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我國建成「除霾塔」,首次使用效果顯著,為何不進行推廣?

2022-03-13     耀眼生活

原標題:6年前我國建成「除霾塔」,首次使用效果顯著,為何不進行推廣?

引言

《漢語成語大詞典》有一句成語「標本兼治」,指的是如果想完美地解決問題,就一定要把問題的表象和根源都進行徹底治理。其實針對各種問題,任何人都想「標本兼治」,都想一勞永逸,但如果限於自身能力,拿不出「標本兼治」的好辦法,就像我國針對「霧霾」這個大難題,暫時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嘗試性去創造新的除霾方法,只能不斷地總結除霾經驗和教訓,才有可能將「霧霾」從根本上清除。

一、西安「除霾凈化塔」,並非第一個室外空氣凈化設備

2013年開始,出現了霧霾這個新名詞。剛開始,我國民眾對霧霾還沒有很深的體會,隨著霧霾侵入面積逐步擴大,頻率快速增多,多個城市PM 2.5濃度居高不下,其中空氣污染嚴重的前三個城市分別是青海省會西寧、陝西省會西安、甘肅省會蘭州,還有報道說一特大城市30天內只有6天空氣良好,其餘的24天全是霧霾天。面對越來越嚴重的霧霾,我國環境保護科研單位痛下決心,全力以赴,想方設法對抗空氣污染。

西安城市夜景

2014年,我國環境保護科研單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除霾概念,就是製造一個超大型的空氣凈化設備,採取積極的方式降低PM 2.5數據。2015年8月份,在沒有找到更有效辦法對抗霧霾的情況下,這個大型「除霾設備」得到一部分科學家的認可,首個設備定在陝西省會西安。2016年6月,60米高的西安「除霾凈化塔」建造成功,建造費用1200萬元,運行費用20萬/年。隨著這座「除霾凈化塔」的建成,社會反響比較強烈,質疑聲一直不斷,甚至被人當成笑話。那麼,這座「除霾凈化塔」究竟是什麼樣的工作原理?為何被當成笑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研究一下吧。

城市中的霧霾

幾年以前,一位來自歐洲的建築設計專家丹·羅斯加德來到在中國北京,參與設計建造北京的一座室外「空氣凈化塔」,目的就是在室外凈化被污染的空氣。然而,當這座號稱能夠降低污染的「空氣凈化塔」建造成功之後,卻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它從外觀上來看確實比較漂亮,但通過實際測試發現,微風狀態下,空氣凈化塔直徑20米內的空氣品質沒有得到改善。可以說,這一次的室外空氣凈化嘗試是失敗的。

二、西安「除霾凈化塔」工作原理和效果

前面有了歐洲建築設計專家的失敗案例,我們也難免對西安「除霾凈化塔」產生各種疑惑和不解,現在就讓我們了解一下西安「除霾凈化塔」的工作原理吧。西安「除霾凈化塔」整體是圓柱形,高度為60米,直徑為10米。凈化塔的底部有兩台大型風機,分別設置四個風口。

除霾凈化塔

「除霾凈化塔」工作原理:通過塔底風口吸入空氣,經塔體的三面空氣過濾網將空氣凈化。當太陽光照射到塔身,塔身會儲存熱量,並傳遞給內部溫室升溫,塔內經過凈化的空氣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產生向上的動能,凈化後的空氣持續上升到60米高的塔頂口,被排放到塔外,凈化後的空氣冷卻後下沉改善空氣的質量,如此循環往復。

除霾凈化塔里的過濾網

「除霾凈化塔」空氣凈化效果:經數據顯示,「除霾凈化塔」對半徑一公里內的空氣有較好的凈化作用,對可凈化範圍內的PM 2.5濃度可降低至12%-19%。簡單地說,「除霾凈化塔」在嚴重污染狀態下,24小時循環運行,可以讓27萬人的呼吸質量得到改善,應該說還是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不利的是,按此凈化有效範圍和效果,若是在整個西安城市推廣,則再需要建造999個同樣規格的「除霾凈化塔」,建造資金還將增加119億元,且運行費用為2億元/年。

三、西安「除霾凈化塔」,敢於迎難而上,值得鼓勵

《漢語成語大詞典》有一句成語「失敗乃成功之母」,寓意為必須在失敗中總結的經驗,才有可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當我們回顧以往所有的成功,會發現幾乎每一個成功的背後是大量的失敗,唯有在失敗中不斷總結不斷進取,方能獲得成功。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一生有2000多個發明,每一個發明的背後就是多次的失敗。愛迪生髮明燈泡,竟然是經歷了1000多次失敗才獲得最後的成功,真可謂「失敗乃成功之母」。

植樹造林除霧霾

針對霧霾,我們除了積極採取節能減排、植樹造林、注重環保等傳統辦法,竟然沒有能夠主動抗擊霧霾的系列措施。2016年,我國在西安首次建造「除霾凈化塔」,應該說是開創了主動抗擊霧霾的先河,先不論是否能徹底清除霧霾,但對於我國環境保護科研單位這種敢於迎難而上、敢於積極創造的精神,就已經非常值得鼓勵。隨著「除霾凈化塔」的運行,科研單位能夠收集大量的除霾凈化數據,這對進一步研究抗擊霧霾新方法具有先導作用。

結語

西安「除霾凈化塔」從建造費用、使用費用、有效範圍等方面來看,確實是收益小於投入,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得不償失」,但「除霾凈化塔」終究是我們走出了主動除霾的第一步,是非常有意義的。目前我國科技水平還不能製造出更好的空氣凈化設備,但是我們的科研人員絕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只要敢於創新、敢於嘗試、積極總結經驗,一定能夠研製出「標本兼治」的除霾新方法,徹底清除「霧霾」。

參考資料:

《漢語成語大詞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2501bf902851526337285da8269d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