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飛漲帶火「金包銀」 平價奢華成新寵?

2024-10-31     中工網

原標題:金價飛漲帶火「金包銀」 平價奢華成新寵?

消費日報記者 張鈺格格

連日來,金價不斷攀升,多家黃金品牌零售金飾價格已突破800元/克,水貝市場金價也達到了635元/克。金價持續走高讓不少消費者對購買金飾持觀望態度,也讓「金包銀」首飾作為平價替代品小火了一把。

黃金首飾銷量下滑

一路飆升的金價抑制了部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有金店老闆對記者表示,金價上漲導致許多消費者擔心買在最高點,因此變得愈發謹慎,進而抑制了對黃金的購買熱情。

中國黃金協會披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黃金首飾銷量下滑嚴重,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26.68%。相應地,多家以黃金飾品為主業的企業業績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10月22日,周大福港交所發布公告稱,2025財年第二季度(2024年7月1日—9月30日)的零售值同比下降21%。報告期內,該集團在內地凈關閉145家零售門店。六福集團最新發布的截至2025財年中期報告也顯示,該公司第二季度(2024年7月1日—9月30日)整體零售值同比下滑16%,同店銷售同比下滑35%,門店凈減少76家。還有公司在財報中表示,零售表現主要受高基數效應及金價屢創新高影響,預計消費者適應高金價後,黃金銷售有望恢復正常。

「金包銀」首飾走紅線上平台

持續走高的金價讓喜愛黃金首飾的消費者產生猶豫,而追求性價比、想「及時行樂」的消費者則將目光放在了「金包銀」首飾上。

所謂「金包銀」首飾,通常是在銀的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黃金,外觀與足金首飾幾乎無異。由於所用黃金量較小,因此價格也相對便宜。

近幾個月來,「金包銀」首飾在線上平台悄然走紅。飛瓜數據顯示,抖音某家粉絲量超過7000人的「金包銀」工廠店,單次直播時間約為3小時,單場直播銷售額達2.5萬元,超過了平台93.54%的直播間。銷量最高的是售價798元的「金包銀」工藝手鍊,14克的總克重中僅含0.91克黃金。

「外表和純金產品一樣,硬度比純金產品好,價格只有純金產品的十分之一不到」,在直播平台上,不少店鋪打出了這樣的宣傳語。在社交平台上,許多用戶分享了購買「金包銀」首飾的攻略和感受。網友紛紛表示,「沒啥丟人的,花小錢辦大事,自己喜歡最重要」「不是足金買不起,而是『金包銀』更有性價比」「如果不是為了收藏黃金增值的話,僅僅為了美觀還是『金包銀』性價比更高」。

一位銷售「金包銀」首飾的電商老闆向媒體透露,「因為現在金價太高,『金包銀』首飾恰好能滿足一些人的虛榮心理,還能經常換款式。目前產品主要是年輕人買得比較多,買來結婚當『三金』的也不少。」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對記者分析稱:「『金包銀』飾品是更適合消費者的階段性平替。該品類的出現,滿足了消費者對經濟型奢侈品的需求。相比純金首飾,『金包銀』飾品的價格更為親民,使得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類似黃金的外觀和質感,滿足了大眾對奢華感的追求。消費者希望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價值體驗,『金包銀』飾品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此外,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使得『金包銀』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潮流,年輕人願意嘗試新鮮事物,追隨潮流。」

品控不穩定 消費者應理性購買

「金包銀」市場目前正處於爆發期,由於製造門檻相對較低,市場上可能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搜索關鍵詞「金包銀」發現,截至10月25日,與該關鍵詞相關的投訴已達836條。多數投訴與「含金量不足」「掉色」「『金包銀』冒充足金飾品」「電鍍工藝冒充『金包銀』」等相關。某黃金回收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不知道是真金還是電鍍,目前『金包銀』首飾的回收價格等同銀價。按當下的價格算,『金包銀』首飾回收大概在7元/克。」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記者分析稱:「目前『金包銀』首飾賽道暫未出現知名品牌,國內知名的首飾品牌尚未正式入局,導致市場供應不足,消費者對『金包銀』產品的信任度存在疑慮。」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及監管政策的完善,『金包銀』市場可能會經歷一輪洗牌,只有品質優良的品牌才能生存下去。」

來源:消費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247cbb145fa969a727b7c959d64e9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