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今年42歲,平常喜歡吃素,還堅持運動,身體一直很強壯,而且他每年都會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
不過兩三個月前,他被飯後腹痛腹脹、大便次數變多所困擾,起初並沒有放在心上,但後來明眼可見的眼睛、皮膚都開始發黃,人也變瘦了,才趕緊到了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晚期胰腺癌,且已發生肝臟廣泛轉移。
問診後才了解到,原來劉先生有吸煙的習慣,已經吸煙有快20年了,還經常熬夜,喜歡吃大魚大肉,正是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才導致他被胰腺癌盯上了。
一、越來越多人得胰腺癌,是長期吃素引起的嗎?
胰腺主要由外分泌細胞組成,還有一部分內分泌細胞,外分泌細胞分泌的胰酶能參與食物消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胰島素等能影響身體血糖,一旦胰腺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就可能導致胰腺癌。
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胰腺癌發病率是4.29/10萬,比15年前大幅升高。由於胰腺深藏於腹部深處,早期症狀不典型,很多患者一確診就是晚期,預後效果並不理想,不少患者確診後生存期只有1年左右,因此胰腺癌被稱為「癌王」。
那經常吃素是不是容易得胰腺癌呢?包頭市腫瘤醫院腫瘤胃腸外科、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張傑指出:吃素和胰腺癌之間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很多人以為長期吃素能降低疾病風險,但長期吃素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增加不必要的疾病風險。
二、「癌王」找上門時,4種異常或是身體「警報」
胰腺癌在我國發病率不斷升高,很多患者一確診就是中晚期,主要是因為胰腺胰腺處於後腹膜位置,且胰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而且胰腺癌自然病程發展很快。《胰腺癌診療指南2022版》指出胰腺癌來臨,身體會出現下面幾種症狀!
1、消瘦、乏力
受體內腫瘤消耗、食慾下降、焦慮等因素影響,有80%-90%的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會出現消瘦、乏力等症狀。
2、黃疸
被胰頭癌盯上後,可能會出現膽道出口梗阻,從而被皮膚瘙癢、尿液呈深茶色、陶土樣便等症狀。
3、腹痛或腹部不適
胰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上腹部隱痛、脹痛及其他不適症狀,容易與胃腸道疾病、肝膽疾病混淆。
4、消化道症狀
一旦腫瘤將胰腺導管、膽總管下端堵塞,胰液、膽汁等不能進入,就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胰腫瘤中心主任李德衛提醒:胰腺癌在不斷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而且早期胰腺癌症狀不典型,因此如果出現消化不良、黃疸、體重異常消瘦、腹痛、食慾下降、腹脹、大便性狀改變等不適症狀時,一定要儘快就醫篩查。
三、想要遠離胰腺癌,生活中這5個習慣要注意
人衛健康提醒:雖然胰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但如果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預防。
1、遠離刺激性食物
辛辣、過燙、生冷、太咸及過期的食物,要儘量遠離,飲食上避免追求刺激。
2、生活規律
平常一定要養成一個規律的生活習慣,避免經常熬夜,以增強身體抵抗力,讓身體各個器官得到休息。
3、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路邊攤及小作坊的三無產品最好不要買,以免存在污染,食用後不利於身體健康。
4、改掉吸煙喝酒等壞習慣
吸煙、喝酒不利於身體健康,平常要儘早戒煙戒酒,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5、勞逸結合
如今的人們壓力很大,很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體內代謝水平不協調,從而被癌症盯上,因此平常一定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保證勞逸結合。
由於胰腺所處位置較深,且發病隱匿,起病急,因此很多患者一確診就是中晚期,預後效果很不理想。平常出現類似胰腺癌的症狀,最好儘早就診治療,並在生活做好胰腺癌的預防。
參考資料:
[1] 《牢記四句話,早診早治癌中之王:胰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2-05-13
[2] 《胰腺癌是最「內向」的癌》央視網.2023-10-28
[3] 《這六大人群易患胰腺癌,出現三大危險信號需要警惕!》.人衛健康.2020-10-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