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被大人問,以後長大了要做什麼?在懵懂和困惑之中,歌唱家、科學家、舞蹈家、老師、警察等等不明白所以然的詞彙成為我們年少模糊的回憶,幾乎是每隔不久我們的夢想就會換一個,於是年少的我們擁有了可以裝滿整屋子的神奇願望和夢想。
長大之後,依舊有人會問,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迷茫困惑之間,我們回答卻充滿了歲月的世故和安逸。
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經為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艱難時刻挺身而出。他們以燃燒的激情和愛國情懷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的路。
魯迅在《熱風》中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青年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力軍,歷史還將見證,新時代的青年,必定成為大有希望、大有作為的逐夢人、建設者,在奮鬥實踐中交出一份份閃亮的青春答卷。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提到,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少年中國,與國無疆!無論是哪一種說辭都無疑是對新青年的我們寄予了厚望。因為新一代的我們是祖國的希望。
那些看似夢想像是被時光掉了包的青年人,是以自己的方式,用青春的名義,或是以螢火之力,或是以炬火之心,拼搏奮鬥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32e20d24f580c7272ce69c56ce1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