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張讀一點費點勁的書,讀一點你還有點不太習慣的書,讀一點需要你查查資料、請教請教他人、與師長朋友討論切磋的書。
畢竟還有書能夠使你發現新領域、感受新天地、尋找更好思路和更高質地,使你接受新的洗禮。
——王蒙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5本高分好書,可能讀不懂,但值得收藏擁有!
1.《純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 著
康德哲學推翻了舊形上學的統治,被稱作哲學上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最主要的著作合稱為 「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批」作為三大批判之首,其歷史意義極為重要:它的出世不僅標誌著德國古典哲學的開端,更是整個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大轉折。
本書從認識何以可能出發,對唯理論和經驗論進行了批判、揚棄, 認為人類知識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後天感知經驗,另一個是人類思維中先天的、給知識帶來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先天形式和範疇,它們只適用於現象界,而不適用於超驗的本體——自在之物。
2.《存在與時間》
[德] 海德格爾 著;陳嘉映 王慶節 譯
《存在與時間》影響巨大而深廣,卻也因部頭大、文句過於艱澀,而讓哲學愛好者乃至研究者都望之生畏,難以終讀。
《存在與時間》一書批判了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把哲學當成知識,把存在當作存在者來研究的傳統。同時拋棄了近代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哲學研究中以認識為起點的方法。
海德格爾哲學是從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對「存在」的追問中達到存在的意義的澄明。他在對人的存在狀況的分析中為現代人的根本情緒提供了一種把非理性的東西理性化了的形上學的解釋。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所奠基的存在哲學無論在研究宗旨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意味著西方哲學的一次重大轉變。
3.《哲學研究》
[奧]維根斯坦 著
一本難讀的哲學經典,對現當代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哲學研究》是後期維根斯坦的代表作。 他在書中認為過去的許多哲學問題都源自哲學家對語言的錯誤理解與使用,使哲學成為空洞的形上學。
本書主要批評了其前期有關語言、心靈和世界的思想, 提出了相關的新的理解,認為語言、心靈、世界三者之間的一致關係發生在語言之內,而非語言之外;並對哲學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詮釋,斷言哲學研究就是語法研究。
4.《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
[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著;張卜天譯
人人談論相對論,卻未必都懂相對論,但又愛讀相對論。
愛因斯坦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相對論誕生之初,只有少數人能夠讀懂愛因斯坦的理論 。一百多年過去,許多物理實驗和觀測驗證了相對論的準確性。
如何讀懂這樣一個迷人的理論?不妨聽聽愛因斯坦親自科普相對論:這本書是他對相對論所做的大眾化解釋。
5.《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
[美] 侯世達 著,本書翻譯組 譯
人們稱這本書為「人工智慧的《聖經》」,開啟了整整一代年輕人對人工智慧的探索。
-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讀過此書的人,一種是沒讀過的人。
- 讀了之後,你會感慨,怎麼有人能寫出這樣的書,玩出如此上乘的思想遊戲。
- 艱難看完五章之後決定打五星,然後不再往下看了,放在書架上供起來。
「集異璧」到底在講什麼?
一句話GEB是一個非常個人的嘗試,以闡明有生命的存在體能夠從非生命的東西產生出來是怎麼回事。什麼是一個自我[self],一個自我怎麼能夠從就像石塊或者水坑那樣沒有自我的東西產生出來?
——侯世達
《哥德爾、艾舍爾、巴赫》是本1979年在美國出版的「神書」,這是一本空前的奇書,一本傑出的科學普及名著,曾獲普利茲文學獎獲獎作品(非小說類)。這本科普作品通過對數學家哥德爾的數理邏輯、版畫家艾舍爾的版畫、音樂家巴赫的音樂三者的綜合闡述,引人入勝地介紹了數理邏輯、人工智慧、語言學、遺傳學、音樂、繪畫等理論。
每日一書
《道德情操論》
每日一詞
《新華成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