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2023-05-11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研究發現,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研究表明,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可促進孩子潛能的發揮,有利於活潑、開朗、信任、自信等良好個性特徵的形成。

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積極愉快的情緒呢?

1、父母要讓孩子多做彈跳運動

運動醫學專家認為:運動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啟動或放鬆狀態,人的想像力會從多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敏捷,因而更富於創造力。

同時,運動還能促進腦中多種神經遞質的活力,使大腦思維反應更為活躍、敏捷,並通過提高心腦功能,加快血液循環,使大腦享受到更多的氧氣和養分來達到提升智力的作用。

與成人相比,孩子的收益更大,奧妙在於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發育狀態,運動發揮的作用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對於孩子來講,彈跳運動,例如跳繩、蹦床、舞蹈、踢毽子等,對骨骼、肌肉、肺及血液循環系統都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從而使孩子長得更高、更壯、更健康。

此外,這種運動對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淋巴系統也很有益。這對增強孩子對多種疾病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價值。

彈跳運動過程中會產生的振動。而振動與人的生命與健康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體本身就是由一系列振動系統構成的,如胃有規律的收縮、腸的不停蠕動、心臟的不息搏動、肺的呼吸吐納等。

如果孩子常做彈跳運動,將這種「外源性」振動與「內源性」振動結合起來,健身與健腦的效益會更加突出。

2、父母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遊戲

這個遊戲並非是網絡遊戲,而是讓孩子身心得到愉悅的體驗,遊戲則是童年期最主要的心理需求之一。

遊戲是孩子理解世界、適應環境的重要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遊戲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更重要更適宜的學習。

孩子在遊戲中,腦和全身各個器官都處於活動狀態,這是一個在大腦統一指揮下的身體協調活動,有利於孩子動作的協調發展。

所以,沒有必要用知識技能的強化訓練去占用孩子的遊戲時間,因為許多研究都在證明,過度的學習,缺少遊戲的時間和空間是造成兒童「感覺統合失調」、厭學等的重要原因。

3、父母應積極參與孩子的養育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與父母的優質關係,對其良好的個性品質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親身參與孩子的養育,是孩子積極情感滿足的重要源泉。

而其中,若是父親能夠多與孩子玩耍,會使孩子感到更大的快樂和滿足,更加活潑、開朗。

另外,父母的情緒也會深深的影響到孩子,父母要秉持著愛心與耐心,為孩子營造出溫馨、快樂的家庭氛圍;切忌將成人在工作或社交上的挫折遷怒於孩子。

4、父母應鼓勵孩子多與同齡小夥伴交往

研究指出,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會表現出更多的、明顯的積極情感模式,積極言語、表情、動作明顯增多,情緒更活潑、愉悅。

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帶孩子出門走走、看看,讓他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通過自己的言語與世界交流。

要知道,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在孩子的情緒上多加註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輕輕鬆鬆,打造健康聰明的寶貝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39dd069fd2ff2cf836654bd6be1b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