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庫里南還不夠?李想又要給奔馳、寶馬「算命」!網友評論亮了

2022-06-30   NBD汽車

每經記者 董天意

隨著理想L9的發布,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的言論愈發博人眼球。

日前,李想通過個人社交媒體發聲稱:「預計最快到明年年底,最晚不超過2024年底,BBA(奔馳、寶馬、奧迪)國產後的中大型SUV的主力車型銷售價格將會低於50萬元人民幣。消費者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上述言論也再次引髮網絡熱議,有網友表示:「想哥加油,把BBA價格打下來!」但也有網友表達了不同觀點,稱:「雖然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但這個判斷大機率得落空。畢竟一些基本硬體成本,尤其是豪華舒適層面的東西,價格不可能下得來。」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而大部分網友都將李想的預測與理想L9的問世聯繫到了一起。作為理想旗下首款大型SUV,理想L9定價45.98萬元,李想不僅將該款車型定義為「500萬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更是在發布會直接喊話奔馳GLS、邁巴赫、路虎攬勝以及寶馬X7等「競品」車型,並稱「哪怕是和庫里南相比,我們也完全不怕。」

理想汽車CEO李想(左)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更「應景」的是,理想L9開啟預訂的當晚,其預訂通道顯示服務觸發熔斷機制,頁面也無法打開。理想汽車在其官方帳號對此解釋稱:「由於理想L9預訂火爆,目前伺服器正在緊急修復中。」

上述官方回復也被部分網友質疑為理想汽車的營銷手法之一。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稱:「真的『炸服』了?不是你們的營銷手段嗎?」「這種手段都拿出來了,銷售目標沒達成,豈不是很尷尬?」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有觀點認為,從理想L9的售價及定位來看,其對標車型並非庫里南、寶馬X7、奔馳GLS、路虎攬勝,而是一些價格相近的中大型SUV,如蔚來ES8、寶馬X5等。理想L9與更高級別車型作比較,也許完全是出於營銷層面的考慮。

實際上,類似理想L9的宣傳話術已成為如今新造車企業的營銷特色。在今年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也曾放出「豪言」:「問界M7將完全超越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等百萬豪車。」

而想對余承東此番言論「扔鞋」的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日前也在其個人社交平台以相似言論為小鵬的新車——小鵬G9宣傳造勢。何小鵬稱:「德國頂級工程師團隊調校的底盤讓G9的操控高級感可以媲美保時捷卡宴,同時零百加速達到3秒級,整車NVH靜謐性更是可以媲美GLS邁巴赫。這將會是50萬以內最好的SUV。」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說到底,『品牌向上』不是把產品定價提高了就行,而是一定要有真材實料。品牌一定要有產品支撐,而產品一定要有技術支撐,所以,企業必須確保自身的核心技術不斷進步,才有可能實現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企業的品牌建設不能靠某一個爆款產品,而是一定要有持續的產品支撐,要通過體系保障每輪產品開發都能輸出精品。

事實上,李想「金句頻出」的同時,理想汽車或在2023年面臨更大的業績壓力。一方面,理想汽車從2019年至今只推出了理想ONE和理想L9共2款車型。而伴隨著其多款全新車型在2023年推出,理想汽車研發費用不斷增加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業績方面或將承壓。

以理想L9為例,其底盤控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等均為理想汽車自研,需要大量的研發費用。同時,根據理想汽車的「爆款」思路,新車上市必然要搭配一套完整且強勢的市場造勢,市場營銷費用和管理費用將持續攀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磊 攝(資料圖)

另一方面,在加速投放產品之外,理想汽車還有很多計劃需要在2023年完成。據悉,理想汽車希望建立和完善智能駕駛的自研能力,目標是2023年之前超過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製造基地也計劃在2023年底投產,年產能為10萬輛,投產車型將全部為純電動車型。

日前,理想汽車(LI,股價37.07美元,市值357.64億美元)宣布,將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通過場內股票發售計劃(ATM發售)發售總額高達20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以下簡稱ADS),每ADS代表2股A類普通股。截至美東時間6月28日收盤,該公司市值為357.64億美元,這筆交易約占其市值的5.59%。

據悉,此次發行的凈收益將用於研究下一代電動汽車技術,包括BEV、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未來平台和製造汽車模型,以及滿足營運資金需求和一般企業用途。

李想此前曾預計,2025年,國內將會銷售超過800萬輛智能電動車,理想汽車在2025年要拿到中國智能電動車20%以上的市場份額(160萬輛)。對於理想汽車而言,L9或正式拉開衝刺這一目標的序幕,但其能否真正達成上述目標,2023年將是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