了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霸屏榜前五。

雲合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霸屏榜,統計的是總播放量。因此,除了拼播,決定一部劇能否進入榜單的還有集數和播出時間。

可以看到,榜單中絕大部分劇集集數都在30~40之間,唯一一部低於三十集的是優酷獨播的懸疑劇《他是誰》。《他是誰》的集均30天有效播放(以下簡稱集均V30)上半年排名第三,僅次於《狂飆》和《長月燼明》,是上半年表現最好的刑偵懸疑劇。

有些劇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開播,統計周期長,口碑長尾效應明顯。比如過年期間熱播的《三體》(11.5億)《去有風的地方》(10.1億)《少年歌行》(12.5億),三部劇豆瓣評分都在8分段,後續播放量比熱播期還要多。

目前榜單中還處於熱播期的,是5月下旬開播的《三分野》《公訴》,以及上個月剛開播的《長風渡》。其中《三分野》《長風渡》都為獨播,播放量分別為8.9億和8.6億。

甜劇是暑期檔剛需,《長風渡》能在開播12天內就達到這種水平,再次證明了它熱度破萬不是空談。當下觀眾對這種強童話感的古裝劇非常買單。

上半年有兩部口碑出色的懸疑短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和《漫長的季節》。這兩部小體量短劇沒能進入總播放量排行前二十,但在集均V30榜單上名列前茅,集均有效播放分別為3733萬和3464萬。此外,還有一部愛奇藝獨播的懸疑短劇《迴響》,也進入了集均V30的榜單前十。

十來集的短劇排播周期短,不利於熱度發酵,往往是聲量還沒起來就已經完結了,如果劇情鉤子不強,很難聚攏到懸疑片受眾。《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漫長的季節》和《迴響》比較慢熱,也沒有強情節、快節奏、多反轉,而是在鏡頭語言和台詞上下功夫,最終呈現出的風格反倒讓人耳目一新。

比如《迴響》中極富詩意的人情氛圍,《漫長的季節》打亂時間線敘述,讓人拍案叫絕的時空轉場,都是同類型劇里罕見的創新表達。《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有馬伯庸原著打底,以稅賦紕漏見官場,歷史質感足,集均播放甚至超過了《風起洛陽》。

這三部劇是典型的小故事、大製作,集數不長但製作精良。有了集均播放量這個指標,短劇就可以和長劇進行真正的熱度和到達率比較,集均播放量高即可稱為爆款。

實際上,上半年探索懸疑新表達的短劇不止這三部。如優酷獨播的《立功·東北舊事》,豆瓣評分7.4;愛奇藝獨播的《平原上的摩西》,豆瓣評分7.7,兩部劇在生活細節和年代質感上都做得很出色。

上半年豆瓣口碑TOP10,大部分在雲合評級都是S+。其中僅有《破事精英2》《今日宜加油》《曾少年之小時候》三部並非頭部項目。

口碑TOP10中,也只有這三部劇的豆瓣打分人數在4萬以下。《破事精英2》《今日宜加油》是情景喜劇,宣發上不占優勢。《曾少年之小時候》是年代生活劇《曾少年》的前傳。

前幾天,《曾少年》剛剛定檔7月10日在騰訊視頻播出,這部劇改編自九夜茴同名小說,由王雷劉暢傅子恩執導,張一山關曉彤范丞丞等人主演。倘若這部「正片」能在暑期檔播出熱度,那麼前傳的播放量想必能進一步上漲。

從報告中的老劇有效播放的統計里能看出,除了口碑之外,主演後續的活躍度也極大影響著一部作品的長線走勢。比如上半年《長月燼明》的爆火,吸引大批CP粉考古羅雲熙、白鹿之前合作的《半是蜜糖半是傷》,這部2020年播出的小甜劇,今年上半年播放量達3.6億。

這半年,腰部劇雖然聲勢小了,但播放量並沒有明顯下降。之前影藝獨舌統計熱播期播放量時,就發現今年有不少成色不錯的小甜劇。雲合此次報告也公布了愛奇藝站內播放前五的分帳劇,《最食人間煙火色》《對我而言危險的他》《保護我方城主大人》《蝶影》和《騎著魚的貓》。這五部作品播放量均突破2億,其中《最食人間煙火色》《保護我方城主大人》豆瓣評分都在7分段。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這些黑馬小成本劇都來自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尤其今年播出的這些分帳劇,往往都是在前兩年行情最艱難的時候拍攝製作的,可見就算賽道熱潮退去、風口不再,也依然有願意為好故事紮根的人。

【文/葵涌】

The End

往期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