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海軍決策者的他,被派往上海主持工作:去了就有威懾力

2023-12-20     彤陌紅塵

原標題:1976年,海軍決策者的他,被派往上海主持工作:去了就有威懾力

1976年10月,上級為解決上海問題,決定派得力幹部進駐上海,既要解決問題,又要穩定局勢。

上海不僅是全國的經濟中心,過去也是一樣。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舉足輕重,上海穩定,全國就穩住一半了。為此,葉帥建議派一位有軍隊工作經驗,又有地方工作經驗的幹部去,並建議蘇振華挂帥。

蘇振華原名蘇七生,顧名思義:家裡的第七個孩子。

1928年,彭德懷發起平江起義後,蘇七生找到紅5軍要求當紅軍,因為年紀小,就讓他長大了再來。回家後,堅決要求參加赤衛隊。在游擊隊歷練一年多後,1930年,如願以償參加紅5軍。

因為讀過幾年書,有一些文化,在1932年擔任連指導員,從此走上政工崗位。

1934年4月,他調任紅3軍團5師13團政委。在長征中,紅3軍團取消師建制,縮編為4個大團,蘇振華擔任12團政治處主任。婁山關戰鬥時鐘赤兵負傷後,他接替政委一職。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蘇振華在一線做過政治工作,擔任115師343旅兼魯西軍區政委、冀魯豫軍區政委、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政委、5兵團政委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5兵團在楊勇與蘇振華的領導下,解放貴州。當貴州成立省委後,蘇振華擔任省委書記,這一年才37歲,是一個年輕的一把手。

貴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許多地方,田土不能以大小計算畝數。省委成立後,他的任務是摧毀舊政權,建立革命秩序,恢復生產,支援戰爭。

1954年,在貴州工作5年的他,調任海軍擔任副政委、政委。

蘇振華在海軍工作13年,到1967年,受到衝擊靠邊站多年。等到恢復工作時,已經過去了5年之久。1972年,他放棄海軍第二政委的職務,要求到基層,擔任了副司令員。

8個月後,他被任命為第一政委,擔任黨委第一書記,並且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黨內地位提高。他實際上已經成為海軍的決策人。

不過,妻子人不希望他被選進政治局,因為那時候的情況複雜,還是希望他多做一些實際工作。可既然上級選擇了他,也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

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後,上級準備派人解決上海的問題,因為有人要鬧事。為穩定經濟中心,需要派出得力的老幹部。葉帥推舉蘇振華挂帥,李先念表示同意。

蘇振華不僅有地方經驗,有軍隊經驗,更主要的是,東海艦隊就在上海,一旦發生情況,他這位海軍領導人可以可以隨時調動。就這樣,蘇振華、倪志福、彭沖被任命第一、二、三書記,並選調187位幹部,進入上海工作。葉帥說:只要你到上海,哪怕躺在那,也是對一些勢力的沉重打擊。

1977年,上海的情況得到穩定後,他到北京彙報工作。此後,為上海的建設發揮了重要重要,北侖港建設、上海寶鋼的建設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2f460e55b7a13182027beb3a33f6e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