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文藝夫妻再唱「三難忘」回味青澀歲月感恩新時代

2019-10-08   掌上懷化

掌上懷化訊 (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袁麗蓉)10 月1 日,國慶群眾遊行隊伍中幾對新人在鏡頭前熱吻喜提全國人民見證,當晚的群眾聯歡活動中,一對甜蜜親吻的銀髮夫婦再次感動了不少網友。國慶充滿了甜蜜味,在懷化辰溪,「盛世中華·錦繡梨園」2019 慶國慶大型戲曲晚會中,兩名辰河戲演員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成為媒體直播的「網紅」。

他們是一對夫妻演員——袁傳義和李玲玲。兩人1980 年代初進入辰溪縣辰河高腔劇團,成為該團青年演員。辰河高腔是辰河戲4 種唱腔中的一種,唱腔優美、表演樸實,富有沅水中上游鄉土人文特色,深受人們喜愛,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當天,正在該縣採訪並錄製茶山號子的廣東廣播電視台記者聽說晚上有辰河戲演出,特意趕來做直播新聞。一進劇院大門,記者就被李玲玲高亢清秀的花旦唱腔吸引住了。

這是辰河戲傳統曲目《狄青和夏賽花》中《觀花》唱段。晚會開始前,李玲玲來到劇團,與青年演員交流並傳承非遺文化。劇團資深演員楊隆輝告訴記者,李玲玲原是分管業務的副團長,5 年前,50 歲的她已退休,「但『退休不退職』,經常會來劇團指導年輕演員。」

與演員們交流之後,李玲玲來到舞台後的化妝間,看到丈夫袁傳義正在鏡子前化妝,她連忙走上前去幫忙。「頭髮束緊點,臉上的花紋再粗一點……」在她眼裡,有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當晚,袁傳義在節目表演中飾演大花臉。

看到他們倆如此默契,記者們好奇地問起來:「當初你們是不是也和當今很多明星一樣,因戲生情而成為夫妻?」

這一問將兩名演員穿越到1980年代初。當時,袁傳義正是二十來歲的英俊青年,李玲玲還是十六七歲的小姑娘。進劇團後,兩人都很用功學習,在一次演出中,兩人分別飾演《白兔記·搶棍》中劉知遠和李三娘而互生愛慕之情。

該劇講述的是劉知遠傳奇故事:年少貧困的劉知遠被李員外收留,將女兒李三娘許配給他,後哥嫂以分家為由讓劉知遠去守瓜園,三娘知有瓜精不許,劉搶棍而去,並戰勝瓜精奪得兵書和寶劍,投軍後屢立戰功並成為後漢皇帝。

「他將劇中劉知遠的豪爽、英勇,逆境成才演繹得淋漓盡致,是個非常棒的角色。」李玲玲說,「而現實中也是個穩重可靠的人,學習非常刻苦,進取心強,這樣的人怎不讓人心生愛慕呢?」

而在袁傳義眼裡,李玲玲也有劇中李三娘的很多優點,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金風玉露一相逢」,有情人終成眷屬。

結婚後,劇團每年在春節下鄉演出時,兩人便踴躍參加,一去就是好幾個月。「我們從1980 年起,每年正月初一或初二就出去了, 人家都還在團聚,一家人在家過年,我們就出去演出了。」袁傳義介紹說,孩子那時才幾個月,他們一出門表演就把孩子丟給家裡六七十歲的老母親照看,夫妻倆跟著送戲隊伍,把辰河高腔送進了各個鄉村和社區。

李玲玲說:「下鄉演出條件雖然艱苦,但看到自己演出給老百姓帶來歡笑,心中就充滿成就感。」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他們一起走過了四十個春秋。講完這段美好的經歷,夫妻倆走到舞台上即興表演了當年的《搶棍》唱段:「三娘,丈夫有三難忘:一難忘岳父岳母恩,二難忘三叔為謀證,三難忘你我夫妻情……」

他倆告訴記者,雖然幾十年演了很多劇目,但這段唱詞記得最真切,「現在還要加一句,應當是『四難忘』了——難忘美好的新時代。」袁傳義說,國家對文藝工作很關心,辰河高腔被列入了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演員們唱戲的條件越來越好了。

「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我們都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李玲玲笑著說:「我們很幸福,也希望辰河高腔越唱越好,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文藝帶來的快樂。」